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厚重的傳奇小城
作家畢淑敏曾說,一個地方要適合私奔,得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風景秀美,在山川秀麗的地方才有心思談情說愛。二要人跡罕至:只有在人少的地方,私奔才最安全。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小城隆達,正是這樣一座最適合私奔的浪漫之城。即使不為私奔而來,在每年3~10月的斗牛季節(jié),那滿城搖曳生姿的西班牙女郎,和一場場緊張刺激的斗牛比賽也會讓你血脈賁張。
地圖上,隆達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它面積不大,人口僅20多萬。盡管如此,到西班牙旅行時,我們還是先直奔它而去——只為一睹傳說中“最適合私奔”的城市芳容。
離開高速前往隆達時,車子沒開多久就開始爬山。沿途的坡地上,鋪滿了綠色農(nóng)田和碧樹粉花,清新的空氣挾著花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循著山路,車子不斷盤旋上升,山勢最高處超過2000米。窗外斜陽西照,山谷里霧氣靄靄,陽光照在峰巒上,更覺腳下深不可測。
遠遠望去,筑在山巔之上的隆達皆為白色的西班牙建筑,果真是一座鑲嵌在云朵中的“天空之城”。它的美,也在這第一眼就印進了心里。這座傳奇小城被太加斯溪一分為二,景點主要都集中在老城區(qū),而住宿和購物則在新城區(qū)。一座始建于1735年的大橋橫跨埃爾塔霍峽谷,把新老城區(qū)連接起來。
在3000多年前的古羅馬帝國時代,一群躲避戰(zhàn)亂的人,風塵仆仆地爬上了安達盧西亞地區(qū)一座750米高的懸崖峭壁,明媚的陽光點亮了大家疲憊的眼睛,他們決定在此安居下來。因為地勢險要,所以安全無虞;因為林木豐美,河流豐沛,所以食物無缺。不久,這里有了一些白色的房子,或者不如說,是一顆顆白色的種子。種子就這樣迅速長大,劇院,教堂,街道,一樣一樣依次冒出頭來,蔓延整個崖頂。最終,這些種子成長為一座至今繁榮的隆達古城。
然而,再險峻的堡壘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后來摩爾人打進西班牙,開始了他們長達數(shù)百年的統(tǒng)治。摩爾人占領隆達后,覺得此地還不夠安全,就在對應的山坡上建造了一片新城,并造了一座大橋與老城區(qū)相連。這座大橋就是今天的山谷大橋,其建筑還帶有濃厚的阿拉伯風情——橋洞的形狀像清真寺的圓頂,上面的花紋細密繁瑣,遠看像織著古蘭經(jīng)的掛毯垂在清真寺的柱子上。
即便是3000年后的今天,即使你已經(jīng)親自站在隆達城下,也依然會有置身夢中的錯覺:一幢幢白色屋舍盤踞在直上直下的崖壁上,宛如朵朵白云從山坡蔓延至天際。陽光燦爛到幾乎變成銀色,直射在白色建筑上,發(fā)出強烈的反光,那樣一種暈眩與震撼,似乎原本只該存在于想象中。當夜幕降臨,雪白的燈光會將城頭大橋映照得猶如黑暗海洋中浮動著的雪雕。
而凌晨,當燈光熄滅的一瞬,整個小鎮(zhèn)似乎都消失在淡藍的晨曦里,你會懷疑自己親眼見到的是否是海市蜃樓。甚至直到踩在隆達的山路上,站在懸崖邊緣,看著腳下綿延無際的平原,看著似乎近在咫尺的陽光海岸,人們還會搖著頭大叫:不!我不相信!我不相信隆達下面是陸地,它根本就是一出戲劇,是一座戲劇里才有的天空之城!
真正讓這座小城名聲大噪的,則是海明威的名著《喪鐘為誰而鳴》。書中描述了一個小城在西班牙內(nèi)戰(zhàn)初期的故事:城里有個懸崖,兩側(cè)的敵對雙方打來打去。戰(zhàn)后,戰(zhàn)敗的一方不論生死,一塊被扔下懸崖。這段故事描述的正是隆達和它的城頭大橋。
而與浪漫和私奔有關的片段,來自于海明威在隆達創(chuàng)作的小說《死在午后》。“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話,隆達最合適。如果在隆達度蜜月或私奔都沒有成功的話,那么再去巴黎分道揚鑣、另覓新歡好了?!?/p>
斗牛士與“卡門”的愛情
沿著隆達的山路一路走到峽谷的底部,沿路上,行游的藝人在彈奏著西班牙木質(zhì)吉他,曲子是悠揚的安達盧西亞名曲《阿爾罕布拉宮》。從峽谷底部看古橋又是另一番震撼,那裂谷好像巨人手持大斧從天劈下,而大橋則以最雄偉的姿態(tài)向蒼天發(fā)出吶喊。橋的兩側(cè)是白色云朵般的隆達城,我走到山澗中最接近橋身的位置,仿佛遠離了凡間。
大裂谷的日出是隆達最美的景致,清晨的隆達分外安詳,像個西班牙貴婦。她既有阿拉伯女郎熱情如火的一面,又有來自宮廷的矜持和端莊。街道上沒多少人,只有教堂外的鴿子在迎著朝陽起舞。它們圍繞著教堂尖頂上的十字架撲騰著翅膀,須臾不肯遠離。老城的路很窄,依舊鋪的是鵝卵石。鴿子飛翔其上,仿佛時間倒退回了數(shù)個世紀以前。
西班牙人愛花,愛美,愛裝飾。這些特質(zhì)在隆達表露得淋漓盡致。在我去往大峽谷的路上有一家典型的西班牙家庭旅館,白色的外墻上垂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幾片西班牙瓷磚拼出青花般的圖案,上面燒的是耶穌基督。藍天之下,顯得尤為漂亮。
眾所周知,斗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該國共有400多個斗牛場,首都馬德里的范塔士斗牛場最具規(guī)模,伊斯蘭式的建筑壯觀堂皇,可容納三四萬人。但最具名氣的,當數(shù)隆達古城中的Plaza de Toros斗牛場。盡管它僅能容納5000名觀眾,卻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場,也是斗牛士們朝圣的地方,它甚至還催生出此地一間嚴格的斗牛士學校和斗牛博物館。
隆達是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斗牛的發(fā)源地。300年前,現(xiàn)代式的西班牙斗牛由一個名叫弗朗西斯科·羅梅洛的人在一次意外中創(chuàng)立。而他的孫子佩特,更是殺死6000頭公牛而從未失手一次,在西班牙人心目中的地位接近于神。每年9月,小城隆達便會像燒開的葡萄酒一樣沸騰起來,人人處于興奮的癲狂狀態(tài),這是斗牛士們的節(jié)日,為了紀念誕生于這座城市的英雄——佩特·羅梅洛。
因為太古老,這個圓形斗牛場的座位也只是條石,開場前的鼓樂儀仗,出場人物居然清一色古裝,整套排場和服飾都根據(jù)18世紀西班牙畫圣戈雅筆下的斗牛場面原樣復制的,一下子將人們拉回300年的情景,氣氛,也立即戲劇起來。當年,有斗牛大師安東尼奧·奧爾多涅斯出場的競技盛會中,作家海明威、導演威爾士等眾多知名藝術家,曾多次坐在觀眾席上鼓掌喝彩。
看臺下的斗牛博物館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斗牛文化的發(fā)展,并介紹了以斗牛大師奧爾多涅斯為首的歷代斗牛士王朝。這里展示的斗牛士服裝和護具,很多是歷史上著名的斗牛士穿過的。博物館還收藏了17至19世紀和馬術有關的書籍、版畫和油畫,斗牛用具以及反映斗牛主題的青銅雕塑。此外還有奧爾良家族皇家馬具展、古董武器展等。
在3~10月的斗牛季節(jié)里,幾乎每天都可以觀賞到人牛之戰(zhàn)。斗牛場面驚心動魄,富有強烈的刺激性。當發(fā)瘋的猛牛低頭用鋒利的牛角向斗牛士沖來,他卻不慌不忙地雙手提起紅斗蓬,做出一個優(yōu)美的躲閃動作,猛牛的利角擦著斗牛士的衣角而過。這生死之際的優(yōu)美一閃,讓全場的觀眾如癡如醉。千百年來,這種人牛之戰(zhàn)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眾,更是現(xiàn)代西班牙旅游業(yè)的重要項目。
在一條老街上,導游用手摸著斑駁的墻壁,問我是否知道那首麥當娜的歌。我脫口而出,難道是《Take a bow》?他說是的!1994年,麥當娜來到隆達為她的抒情佳作“Take A Bow”拍攝音樂錄影帶,正是在這條街上,她根據(jù)當?shù)匾粋€愛情傳說,在音樂錄影帶中扮演一位西班牙貴婦。她與一位英雄般的斗牛士默默相愛,卻又無法在一起,最后不得不面對天各一方的離別。臨走時,那貴婦最后一次觀看心上人的斗牛表演。在音樂錄影帶中,除了以高貴典雅的裝扮吸引歌迷眼球外,麥當娜身著內(nèi)衣的自撫片段也叫人耳紅心跳,并成為她演藝生涯中的一個經(jīng)典。
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與斗牛士的凄涼愛情,被麥當娜演繹得纏綿悱惻。當大幕關閉,孤獨的斗牛士謝幕,癡情女子也將離開,最后只剩下一聲嘆息。流著淚喃喃地道一聲“Say Goodbye”(再見),再見卻不知在何年。她不舍地回望,眼神中飽含著牽掛和愛戀,卻不得不離他而去。明天起,兩人將各自天涯。這段卡門式的愛情,也許只有到了隆達才會被理解得如此徹底。
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
人們都以為西班牙女孩個個都會跳弗拉門戈,因為這種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種,正是起源于該國。但事實上,如今這種舞蹈在西班牙年輕女孩中已經(jīng)不流行了。在小城隆達,外國游客只有在斗牛節(jié)日上,才會看到自己想象中的西班牙:雖然正式的斗牛比賽要在太陽偏西才正式入戲,但只要正午一過,隆達城里滿眼都是地中海的藍天與陽光,滿街都是穿民族衣裳的女子。小女孩踢踢踏踏地當街跳弗拉門戈舞,裙裾飛揚,媚眼橫斜,響指清脆,手臂舒展如火烈鳥的長頸,見到照相機的鏡頭便立即送上一個飛吻;姑娘們則人手一杯葡萄酒,旁若無人地笑鬧,興頭上還會拉住過客非要干上一杯。都說西班牙女郎最解風情,一個眼神過去便會向人挑逗地笑。
每當斗牛士的馬隊經(jīng)過,便會引來無數(shù)的口哨與飛吻——隆達此時變成了一座大劇場,全城都熱鬧得像唱戲;艷遇則最適合在戲劇里發(fā)生,更何況街上滿眼都是梅里美筆下的卡門。
西班牙女郎是歐洲最美的女性之一,金發(fā)碧眼的她們不僅身材高挑,風情萬種,穿著也一向大膽熱烈。熾熱的陽光讓西班牙女人都穿得很清涼,坦胸露背不必說,坐下喝咖啡時偶爾“春光乍泄”也司空見慣。
如果一個中國古典美人穿著美麗的衣服走過來,西班牙女人會用一副不解的神情看她:這么好的一副身材,干嘛要用繡花旗袍包起來?隆達女郎寧愿把皮膚曬成健康的橄欖色,雙乳擠得高高挺挺,走在街上個個活色生香。
享受生活,是西班牙人的首要追求。在隆達,人們一般工作到下午2點左右就下班了,有些機構(gòu)晚上7點時再工作兩小時,人們有足夠的時間睡午覺,到了晚上10點出去狂歡,一直玩到凌晨三四點鐘才罷休。除了夜生活,西班牙人喜歡過節(jié),他們有著數(shù)不清的大小節(jié)日。
我們住的旅館女老板名叫塞麗婭,她的女兒露西也喜歡享受生活,不過并非像自己母親一樣愛看斗牛、跳弗拉門戈和吃海鮮飯。這個20歲的西班牙女郎喜歡穿緊身褲,低胸裝,最后一次穿民族風格的傳統(tǒng)長袍,是在圣·約瑟節(jié)上。有時候,即使是以塞麗婭的眼光,也覺得女兒的衣著過于火爆,熱情得有點過頭。比如,在街上開車等紅燈時都會隨著音樂扭起來,無論誰打個招呼就滿面笑容。都說西班牙女孩很容易勾搭,她們倒是毫無遺憾的,一代又一代就是這樣度過了自己的青春。
當然,西班牙小伙子也毫不示弱。他們與陽光、沙灘、美女一起,被稱為西班牙旅游資源最吸引人的“四大法寶”。據(jù)說瑞典政府還曾經(jīng)專門制定了一項政策,要求1148名西班牙男士向瑞典政府每年支付大約相當于40萬美元的子女撫養(yǎng)費,以便為瑞典女游客從西班牙帶回來的“紀念品”買單——這多少讓包括塞麗婭和露西在內(nèi)的西班牙女郎們感到好笑。
這次西班牙之旅,隆達是最不可泯滅的記憶。再挑剔的人也會為這座云端上的白色小城而傾倒,空谷幽聲就是這里的寫照。雖然現(xiàn)代交通發(fā)達,但隆達仍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凈土。高山峻嶺阻隔了塵世的腳步,給了此地一份世外桃源般的寧靜。險峻與美麗,熱烈與風情,斗牛與艷遇……使這座“天空之城”散發(fā)出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編輯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