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人”,就是研究、了解作品的作者,包括其身世、經(jīng)歷、個性、氣質(zhì)、創(chuàng)作才能和審美情趣等?!爸恕钡哪康膶嶋H是研究作者與作品的關系,即創(chuàng)作主體與藝術作品的關系。所謂“論世”,就是研究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如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風俗習慣等,實際上是要研究作品與產(chǎn)生它的時代的關系?!爸苏撌馈痹谠姼梃b賞中的作用有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詩歌所表達的感情;二是有助于理解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三是有助于更深層次地分析詩歌所塑造的形象。
■
一位作家選擇什么樣的題材,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抒發(fā)什么樣的感情,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觀和生活經(jīng)歷所決定,同時,又與他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性格特點以及他所處的時代,都會在他的作品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因此,我們在鑒賞詩歌時,首先要通曉作者和洞悉背景。要想做到這些,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通曉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傾向
要正確鑒賞詩歌作品,首先必須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身世經(jīng)歷和思想傾向。
1.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每個作者因為時代和個性的不同或態(tài)度和題材的差異使作品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特點。如孟浩然的恬靜,王維的“詩中有畫”,王昌齡的雄健渾厚,李白的飄逸灑脫,杜甫的沉郁頓挫,高適、岑參的雄渾奇拔,韋應物的清新典雅,賈島的蕭瑟悲秋,李賀的憂郁奇詭,白居易的直白清新,劉禹錫的清峻明朗,李商隱的清麗俊逸,杜牧的含蓄綽約,歐陽修的清麗明媚,范仲淹的蒼涼悲壯,晏殊的明朗疏淡,蘇軾的曠達豪邁,柳永的纏綿悱惻,秦觀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約凄切,楊萬里的清新活潑,陸游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的氣勢雄壯等。
2.了解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作者的身世對他們的作品有著巨大的影響。如陳子昂難覓知音,發(fā)出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慨嘆,使作品表現(xiàn)出強勁的風骨;王維遭安祿山劫持后幽居輞川時對世事的淡漠,表現(xiàn)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空寂與冷靜;李白由入京到出京一直特立獨行,顯示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氣與瀟灑;杜甫歷經(jīng)安史之亂,在“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的家愁國難中,表達出對國事的悲嘆;李商隱在牛李黨爭的艱難生活中,形成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朦朧詩風。
3.重視作者的思想傾向。從一般意義上講,作者的思想傾向主要有儒家的積極入世、佛家的恬淡虛無、道家的清靜無為等。儒家思想常見的理念有“進取求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忠君愛民”等。如杜甫、高適、王昌齡、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辛棄疾、岳飛、陸游等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要傾向的。佛家思想主要的理念有“四大皆空”“參悟宇宙自然妙諦”等。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钡兰宜枷胫饕睦砟钣小扒逍墓延薄暗婪ㄗ匀弧薄疤烊撕弦弧钡?。如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應特別指出的是,某一作家具有某種風格,并不意味著這位作者的所有作品都具有這種格調(diào)。如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懷念他去世多年的愛妻,讀來可謂凄楚動人,催人淚下;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讀來氣勢雄渾,慷慨激昂。
二、洞悉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任何作者都會受到時代的影響,任何作品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打上時代的烙印,要公允地評價作者和其作品,就必須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
1.借助背景,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作品流露出的感情婉約真摯,多有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李清照生活在宋金對峙之際,她主張抗戰(zhàn),渴望收復失地。其作品《夏日絕句》《失題》,就是這種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梢姡鸨舷虑昂髢蓚€截然不同的時代,作者不同的生活境遇以及思想主張都對其思想感情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2.借助背景,把握詩歌的景物特點。在許多情況下,作者的追求、遭遇直接影響著作者的心境,而彼時彼刻的心境又給景物蒙上了或悲或喜,或憂或愁的特定色彩。東晉詩人陶淵明厭惡污穢的官場,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他辭去彭澤令后,便寫下了《歸園田居》這一膾炙人口的詩篇。從中,讀者不僅能看到鄉(xiāng)村的榆柳桃李,還能聽到黃昏時的狗吠雞啼。田園景物此時在他的筆下顯得淳樸、寧靜而又充滿情趣。景物的這些特點,只有作者在擺脫官場羈絆、心存逸致時才能感受得到。
3.借助背景,把握詩歌的用典含義。這種情況在懷古類詩歌中較為常見。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北宋詞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本詞寫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當時,由于蘇軾以詩文諷喻新法,被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貶到黃州。壯志難酬,又自感蒼老的蘇軾,在游賞黃岡城外的赤壁磯時,聯(lián)想到年華正好即卓有建樹的周瑜就很自然了。從詞中借用周瑜的典故,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渴望自己能像周瑜那樣為國建功立業(yè)。這里對典故的理解,就離不開對背景的了解。
在運用“知人論世”進行文學鑒賞的過程中,有時由于鑒賞者的主觀原因,有時由于“知人論世”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會出現(xiàn)一些失誤。為了揚長避短,更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能“想當然”或人云亦云;二是不能把文學作品與史實混為一談。總之,對詩歌的鑒賞,既要正確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又不可忽略對文本的研讀。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是科學有效的鑒賞方法。
■
野 歌
□李 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蒙蒙。
賞析:本詩作于李賀遭讒落第、仕途受阻之時。李賀站在山野縱情高歌,抒發(fā)憤懣,然而內(nèi)心依然充盈著入仕的銳氣,希望能沖破困境,尋求光明的未來。因此,他很快從頹廢中振作起來,深信凜冽寒風終將過去,即將到來的應是和煦春風拂綠柳。根據(jù)詩歌的寫作背景,我們不難理解本詩的這個主旨。
宮 詞
□武 衍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賞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多少年輕女子被掠進皇宮,一生被禁錮于宮墻之內(nèi),她們的青春被白白葬送。古典詩歌中描寫宮廷生活的“宮詞”常為不幸的宮女傾訴苦衷。據(jù)此可知,本詩通過描繪宮苑春色閉鎖于高墻之內(nèi),暗喻宮女的年華也鎖于宮門之內(nèi);由落紅飛舞出宮墻反襯宮女的身不由己。作者借景抒情,以深惋之筆,描寫宮女被禁錮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賞析:韋應物的詩清麗閑淡,平和之中時露幽憤之情。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所作。開頭二句即景生情,花開花落,引發(fā)作者對茫茫世事的感嘆。接著直抒情懷,寫因多病而想辭官歸田,反映其內(nèi)心的矛盾?!耙赜辛魍隼①哄X”,不僅是仁人自嘆未能盡責,也流露出其進退兩難的苦悶。結尾道出寄詩的用意,是急需友情的慰勉。本詩整體上具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xiàn)實性。
浪淘沙
□劉禹錫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注]。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注]江隈:江灣。
賞析:劉禹錫的詩活潑清新,自然流轉,盡洗文人習氣。本詩以明快而又婉轉的民歌風調(diào),表現(xiàn)了作者深邃的思想?!罢铡薄伴_”兩個動詞,準確而有層次地寫出了時間的推移?!皾M”既寫出淘金人數(shù)之多,也暗示了淘金勞動早已開始。本詩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一方面坐享榮華富貴,另一方面又恣意炫耀權威的統(tǒng)治集團的鞭撻和嘲諷,同時字里行間寄寓著作者對歷盡千辛萬苦卻不能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
念奴嬌
□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銷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賞析:根據(jù)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和全詞大意,這首詞應作于南渡之前。丈夫趙明誠出仕在外,作者獨處深閨,每當春秋暇日,一種離情別緒便油然而生。上闋通過對客觀景物和日常情事的描寫,展示了作者憂愁煩悶的內(nèi)心境況。下闋通過對當天情事和眼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變化。全詞以細膩曲折的筆觸,真切地展示了作者獨居深閨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了當時上層婦女特有的精神面貌。
■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始聞秋風
□劉禹錫[注]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注]劉禹錫(772~842)因參加王叔文變法,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但他卻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在晚年時寫下了這首《始聞秋風》。
1.這首詩是怎樣來寫秋風的?請簡要分析。
答:
2.賞析頸聯(lián)“動”“開”二字,說說其中蘊藏著作者怎樣的情懷。
答: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書邊事[注]
□張 喬
調(diào)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長愿向南流。
[注]唐朝自肅宗以后,河西、隴右一帶長期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將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歸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邊塞地區(qū)才又出現(xiàn)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
1.這首詩的首聯(lián)中有兩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來看,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愿望?請簡要分析。
答: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宴 詞①
□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注]①這是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所作,具體時間不詳。②畎:田間小溝。
1.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2.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