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言】
現(xiàn)在,青少年追星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明星們光鮮的外表、優(yōu)雅的氣質(zhì)、舞臺上精彩炫目的表演,都足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由吸引、模仿直至崇拜,是認識逐漸由淺入深的一個過程。青少年從這些明星的外在美中得到感性吸引,進而在追星的過程中收集明星的奇聞逸事,不斷完善明星在自己心目中的光輝形象。這個過程是追星的過程,是心理上的需求,是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時也是豐富自己,不斷學習的過程。
明星們尊敬父母、愛護他人、慈善捐款、個人奮斗的事跡不斷激勵著青少年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奮勇攀登;但也有同學因為追星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耽誤了自己的學習,甚至像楊麗娟那樣,為追星而結束自己的生命,那就非常不可取了。當然這只有少數(shù)人才會這么做,大多數(shù)同學是不會因為追星而影響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的。
【閱讀選文一】
一個人不想做退卻的懦夫,就應該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從餐廳服務員到當紅小天王
□藍 天
一個沉默寡言、害羞敏感的孩子,和媽媽、外祖母相依為命,音樂是他的整個世界……他就是周杰倫。
周杰倫在臺北市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高中畢業(yè),他一時找不到工作,便到餐館當服務生。
有一天,周杰倫下班后用鋼琴演奏了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這讓員工們大吃一驚,這個不愛講話的大男孩,竟然還會彈鋼琴!老板當即叫來周杰倫,讓他擔任琴師。
1997年,周杰倫參加吳宗憲的《超級新人王》,由于緊張,演得很差勁。吳宗憲偶然從評委的背后瞟了一眼樂譜,十分驚訝,樂譜非常復雜,做得非常的棒。知道這是周杰倫的作品后,決定馬上與他簽約。令吳宗憲不解的是,周杰倫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很奇怪,圈子里的人幾乎都接受不了。
一次,周杰倫拿著自己的得意之作給吳宗憲。吳宗憲看到他得意的樣子就想激他一下,于是連看都不看就隨手扔進了垃圾箱。不善言辭的周杰倫轉(zhuǎn)身便出了門,那一刻,這個堅強的男孩流淚了,但他知道自己不可以放棄,如果放棄就等于自己炒了自己。
此后,吳宗憲每天都會收到周杰倫的作品。一連7天,吳宗憲被打動了,答應幫他找歌手演唱。但劉德華看了周杰倫的《眼淚知道》后,心想:眼淚會知道什么?拒絕了。張惠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周杰倫的《雙截棍》。
周杰倫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的音樂之路還可以走多遠。終于,吳宗憲決定給這個才華橫溢的小伙子另一個機會,讓他上臺演唱自己創(chuàng)作的音樂,條件是周杰倫必須在10天內(nèi)創(chuàng)作出50首歌。10天后,周杰倫真的拿出了50首歌。
經(jīng)過大半年時間的精心制作,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杰倫》制作出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一天說不上兩句話的小伙子居然一鳴驚人。他的第一張專輯剛一上市,就被歌迷搶購一空。
2001年9月,周杰倫的第二張專輯《范特西》橫空出世,再次風靡了整個華語歌壇。仿佛一夜之間,華語流行歌壇都被周杰倫一個人的聲音統(tǒng)治了。他極富個性的音樂曲風,桀驁不馴的外表和他“莫須有”的緋聞都成為年輕一代歌迷熱烈追捧的焦點。在他的每次演唱會結束后,就連十幾歲的小女孩都會懷著朝圣一般的心情,觸摸他剛剛坐過的鋼琴椅,這位出道不到一年的年輕人儼然成了臺灣乃至整個華語歌壇超重量級的小天王。
從一名餐廳服務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當紅小天王,周杰倫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說:“明星夢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不服輸?shù)慕Y果?!?/p>
[選自《北京紀事(紀實文摘)》2007年第6期,有刪改]
閱讀手記
“一個人不想做退卻的懦夫,就應該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边@是周杰倫的座右銘,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沉默寡言、羞澀敏感、單親家庭、高中學歷、當服務生、吳宗憲多次考驗、音樂作品遭劉德華和張惠妹的拒絕……這一切是考驗,是拒絕,是困境,是磨難。這些人生經(jīng)歷磨煉了他的意志,也促進了他的成長。
【閱讀選文二】
不甘于現(xiàn)在的處境,就要敢于和命運抗爭。
被生活逼到北京
□王寶強
1998年春節(jié),我離開待了六年的少林寺回到了家。
或許,我應該接受上天安排好的命運,安安分分做一個農(nóng)民?但看看家里的情況,我覺得,我留在家鄉(xiāng)務農(nóng),不是個好主意。
六年了,家里依然沒有任何改變。
爸爸給別人打零工,一天掙幾塊錢。媽媽在塑料廠找到一份臨時工,在廠里撿塑料垃圾,一個月最多才掙五十塊錢。
家里的地似乎多了,原來的六畝地,現(xiàn)在變成了七八畝地。最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還是農(nóng)業(yè),種棉花,種玉米。留下自己夠吃的以后賣錢,一年能有三四千元就已經(jīng)不容易了。
哥哥已經(jīng)是二十二歲。上完初中,他去飯館干活,才幾天,就被遣回來了。他進過建筑隊一段時間,房子蓋完,他也失業(yè)了。他還陸續(xù)在木板場、磚窯等地方工作。已經(jīng)在考慮結婚的事了。
姐姐在一家縫衣廠學過一段時間做衣服,但也沒干長,后來去了一家工廠,給自行車座裝彈簧絲什么的,一個月一百二十塊錢。
見我回來,姐姐對我很親。有一天,我去縣城,看見一雙鞋。我穿的鞋還是少林寺里的僧鞋,回家再穿顯然不合適了。那雙鞋十幾塊錢,我跟姐姐商量:“姐,能不能給我買雙鞋”。
出乎意料,我姐拒絕了。
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出去混了這么多年,我居然買雙鞋還要跟姐要錢。
一路上,我沒再說話。我鄙視自己。
姐姐似乎覺出了我的異樣,委婉地跟我解釋:“姐姐這個月也沒錢了,還沒發(fā)工資……”
我的眼圈紅了:“沒事,姐,今后,我再也不會跟你要錢了。”
姐姐慌了,她以為我生氣了:“真的不是我小氣,姐一個月就一百多塊錢,這個月還沒發(fā)工資……”
我怎么跟姐姐講?我真的不是為了那雙鞋。
那天晚上,我下了決心:我不能留在家里,我要回少林寺,我要去北京。
這一次,家里人沒怎么攔我,只是簡單地問了幾句。
“去北京,做什么?”
“當演員?!?/p>
“你怎么當?在北京有沒有認識的人?”
“我有師兄在那里當群眾演員?!?/p>
“錢怎么解決?”
“我自己攢了一點錢,還有你們可以借給我。今后,我一定會還的?!?/p>
爸爸點點頭,再不問什么:“去吧,也許出去,還能混出點事兒來?!?/p>
媽媽也不再說什么,只是說我倔:“你從小就特別有主意,要干什么,就非要干成?!?/p>
那天晚上,媽媽一直在低聲地哭,而爸爸一直在勸。
早上,爸爸鄭重地把八十塊錢放在我手里——家里,只有這點余錢了。
于是我來到了北京。
(選自《向前進:一個青春時代的奮斗史》2008年6月29日)
閱讀手記
不甘于接受命運安排的王寶強,靠自己的不懈奮斗,最終成就了精彩的人生。
六年少林寺武僧的磨煉,讓王寶強練就了一身好功夫;舞臺上的演出,鍛煉了他的表演才華;演電影的成功,激發(fā)了他內(nèi)在的表演天賦。這一切,都與他的勤奮、不服輸、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錐處囊中,脫穎而出的機會總是有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須謹記:自己必須有過硬的功夫及超乎常人的本領。而本領得來的過程,就是刻苦努力,勇往直前的過程。
【閱讀選文三】
當別人都不看好你的時候,你也要選擇相信自己。
成名前的黑暗時光
□郎 朗
我和父親從沈陽來到北京拜師。
從和新老師見面的第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她的脾氣。她對我的彈奏沒有任何反應。她從沒有說過我有任何天分或潛力。
上完課,我對父親說:“我不喜歡她?!?/p>
父親吼叫著回答說:“你不需要喜歡她。你只要聽她話就行?!?/p>
“發(fā)脾氣教授”教我學很高深的曲子的時候,我喜歡那份挑戰(zhàn)。如果我學得很快,我知道她會注意到的。
但到最后,她對我表達的唯一的情緒是失望。
她會說:“你的節(jié)拍不對。你的短句劃分不自然,你不理解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你這琴彈得像個到最后自殺了事的日本武士?!?/p>
“你這琴彈得白開水一樣?!?/p>
天氣轉(zhuǎn)冷,公寓里沒有暖氣。我們靠著母親按月從沈陽寄來的錢維持生計,可那一千來塊錢剛夠我們交房租,付鋼琴課的費用,買蔬菜、雞蛋,偶爾買一塊雞肉。我們連買一臺小型取暖器的錢都沒有。
父親反復說:“如果你練得再勤奮些,你最終會讓老師高興的?!笨晌覠o法忍受她失望的眼神。
即使在我絕對確信已經(jīng)掌握了一首高難度的舒伯特或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時,“發(fā)脾氣教授”仍然無動于衷。
我的挫折感不斷在加劇。父親不再說我練琴沒練夠,因為他很清楚我練琴足夠用功了。
那一次,父親和我頂著沙塵暴騎車去“發(fā)脾氣教授”的琴房。強風把骯臟的黃沙吹到我們身上,雨一下,塵土粘在我們的臉上和衣服上。等我們到的時候,渾身全濕透了,臟兮兮的,但“發(fā)脾氣教授”沒有問我們需不需要毛巾。
父親說:“教授,郎朗可以開始彈琴了嗎?”
“沒這個必要了?!彼f,她的聲音比冰還要冷。
父親問:“為什么呢?”
“我已經(jīng)決定不再教你兒子了?!?/p>
死一樣的沉默。我感到淚水盈滿了眼眶,我看到父親的眼圈也變紅了。他說:“這我不明白。我的兒子是個天才。”
“大多數(shù)學鋼琴孩子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是的。郎國任,你的兒子不僅離天才差得太遠,我看恐怕他是不可救藥了?!?/p>
父親爭辯說:“但是教授,他贏過比賽,有關于他的各種報道。在沈陽他很出名?!?/p>
“沈陽不是北京?!?/p>
“您一定得再考慮一下,教授?!?/p>
“對不起,但是我主意已定。……”
……
我們又走進了雨中。我抱著父親的腰,一路上哭個不停:我作為音樂家的生命就此毀滅了,我的未來崩潰了。
(選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7期,有刪節(jié))
相關鏈接:
郎朗,國際著名鋼琴家,滿族人,1982年生于遼寧沈陽。被數(shù)家美國權威媒體稱作是“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于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曾被《人物》雜志稱為“將改變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郎朗是第一位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等所有一流樂團長期合作,在全世界著名的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的中國鋼琴家。年僅30歲的他,已成為繼霍洛維茲和魯賓斯坦之后世界鋼琴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郎朗的音樂才華與他熱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為古典音樂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杜東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