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劉醒龍小說《天行者》以民辦教師轉正的故事為敘述的中心事件,輔以文中人物的數(shù)個愛情故事為輔線。情節(jié)曲折、巧設伏筆,運用多個意味豐富的意象,擺脫了以講“故事”為主的敘述的單調性,而呈現(xiàn)出復雜性和豐富性。在敘事態(tài)度方面,小說采用立場鮮明的主觀敘事。作品中顯現(xiàn)出鮮明清醒的道德理性批判精神,體現(xiàn)了作者對中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生存狀態(tài)的高度的人道關懷。小說采用的是第三人稱的全知敘事,同時作品又大量使用了“內聚焦”,通過外來者張英才的視角,寫他眼中的人和事。在作者的刻意營造下,通篇小說籠罩著揮之不去的悲劇色彩。
關鍵詞:劉醒龍;敘事結構;敘事態(tài)度;視角;成長小說
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天行者》是劉醒龍描寫中國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的長篇小說,在這部小說中所表述的,是“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他們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多舛的命運使全書籠罩著揮之不去的悲劇色彩。小說在敘事藝術上主要呈現(xiàn)傳統(tǒng)小說的敘事特點,現(xiàn)從敘事結構、敘事態(tài)度、敘事角度三方面加以闡述。
一
“小說”的概念總是與“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但僅僅有了“故事”還算不得好“小說”,故事不同的講法體現(xiàn)了作家的個性和文學價值?!皠⑿妖埖男≌f有一個常見的敘事模式,就是他經(jīng)常會以一個鄉(xiāng)鎮(zhèn)或某一個單位作為相對完整的敘事空間,在一部作品中非常集中地書寫其中的種種情事。”①長篇小說《天行者》的敘事結構包括一主一輔兩條線索,主線是講述了西河鄉(xiāng)界嶺小學三代民辦教師轉正的故事;輔線是張英才、余校長、孫四海、萬站長、藍飛、夏雪的愛情故事。
《天行者》共三部分,主要描述的是三個轉正故事。第一部分《鳳凰琴》中關于張英才轉正的描寫;第二部分《雪笛》中關于藍飛轉正的描寫;第三部分《天行者》中關于資格最老的界嶺小說三個民辦教師余校長、鄧有米、孫四海的轉正描寫。中間還穿插了萬站長、明愛芬的轉正故事?!懊總€事件可以作為起點出現(xiàn),也可以作為好幾個敘述行程的匯合,好似一個火源,其火力比周圍的火苗多少要強一些。敘述不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面,在這個面上我們分別確定一定數(shù)量的線、點或引人注目的組合?!雹?/p>
曾在界嶺小學任教的民辦教師有三代:最初的元老級民辦教師是萬站長、明愛芬,第二代是余校長、鄧有米、孫四海,第三代是高考落榜后先后來任教的高中畢業(yè)生張英才、藍飛,其間還有大學支教生夏雪、駱雨。每個人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界嶺小學的民辦教師對轉正的期盼心情,就像金榜題名對于累試不中的范進的吸引力。
小說中描述的幾次轉正都具有悲劇色彩?!敖鐜X小學的那幫民辦教師,少的干了十幾年,多的干了二十幾年,日日夜夜對轉正的渴望早已化為一種心情之癌,成了永遠的不治之癥?!钡谝粋€轉正的是現(xiàn)任鄉(xiāng)教育站萬站長。十幾年前,界嶺小學只有他和明愛芬兩個民辦教師,學校分到一個轉正名額。論轉正條件,明愛芬比萬站長明顯要強。為獲得轉正機會,萬站長迅速和已離了兩次婚的李芳結婚,因為李芳有一個在部隊當將軍的叔叔做靠山。心有不甘的明愛芬為了證明比萬站長強,明知轉正無望,又剛生完孩子,還是硬撐著去縣里參加民辦教師轉正考試,想在考分上壓倒萬站長。為了趕車,她在臘月天從沒有橋的冷水河中蹚了過去,還沒進考場,人就病倒了。抬回來后,整個人就成了殘廢。萬站長一轉正就調到鄉(xiāng)教育站。走之前,他不敢見明愛芬,只好悄悄將鳳凰琴作為禮物留給她,讓她躺在床上解悶。怕自己的名字會刺激她,還用小刀把它刮掉。除了良心的譴責,萬站長的婚姻生活猶如噩夢,妻子李芳是個標準悍婦,品行與初戀情人藍小梅相差甚遠,萬站長有苦難言,在一次酒醉后,萬站長拉著余校長的手,不停地責罵自己,“當年放著牡丹不采,硬要抓把牛屎抹在頭上,如今想后悔卻沒有人讓自己后悔”。讀罷讓人不由聯(lián)想到方方中篇小說《風景》中的七哥。萬站長為這個轉正名額犧牲的是愛情,還有永久的愧疚。
第二個張英才和明愛芬的轉正。張英才將自己上山后在界嶺小學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篇《大山·小學·國旗》的文章寄給省報。文章刊發(fā)并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除了撥給界嶺小學一百套桌椅板凳外,還破例給了一個轉正的名額。萬站長反復強調,這僅有的名額是戴帽下達的,必須是張英才,張英才猶豫后沒有填寫登記表,決意讓給余校長,沒想到余校長提出希望把這個名額給因轉正罹禍的妻子明愛芬,“拖了多年,她的心還不死,夜里做夢都念著轉正。正是還沒轉為公辦教師這口氣憋在心里沒有散開,她到死亡線上去了好幾次,又依依不舍地返回來。我想,若是真給她轉正,過不了幾天,她就會死的。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讓她將這幾步路走快點,走舒服點,讓她這一生多少有點高興的事。大家剛才的好意我心領了,轉正的名額我不要。能不能把它給——給——明愛芬呢?”眾人一致同意。躺在病床上“完全是一張白紙覆蓋在一副骨架上”模樣的明愛芬得知這一喜訊后,“很燦爛地一笑。她接過表格,從頭看到尾。看得臉上逐漸起了一層紅暈:‘老余,快拿水來,我要洗洗手,不能弄臟了表格。’ 明愛芬用肥皂細心地洗凈了手,擦干,又朝余校長要過一支筆,顫顫悠悠地填上:明愛芬,女,已婚,漢族,共青團員,貧農,一九四九年十月出生。突然間,那支筆不動了。明愛芬死了”。明愛芬生前曾在夢中喊道:“哪值我死了,也要到閻王那里去轉正?!边@個心愿的滿足是如此之難,讀來讓人唏噓不已。明愛芬之死使名額的問題又要重新研究。余校長三人開校務會后,在申請表上赫然寫上“張英才”三個字。余校長讓張英才不要推辭,并提出唯一的希望:“鄧校長和孫主任的確是自愿放棄的。只有一點,大家希望你將來有出息了,要像萬站長一樣,不管到哪里,都莫忘記還有一個叫界嶺的地方,那里孩子上學還很困難”。余校長還將鳳凰琴送給了張英才。
第三個是藍飛的轉正。藍飛熱衷閱讀宣揚厚黑與官場權謀的書籍。藍飛到界嶺小學后就被鄉(xiāng)教育站任命為校長助理,此間余校長要送葉碧秋到省城王主任家和到實驗小學取經(jīng),臨行前余校長將學校大印交給藍飛。沒想到剛走兩個月,縣里決定將部分擔任基層小學負責人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界嶺小學和望天小學各分到一個名額。鄉(xiāng)教育站采取一步到位的方法,在空白表格上先蓋上大印,再將表格發(fā)下去,由兩所小學做出決定后,自行交到縣教育局。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藍飛沒有與任何人說,就將自己的資料填在登記表上,蓋上學校大印后,親自送到縣教育局。藍飛私下將轉正名額據(jù)為己有一事,還是母親藍小梅趕到學校來捅破的。藍小梅說,如果不是萬站長親口告訴她,打死她也不會相信自己的兒子會干出這種事來。鄧有米和孫四海一致認定所有這些完全是萬站長精心設計的布局。 被萬站長求回來“滅火”的余校長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勸大家平靜下來。鄧有米說:“明明是我們的東西,被偷走了!人家可不管酸甜苦辣!” 孫四海說:“有命沒命,不是掛在嘴上。沒有那張登記表,不能轉為公辦教師,我們的命就要貶值?!睉嵟媒跏ダ碇堑泥囉忻祝铧c失手掐死余校長。余校長說:“藍老師的事雖然木已成舟,想要翻出那些臟東西,譬如造假證明,以權謀私等,抹黑他,也不是什么難事,甚至完全可以翻盤。可翻盤之后怎么辦?藍老師連戀愛都沒談過,就要背上這些臟東西,豈不是生不如死嗎?”鄧有米、孫四海最終放棄了對藍飛不端行為的追究。但藍飛犧牲的卻是良知,母親藍小梅也為此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鎖。
第四個是余校長、鄧有米、孫四海的轉正。在縣教育局幫忙的張英才帶來三份招收全民所有制合同工表格,這是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最正式的手續(xù),只要按照要求填寫,再一級級地交上去,最后蓋上縣人事局的大印,余校長他們就可轉為公辦教師。明明是喜事,大家卻笑不起來。因為這次省里給的全民合同制用工指標,民辦教師轉公辦時還得掏錢買回從前的工齡。余校長資格最老,要交一萬一千多元。工齡稍短的孫四海也要交七八千元。三人中唯有鄧有米沒有孩子拖累,又省吃儉用,當民辦教師的工資和補助從未花過一分。妻子成菊種地和搞多種經(jīng)營賺的小錢,也基本上存了起來,又找親戚借了一些湊足一萬之數(shù)。鄧有米交錢如期轉正??吹桨幢粍拥挠嘈iL和孫四海,萬站長忍不住警告他們,“盼了半輩子,想了半輩子,好不容易等到最后的轉正機會,千萬別讓幾個臭錢打倒了爬不起來?!庇嘈iL和孫四海有苦難言,不是自己不想辦法,實在沒有辦法可想,以界嶺的情況,能拿出二三十元四五十元就相當不錯了,相對于需要交付的款項,無異于杯水車薪。就在此時,已故支教生夏雪的父母通過縣團委為界嶺小學捐資十萬元新建教學樓。萬站長和已經(jīng)調到團縣委少工部、專門下來落實此事的藍飛一起拍板決定,將新建教學樓的事交由鄧有米負責。這期間全鄉(xiāng)的民辦教師已經(jīng)有四分之三以上交了工齡錢,成了公辦教師。張英才為余校長和孫四海著急,孫四海也倒過來勸他,“孫四海比誰都著急,硬是燒得嘴里滿是燎泡,還有一個接一個的潰瘍。當孫四海知道自己三五年內絕對無望湊齊八千元錢后,心里反而坦然了”。
鄧有米曾聽鄉(xiāng)法律事務所的謝律師同村長余實閑談說:建筑行業(yè)里,每項工程都有一定的回扣。謝律師說這一行里的潛規(guī)則,回扣最少也有百分之五,最多可達百分之二十,只要手腳干凈,基本上還是被認可的。鄧有米不忍看著余校長、孫四海因籌不到錢錯失轉正機會,決定鋌而走險,教學樓竣工后,藍飛將最后一張轉賬支票交給鄧有米,鄧有米并未去建筑公司結賬,而是“去縣里辦一件十分重要、能讓界嶺小學的同事們皆大歡喜的事情了”,因教育局會計請假到部隊探親去了,鄧有米并未如愿替余校長和孫四海交清他倆不可能籌集到的工齡錢。正在此時,發(fā)生了一件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因施工單位嚴重的偷工減料,開學之際,新教學樓轟然坍塌。負責工程的鄧有米難逃其咎,繼而他向鄉(xiāng)建筑公司索要兩萬元公關費的事情被檢察院追查。鄧有米對此的解釋是:“上次藍飛轉正,上上次張英才轉正,讓他們三個認識到,只要還有誰沒轉正,先轉正的人就會日日夜夜地咒罵自己。為了解脫,更是為了幫天下最好的民辦教師一把。自己才聽信村長余實的話,在與鄉(xiāng)建筑公司簽合同時,要他們在工程完工后,支付這兩萬元的公關費。” 鄧有米被開除公職,逃到外面避風頭。妻子成菊去省里上訪,并從縣教育局要回鄧有米交的那一萬元工齡錢。教育局退錢時,成菊當場就將余校長的工齡錢代交了。小說中最讓人感動的是面對一次次轉正機會,余校長、孫四海和鄧有米三個像三國演義的劉關張那樣共進退的人生態(tài)度。
小說還多處留下意味深長的伏筆,如到界嶺小學進行例行檢查的萬站長,午飯后在火盆旁閉目養(yǎng)神,迷迷糊糊地看到一個衣著儉樸腰肢很細的女人在面前走來走去,縫補漿洗忙個不停,萬站長很想看看是不是明愛芬,伸手扯她的頭發(fā),她也不肯掉頭。他正在想余校長為何有如此艷福時,女人突然回眸一笑。竟是藍飛的媽媽藍小梅。萬站長心里一驚,人也清醒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做夢了。最終藍小梅真的與喪偶的余校長結為夫妻。
小說第三部分描寫余校長等人轉正事件時,張英才從縣城帶來轉正公函和三份招收全民所有制合同工表格,在一片喜氣中,藍小梅注意到張英才的臉上掛著一絲憂郁?!八{小梅看見,張英才至少沖著旗桿頂上的國旗長吁短嘆了五次?!边@預示著余校長等人的轉正之路不會一帆風順。還有夏雪父母捐資十萬建成的新校舍剛竣工不久,余校長一連五次噩夢的預兆。夢中那群被壓在一堆瓦礫下,不是沒有手,就是沒有腳的小學生一聲聲哭喊著:余校長救命!余校長救命!這個伏筆與幾天后因施工質量問題轟然倒塌的教學樓事件前后呼應。
小說在講述一個個故事時還設置了一些懸念:名字被刮掉的“鳳凰琴”到底是誰的?捐資十萬元建校的中年夫婦到底是駱雨的父母還是夏雪的父母?夏雪是如何死的?張英才最后選擇是什么?孫四海和王小蘭是否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些問題始終引發(fā)著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
從20世紀80年代起,新寫實小說、先鋒派小說一再強調客觀敘事,作者把敘述權力移交給人物,力圖隱藏一切反映作者傾向性的痕跡,在敘述中不加個人議論,以冷靜、不動聲色的態(tài)度,展示筆下人物的哀樂。從作品解讀可見,劉醒龍從未尋求中立、超然意義上的客觀。劉醒龍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良知,直面當下現(xiàn)實矛盾,用干預生活的主動姿態(tài)和充滿愛憎的主體精神,在小說中關懷人的生存命運,進行生存意義的追問,作品中顯現(xiàn)出清醒的理性批判精神。這使劉醒龍小說的敘事態(tài)度多為愛憎、立場鮮明的主觀敘事。小說《天行者》中,在表現(xiàn)自己的主觀情緒及對于小說中人事的態(tài)度時,劉醒龍很少運用疏離的技巧。
就余校長等民辦教師轉正要交根本難以負擔的巨額工齡費這一不合理現(xiàn)象,作者先描述了去省城上訪的鄧有米妻子成菊的所見所聞,“她去教育廳時,那里正在蓋一棟仰頭看不到頂?shù)母邩恰3删照f,夏雪父母捐的那么一點小的樓都要花十萬,教育廳的樓蓋得像界嶺小學后山那樣大,要花多少錢?只要節(jié)省一只墻角,全省的民辦教師就不用交錢買自己的工齡了。”劉醒龍通過成菊之口表達了自己的不平和憤慨之情。
誠如學者所論:“劉醒龍遠離了所謂‘消解激情’的寫作,他秉承自己獨有的創(chuàng)作理念,不遺余力地傾注了他的悲憫與良善之心,拋棄了以‘零度情感’來反映現(xiàn)實的寫作模式?!雹蹫楹芜x擇這種主觀敘事態(tài)度,劉醒龍曾著文解釋:“小說以民辦教師們所經(jīng)歷的三次轉正,而分成三個部分,因為一次比一次荒誕,因而一部比一部疼痛。半輩子都在盼轉正的民辦教師,當機會來臨時,那些猶如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政策,反而讓他們徹底失去轉正的可能。一個成熟的作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寫作情緒,激憤是小說的天敵。我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做到了這一點。就這部小說來說,即便是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好,我也不會遺憾?!雹?/p>
曾親眼目睹界嶺小學民辦教師在艱難條件下辦學的省報記者王主任高度評價民辦教師:“民辦教師是當代最偉大的民族英雄!”“這三十年來,大半個中國的孩子,全靠你們這些清瘦的民辦教師進行精神撫育啊!” 這也表達了劉醒龍本人對民辦教師的崇敬之情。
劉醒龍反復抒寫了界嶺小學民辦教師們對學生非比尋常的情感:“一般的老師,只可能將學生當學生,民辦教師不一樣,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總是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成績再差也是自己的親骨肉!”他們的愿望則少得可憐:“其實民辦教師的個人理想就這么丁點?。汗べY不論多少,只要能按時發(fā);轉正不問早晚,只要還有希望?!?/p>
最為劉醒龍稱道的是余校長、孫四海和鄧有米三個面對兩次轉正時的態(tài)度,“我們三個是界嶺的劉關張,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么一起轉正,要么一起不轉正”。禍福同當?shù)幕茧y之交在物欲橫流的消費時代真是難能可貴。
望天小學的胡校長突發(fā)腦溢血,鄉(xiāng)衛(wèi)生所沒有條件搶救,只好拼死往縣醫(yī)院送,結果死在半路上。胡校長身上綜合了余校長的執(zhí)著、鄧有米的精明、孫四海的清高,這些特點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讓他活得很累。從寒假的第一天起,胡校長就一直替別人挑木炭掙錢貼補家用,因聽到別人議論民辦教師轉正之事,胡校長先前因抓閹抓的是一只廢閹而痛失一次轉正機會,旁人的議論觸及痛處,胡校長悶悶不樂。回家后,平素滴酒不沾的他將二兩酒一口喝下去,將酒杯往桌子上一拍,大聲說,什么紅頭文件,又是將我們當峨眉山的猴子耍!說完這話就出事了?!澳翘焓呛iL四十五歲生日”。余校長他們很難過,“用萬站長的話說,這是久經(jīng)沙場的英雄,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但凡功敗垂成,莫不是感天動地的悲劇?!弊髡叩谋瘧嵵橐缬谘员怼χ袊鵁o數(shù)民辦教師的命運多舛,作者深懷悲憫。
鄧有米交錢轉正后,用領到的第一筆公辦教師工資,給妻子成菊買了一枚金戒指?!罢袼自捤f,成菊真的是睡著后笑醒了。鄧有米領了第二個月的工資了,成菊還是有事沒事就在那里癡笑。下來巡診的鄉(xiāng)衛(wèi)生所所長看過后,懷疑她患了癔癥。吃了一瓶谷維素片也不見效,鄧有米急了,害怕樂極生悲,就想學萬站長,送成菊到省城醫(yī)院去診治。藍小梅攔住他,說是自己有個辦法可以試試。那天,藍小梅請成菊吃飯,見成菊又在那里癡笑,她上前去貼著她的耳朵大聲呵斥她:如果再得意忘形,就將鄧有米的公辦教師資格作廢!成菊嚇得全身發(fā)抖,將一大杯酒當成白開水倒進嘴里,不省人事地躺了一天一夜,醒來后便恢復到往日的樣子。” 與《儒林外史》中的范進無異。
小說中數(shù)次提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表達了劉醒龍對人性幽微的深刻洞察,“這么多年。凡是在民辦教師中流傳很廣的轉正消息,事后證明都是假的。真有轉正名額分配下來,反而沒有任何傳說。就算找上門去打聽,對方也會一問三不知。而且,這類真真假假的消息中,有些根本就是上面故意放出的風聲,就像二桃殺三士,讓民辦教師們相互猜忌,沒辦法形成一股力量。”作者精辟總結了民辦教師心中對轉正的渴盼,“界嶺小學的那幫民辦教師,少的干了十幾年,多的干了二十幾年,日日夜夜對轉正的渴望,早已化為一種心情之癌,成了永遠的不治之癥?!毙≌f通過揭示民辦教師付出和所得回報比例的巨大落差,體現(xiàn)了劉醒龍對商品經(jīng)濟時代社會重大問題的深入思索,“他所呈現(xiàn)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強烈的悲憫情懷,還有一種對社會、體制等批判的鋒芒噴薄而出?!雹?/p>
三
從敘事策略上講,小說采用的是第三人稱的全知敘事,即有一個外部的敘事人敘述張英才來到界嶺小學后發(fā)生的故事。但是,作品又大量使用了“內聚焦”,通過外來者張英才的視角,寫他眼中的人和事情。張英才首先看到了界嶺小學的貧困——一學生們下課后還要到山里采蘑菇,扯野草。到了吃午飯時間,“萬站長叫張英才將那些油條拿來,交給老余,再分給學生。張英才看見學生們小心翼翼地品嘗著分到手的一點油條,心里有些不好受”??吹接嘈iL的兒子余志,“張英才馬上想到電視里的非洲饑民”。萬站長嘗了嘗學生們的菜后,臉色陰冷地說:“老余,你妻子已拖垮了,再拖幾年恐怕全家都得垮?!庇嘈iL嘆氣說:“當民辦教師的。什么本錢都沒有,就是不缺良心和感情。這么多孩子,不讀書怎么行呢?拖個十年八載,未必經(jīng)濟情況還不會好起來么?到那時再享福吧!”
《天行者》從某個角度來說可以說是講述張英才的精神如何成長的成長小說。小說的中心人物張英才是高考中的失敗者,無奈之下,他接受了擔任鄉(xiāng)教育站站長的舅舅的安排,到界嶺這樣一個鳥都飛不進的山窩里,當一名民辦教師的,起初他是一百個不情愿的,他的努力目標就是盡快離開這里。小說結尾卻以已獲得大學文憑、在縣教育局工作的張英才重返界嶺小學任教收尾,小說圍繞著張英才的人生選擇這個主題展開不斷的敘寫。
小說對張英才的敘述策略頗似王蒙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從某種意義上說,林震和張英才都具有小知識分子的文人氣、理想主義者的情調。張英才手不釋卷的一本小說叫《小城里的年輕人》?!斑@本書反反復復出現(xiàn),就與張英才的生命軌跡形成了互文性,這一互文性暗示我們,張英才不會安于鄉(xiāng)村教師的生活?!雹蕖霸娇丛接X得當初班主任用來激勵他們的口頭禪:死在城市的下水道里,也勝過活在界嶺的清泉邊,確實很精辟?!?/p>
初來界嶺小學、涉世未深的張英才在西河鄉(xiāng)貫徹義務教育法工作大檢查中,得罪全校人員后不知所措。萬站長托藍飛給張英才支招:裝作用功全力備考的樣子,讓界嶺的余校長等人以為上級又快下達轉正指標了。余校長等人果然中計:孫四海迅速請假下山買回一大摞書,全是中學數(shù)理化課本,“自從有了那些書,孫四海就不再在半夜里吹笛子了。張英才每次從夢中醒來,都能聽到孫四海的讀書聲”; 副校長鄧有米為了轉正的事,好不容易找了一個關系可以走走后門,家里沒什么好東西,沒辦法,鄧有米就到山上砍了一棵紅豆杉,沒想到被林業(yè)派出所的人逮住了。干著急無計可施的余校長自語:“鄧有米相信可以花錢買通人情后門,孫四??梢詰{真才實學霸王硬上弓,張英才既有本事又有后門,我老余這把瘦骨頭能靠點什么呢?”焦灼之情躍然紙上。這一招數(shù),讓張英才一夜之間成了界嶺小學鎮(zhèn)校之寶。“張英才有時候會獨自發(fā)呆,一遍遍地想,民辦教師轉正到底是鯉魚跳龍門,還是閻王爺設下的鬼門關?”夜深人靜之際,張英才腦子里總在想著自己后來在紙上補寫的一句話: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連在別人面前笑一笑的權利都沒有。
張英才對自己搞的這場惡作劇很悔恨。為作補救,他將自己上山后的所見所聞,如升國旗、降國旗、李子的作文、余校長家的十幾個孩子,以及孫四海的僅僅一次疏忽,就使學生險些成為野獸的美餐等,寫成了一篇叫做《大山·小學·國旗》的文章,寄給省報。張英才因那篇登在省報上的文章而受到重視,有關方面還破例給了一個轉正的名額。萬站長反復強調,這僅有的名額是戴帽下達的,必須是張英才,這不僅是他的文章寫得好,還因為各方面的條件比較合適,其余幾個相差太遠了,既超齡,學歷又不夠。猶豫一番后張英才沒有填寫登記表:“這表我不能填。應該給余校長他們。事情都是他們做的,我只不過寫了篇文章?!?舅舅萬站長對此大為氣憤,訓斥他道:“你別像個男苕!李芳為了她表弟轉正的事,都和我鬧了幾次離婚。這樣的機會一生不會有第二次?!薄叭绻谝粋€月以前。我是不會謙讓的?!睆堄⒉攀謭詻Q地說,“現(xiàn)在我的想法不同了,這樣的機會應該優(yōu)先給他們。我比他們年輕二十多歲,就算像你一樣十年遇到一次,也還有兩次機會呢!” 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張英才最終決定放棄這次來之不易的轉正機會。換了同學藍飛,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等意氣用事的事情來的。
因明愛芬之死而重獲轉正指標成為公辦教師的張英才到省教育學院學習,通過努力拿到正式的大學本科文憑和學位。畢業(yè)后還被抽調到縣教育局工作。但是,誰也沒料到張英才到省城讀了幾年書,又在縣城里干上很有前途的工作,“卻比葉碧秋的母親還弱智,堅決要求回界嶺小學教書”。
張英才最終決定了自己的事業(yè)歸宿,并為此和初戀女友姚燕分手。但最終在界嶺收獲了新的愛情,小說最后以張英才的感情生活結尾,寫得朦朧含蓄,“葉碧秋用很小的聲音問張英才,想不想看她給自己買的婚紗”。從省城趕回界嶺參加村長選舉投票的葉碧秋還鼓起勇氣問張英才能不能將自己的行李放在他屋里。因為羞澀,她迅速補上了一句掩飾的話,她說:這間屋子本來就是給外面來的老師住的,等她拿到大學文憑,再回來當老師時,也應該算是半個外來者。聽說葉碧秋想當老師,張英才點點頭。至于是因為覺得她很適合當界嶺小學的老師,還是同意她將行李放在自己屋里,他自己也不清楚。葉碧秋卻懂了,臉龐變得緋紅,嘴唇更是紅得晶瑩剔透?!笔聵I(yè)和愛情的選擇正是張英才在心理與人格上成長與成熟的標志。
《天行者》的敘述策略是緊緊圍繞轉正描寫人物一波三折的人生軌跡。轉正本身是為從此改變民辦教師的人生命運,但小說中的民辦教師們?yōu)榇烁冻龈甙旱拇鷥r。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歌曲是《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可以說是界嶺小學的校歌。這與身居社會底層、生存處境艱難的界嶺小學教師們的現(xiàn)狀兩相對照,頗具反諷意味,增加了小說的悲涼色彩。
注釋:
① 何言宏.《鄉(xiāng)村知識分子的精神寫照——劉醒龍長篇小說〈天行者〉讀札》,《揚子江評論》,2011年第6期,第4頁。
② 呂同六主編.《對小說技巧的探討》,載《20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jīng)典》(上卷),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頁。
③ 王春林.《劉醒龍小說創(chuàng)作論》,《揚子江評論》,2011年第6期,第10-11頁。
④ 劉醒龍.《銘記灰色生活中的民間英雄》,《長篇小說選刊》2009年第5期第38頁。
⑤ 王春林.《劉醒龍小說創(chuàng)作論》,《揚子江評論》,2011年第6期,第9頁。
⑥ 翟業(yè)軍.《向內:“分享艱難”的一種方法——論劉醒龍《天行者》,《文藝爭鳴》,2011年第10期,第14頁。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