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買了一處農(nóng)家小院。除了幾間磚瓦房,還有一個小菜園。院子不算太大,三分半地。房屋和菜園之間是過道,過道的邊上種著兩棵樹。一棵是李子樹,另一棵也是李子樹。只不過一棵是春李子樹,另一棵是秋李子樹。
我對植樹沒有什么興趣,那棵春李子樹是妻子栽的。她當(dāng)時共栽了兩棵,其中的一棵早早地就枯萎死了。只有這一棵欣欣向榮地長了起來。家中有只笨狗寂寞難耐,經(jīng)常在這棵果樹上蹭癢癢,一來二去的就把小果樹給“蹭”死了。氣得妻大罵那狗:缺德的,將來不得好死!
妻并非預(yù)言家,卻有著一張“烏鴉嘴”。一百多斤重的大狗,沒幾天就病死了,也不知道啥病。妻命令我將狗埋于果樹下,算是讓那狗給果樹陪葬。
想不到第二年一開春,那枯死的樹根下,居然冒出了新芽。而且,更多、更密、更茁壯。剛剛進(jìn)入三月,那李子樹竟然開花了,粉白色的花,給光禿禿的院子帶來了一絲春意,我們?nèi)腋吲d地在樹旁合影留念。到了第三年,我們就吃上了紅紅的李子。那李子甜嫩、爽口,我一生中還未曾吃過那么好吃的果子。拿了幾個給朋友嘗嘗,其中的一位朋友竟吃上了癮,第二年,他竟自己上家來摘了。
看到一棵李子樹的果子不夠吃,妻在植樹的季節(jié),又栽下了一棵李子樹。想不到這棵李子樹竟在五、六月份才開花,那棵樹上的果子都吃沒了,這一棵樹上的果子,卻還青澀著呢!非得等到過了八月十五才能吃。那果實是瓷實的,咬一口,有肉肉的感覺。經(jīng)“名人”指點方知,前一棵是春李子樹,后一棵是秋李子樹。
女兒遠(yuǎn)走他鄉(xiāng)了。一春一秋兩棵李子樹,成了我和妻的最愛。
一日騎摩托車回家,不小心讓那棵過于豐腴的春李子,劃傷了臉。妻傷心不已,回屋拿菜刀就欲砍那樹。被我攔住問:你親手種的,舍得砍?妻說:你和樹比,還是你重要。我聽后非常感動。后來想了一辦法,用木棍將樹枝高高支起,讓它再也刮不到我了。
一同學(xué)來家做客,見那李子清爽可口,拿了幾個回家孝敬母親。他母親高齡八十有四,吃了幾個還想再吃。這位同學(xué)走遍了水果市場,也沒有買到能夠滿足母親口感的李子,只得又到我家來摘。聞聽那么高齡的老人喜歡吃我們家的李子,那一年,我夫妻二人誰也沒再吃一個,全部留給了那位長壽的老太太。
偶然去同事家玩,他家只有一棵果樹,他竟說:請參觀一下我的果樹園。我大笑不止說:你這若是果樹園,俺家那豈不就是果樹林。
(編輯 東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