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分的增長決定球員的地位,這是NBA永遠的真理。而從經(jīng)濟學(xué)的角度來看名分價值的體現(xiàn)主要趨于兩個方面。
1冠軍名分:簡單明了地用總冠軍戒指的數(shù)量來決定球員的地位。
2集錦名分:日積月累地通過無數(shù)次五佳球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歸根結(jié)底,所有具有明星光環(huán)的球員都會不斷出現(xiàn)在NBA集錦里。如果總是停留在體現(xiàn)第二種名分價值,你遲早有一天會被定義為自私的球員,也許你打得一點都不自私,比如說特雷西·麥格雷迪。另外也有一批球員他可能一個賽季都進不了五佳球一次,但卻總在增加冠軍戒指,比如布魯斯·鮑文。因為即便是個跑龍?zhí)椎模诿磕耆f眾矚目的總決賽期間你的身影也能在宣傳片被出現(xiàn)。
老實說名分和地位在NBA與真正的經(jīng)濟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我們有了超級明星的說法,定義那些成正比的,比如斯科蒂·皮蓬、保羅·皮爾斯這些既有冠軍戒指又能時不時上五佳球的球員。但似乎標簽定義到這個級別還不夠超級明星的范圍也因為每年都要發(fā)15個總冠軍戒指而不斷在被擴大。于是媒體輿論又希望能從這些巨星中篩選出“大神”來,挑出性價比最高的。比如“魔術(shù)師”約翰遜、邁克爾·喬丹和科比·布萊恩特因為你必須得將兩種名分價值管都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德里克·羅斯的橫空出世讓我們有了新的期望。短短的三年職業(yè)生涯,22歲的他拿到了所有評選類的個人最高榮譽:最佳新秀NBA第一陣容外加分量最重的MVP。
去年的勞資談判,在球員整體收入比例下降的前提下。羅斯憑借著囊中如此多的榮譽在自我升值,因為他有了屬于自己的“德里克·羅斯法則”。三項基本條件:職業(yè)生涯前三年兩次以主力身份入選全明星,兩次進入NBA前三陣容贏得MVP只要符合任何一項在續(xù)約時就能享受球隊工資帽30%收入的獨家頂薪合同。
芝加哥的23號在20年前擁有屬于自己的“喬丹法則”,現(xiàn)在這個接力棒傳遞了公牛的新主人羅斯身上。低調(diào)和無私讓DR0se沒能制造出和自己地位相匹配的噪音但其實誰知道,羅斯是個從成績和數(shù)據(jù)說話的人。如果你們還在尋找下一個“大神”,請鎖定在德里克·羅斯身上,肯定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