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稱是對他人表示尊敬的稱呼。敬稱的方式很多。比較常見的方式之一,是將古代爵稱等轉(zhuǎn)換成敬稱。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后來,“君”轉(zhuǎn)化為比較寬泛的敬稱:稱父親為家君,稱已故的祖先為先君,妻子稱丈夫為夫君等。
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稱。如果對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稱為“某公”?!扒洹庇米髯鸱Q,早在先秦時就已出現(xiàn),如荀況(荀子),時人尊稱“荀卿”。稱呼對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稱“后”,諸侯的配偶稱“夫人”,大夫的配偶稱“孺人”,士的配偶稱“婦人”,庶人的配偶稱“妻”。時下,人們常常把對方的配偶稱為“夫人”,也是從古代沿襲而來的敬稱。此外,“公子”,原本指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稱對方的兒子。稱呼他人的親戚,一般在稱謂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也可以在稱謂前加“賢”字,如賢伉儷(夫婦)、賢喬梓(父子)、賢弟等。舊式書信中還往往用“臺”字來表示尊敬,如臺啟、臺端、臺甫、臺安等。
此外,與敬稱相呼應(yīng),書信中凡涉及對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語,如對方的住宅,要稱府、邸?;蛘叻Q潭府,這是對對方住宅的美稱,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來表示闔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對方有所饋贈感謝時可稱厚賜、厚贈等,以表示看重這份情誼。對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稱,如果是對方來信,可以稱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詩文著述,則可稱華章、瑤章;如果是宴請,則要稱盛宴、賜宴等。
書信中一般不出現(xiàn)你、我、他之類的代詞,這也是簡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現(xiàn),凡是遇到類似的地方,應(yīng)該酌情處理。如提及對方時,可以用閣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時,可以用在下、小弟、晚輩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時,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當(dāng)?shù)谌朔Q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