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造,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nèi)思閑己之邪?!?/p>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p>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
……
當苦于自身的命運不濟,當日積月累的身心困苦無法釋然,當面臨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而躑躅不前,當結(jié)束一天的奔波與勞累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讀讀這類慰藉心靈的經(jīng)典短句,面壁或思想或頓悟,或許會有一種豁然的感覺,這就是明代袁黃《了凡四訓(xùn)》所要昭示給我們“種德立命、修身治世”的心靈秘笈。
“命”與“運”是人生歷程的兩大主宰,命是本、運是末,“命中注定”讓人有幾分凄涼與無奈之感,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冥冥之中,真有一個操縱命運的主宰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自己”!人雖是自己命運的主人翁,卻又常常為命運所戲弄!這容易使人從一個困惑走向另一個困惑,由一個心結(jié)積累另一個心結(jié)。
《了凡四訓(xùn)》又名《命自我立》, 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jié)合了自己親身的經(jīng)歷和畢生學(xué)問與修養(yǎng),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xùn),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種的效驗。作者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他在早期驗證了命數(shù)的準確性,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shù)的由來,知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在他的下半生,驗證了人們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準確性。不過,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極的無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運的“立命之學(xué)”則是積極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jīng)驗來“現(xiàn)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我們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凡四訓(xùn)》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zhuǎn)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從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來看,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云谷禪師前,光是知命認命,聽憑命運的安排,那是消極而被動的;后期則幡然頓悟、自強不息地改變命運,則是積極而有益的。全書通過“立命之學(xué)”、“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來闡釋和演繹“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愿皆成”之理。在思想體系上,作者融匯“儒、釋、道”三家之精華,字字珠璣、句句經(jīng)典,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
“命由己作,福自己求?!边@八個字深深的嵌入了了凡先生的心靈?!皬那胺N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昨日生?!比瞬灰恢被钤谶^去,沉溺過去的輝煌、在意過去的失敗,能放下的就盡早放下。以一個寬松的心靈迎接之后的一切,四步走掌握自己的命運,“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
第一步,立命。立命就是創(chuàng)造命運,也可以理解為立志,首先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之后就努力做到無思無慮、專心致志,做好自己該做的、把握當下。
第二步,改過。改錯首先要改變觀念,具備恥心、畏心、勇心。日日知非,日日改過。逐漸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最終做到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第三步,積善。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個世界一切都是處于平衡之中的,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愛世界、去踐行,不需任何目的,也會感到幸福。
第四步,謙德。想要始終如一的行善,就一定要謙和,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虛己斂容、謙光可掬,這是一種做人的品格,也是一種境界。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绷朔蚕壬簧@樣做下來,完完全全改變了他的命運。其實生命對于我們來說不過是在未知的路上行走,如果未能辨識前方的道路上有多少荊棘坎坷,倒不如息心于此刻,強烈的善念,強烈的美好的愿望會改變我們一切不利的影響。沒有人的命運是注定的,也沒有任何一種占卜手段是可以預(yù)知全部的,讓我們在已知的部分里堅強、快樂、勇敢,那些未知的部分,則應(yīng)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一心向善,命由我造,福自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