7月底,41歲的王燕站上闊別10年的舞臺。這個曾經(jīng)再熟悉不過的舞臺,竟有幾分陌生,她用激動得有些顫抖的聲音告別昨天。
王燕從小就酷愛音樂。1989年,17歲的她考上了中國音樂學(xué)院附中,從哈爾濱到了北京,但最終卻因高考失利與夢想失之交臂。家人只好托鄰居帶她到溫州皮鞋廠學(xué)做生意,王燕壓根聽不進(jìn)繁雜的生意經(jīng),倒是皮鞋廠旁的小舞臺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徑直走上舞臺,告訴樂隊的負(fù)責(zé)人:“我也能唱?!薄澳蔷统獑h!”負(fù)責(zé)人的耿直給了她勇氣。她一亮嗓,臺下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重上舞臺的王燕,跟著樂隊走南闖北,一唱就是十年。
2003年底,在一次演出中,王燕認(rèn)識了他。他是她的聽眾,常隨著她的歌聲搖曳,還給她送花,說喜歡她,不忍她到處漂泊。王燕被這樣的話打動,居無定所的她圓了成家夢。
婚后,王燕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留在他的城市,還應(yīng)了他“注重家庭,少拋頭露面”的要求。但這并未能換來美滿的婚姻,他變得越來越冷淡,連在最需要關(guān)懷和照料的孕期,王燕也總是一人在家。
2006年,女兒姚羽飛一歲時,王燕徹底離開他,獨自照顧女兒。懂事的飛兒是王燕的天使,從不讓她操心。王燕懷孕時摔過跤,尾骨留下舊患,一逢陰雨天就隱隱作痛。飛兒每每見她趴在床上疼得不肯翻身時,就爬上床,給她踩背,邊踩還邊奶聲奶氣地問:“媽媽,你還疼不疼啊?”
看第一期好聲音時,王燕就想?yún)⒓?。她試探著問女兒:“我也去參加這個轉(zhuǎn)椅子的節(jié)目,怎樣???”飛兒高興得跳起來:“當(dāng)然好呀,你去了,我就能在電視上看見你了!”
王燕本有疑慮,但想到飛兒的依賴情緒,又堅定了。一直以來,王燕都覺得虧欠飛兒,“她那么小,我和她爸就分開了,所以總護(hù)著她,恨不得把她揣在懷里?!边@加重了飛兒的依賴,很小的事情都要問王燕才敢下決定。
為了讓不夠自信的女兒看到勇氣和夢想的力量,王燕走上好聲音的舞臺。一曲痛徹心扉的《別在傷口上撒鹽》未能贏得四位導(dǎo)師的轉(zhuǎn)身,但她卻找回了自信,想和熱愛音樂的女兒一起,勇敢地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