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jīng)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里處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他外甥女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愿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的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前,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p>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jié)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考題解析】
兩則材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多層次的寫作空間切入角度,題目比較開放,切入點比較好找,對于考生來說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對于歷史上的某個時代、某個地方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向往和期待,也正是這樣,在寫作的時候就不會無話可說。今年的這種命題形式的開放度體現(xiàn)在兩則材料的多指向發(fā)展:湯因比和涵娜想回到古代,伊雷娜則想生活在未來,居里夫人則綜合了這幾種態(tài)度,顯得比較辯證而全面。還有一個層面,每個人,每個考生都生活在當下,這樣,材料中起碼提供了四種可能??忌梢赃x擇貼近現(xiàn)實,貼近日常生活的興奮點,有趣有用,這就非常廣闊,將考生個人的興趣充分表達出來;考生也可以選擇穿越時空,將自己超越現(xiàn)實條件而對生命價值的思考與追求表達出來;此外,考生結(jié)合現(xiàn)實與理想的關(guān)系,表達自己的思考都是可以的。
當然,我個人認為居里夫人的話是點睛之筆,不管生活在哪個時代,都在這個時代發(fā)光,都能為這個時代增光添彩。一個時代自有一個時代的不舍和迷茫,一個時代也自有一個時代發(fā)展的榮耀與輝煌。
考生在審題立意時要特別思考聯(lián)想“有用”“有趣”的意指是什么?還有“時代”“生活”這些要素也要考慮,從而做到觀點是正確而不片面,鮮明而不模糊,集中而不泛泛,體現(xiàn)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這道高考作文題對中學作文教學的價值,我個人認為有兩點:其一,強化備考意識,不猜題,不押題,各種題型的作文題都要訓練,以不變應萬變。廣東省作文評卷組組長、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寫作教研室主任陳妙云老師說,今年廣東的作文題型與往年相比有變化,兩段材料,不限制標題,這給考生較大的應試空間,學生答題不易“套作”,題目本身出得很好,但可惜的是學生面對題目變化,應試靈活性不夠。據(jù)其統(tǒng)計,今年滿分作文僅15篇,但零分作文有1670多篇,兩個數(shù)字都比往年表現(xiàn)極端。陳妙云分析,高考作文只要學生有寫字就有分,一個字都沒寫才會得零分,今年低分作文多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考生時間來不及,二是新材料作文讓學生不習慣,審題難度大寫不出來。
其二,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閱卷老師普遍認為今年廣東省總體上很少看到立意新穎、材料豐富、結(jié)構(gòu)嚴謹讓人眼前一亮的好作文,感覺學生的文章缺乏思想性。作文評卷組組長陳妙云總結(jié)說,從今年作文情況來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表現(xiàn)不甚樂觀,我們的中學作文訓練依然沒有太多改觀。作文其實就是一門交流工具,要交流得好,就要學會思考和表達,但目前來看,最大問題是思維能力較弱。思維能力弱,表現(xiàn)最突出就是為評卷老師深惡痛絕的“套作”現(xiàn)象仍然出現(xiàn),比如有的學生從“活在當下”的責任談起,本來立意挺好,但寫著寫著就跑題了,中間全部在寫“責任”,很明顯考生先準備了一篇“責任”的作文來“套作”。要解決思想性,唯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厚積才能薄發(fā)。
(陳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