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是什么?詩人泰戈爾說:“頂不住眼前的誘惑,就會失去未來的幸福?!庇嗲镉暾f:“誘惑是無敵的崖谷,墜下去粉身碎骨?!闭T惑如烈酒,可以醉得失去理智;是精神鴉片,會一口一口吞噬人的心靈;是潘多拉的盒子,將圣人變成惡人,將君子變成小人,將清官變成酷吏。面對物欲橫流的種種誘惑,能不能拒絕,會不會拒絕,這是本能、理性,更是睿智、本領。只有懂得對誘惑拒絕的重要性、迫切性,運用拒絕的手段,才能堅守精神上的“明月清風”,把握住人生的航向,順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拒絕誘惑是一種覺悟。有些人為誘惑當權者,往往施展巧言花語的伎倆,在他們面前講的凈是虛情假意的恭維話、言不由衷的違心話、令人肉麻的奉承話,使之聽著順耳、感到順心。要深知,動聽的歌聲里飽含著攝人魂魄的用心,美味佳肴中摻進了置人于死地的毒餌,舒舒服服的享受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墮落進地獄之門。因此,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認清本質,從根本上區(qū)別真善美與假惡丑。拒絕誘惑,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也就是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只有思想覺悟高的人才能識別、抵制誘惑。較高的政治覺悟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靠的是理論武裝、思想修養(yǎng)、經(jīng)驗積累和人格魅力。領導干部要在學習中提高覺悟,在實踐中增強辨別誘惑的能力,在工作中增強拒絕誘惑的本領。
拒絕誘惑是一種智慧。大自然界里每天都演繹著拒絕的生動故事。落葉說:“我們拒絕了綠葉,但在泥土中找到了生命的深刻含義?!毖嘧诱f:“我拒絕了南方溫暖和舒服,可在奔波勞碌的路上看到了一派風光。”小蟬低語:“我拒絕了殼的呵護,才展開翅膀,在天空高飛?!边@種拒絕順應規(guī)律,是一種智慧。大自然如此,人類社會也是這樣。世間萬事,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我們得到果實,失去花朵;得到圓滑老練,失去青春的絢爛;得到社交熱鬧,失去自由時間。同樣,拒絕誘惑,才能收獲正氣。拒絕既是一種智慧,又是一種人生境界的展現(xiàn)?!懊髡哌h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拒絕,才能達到目的。當一切塵埃落定,當一切歸于平靜,我們就會懂得,拒絕就是一種收獲。拒絕的智慧既是一種膽略,又是一種策略;既是一種心計,又是一種藝術;既是一種戰(zhàn)術,又是一種權術。
拒絕誘惑是一種內(nèi)斂。當誘惑襲來之時,能夠拒絕,需要有一種高度的、自覺地自我約束力,也就是自省、自警、自慎、慎獨、內(nèi)斂。古人講的“進不失廉、退不失行”,就是一種內(nèi)斂。有的人曾闖過槍林彈雨,卻毀于“一次伸手”;有的人面對大是大非“不逾矩”,卻在“八小時以外”翻船。究其根源,關鍵是缺失拒絕誘惑內(nèi)斂的定力和耐力。內(nèi)斂是一種清醒、深邃的人生見地,一種自知、節(jié)制的修養(yǎng)境界,是一種謹慎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一種穩(wěn)健、扎實的處事方式。同時,內(nèi)斂也是自尊、自愛、自強的表現(xiàn)。內(nèi)斂是拒絕誘惑最強大的思想武器。人,有了內(nèi)斂的自制力,對誘惑就會表現(xiàn)出淡然,能節(jié)制;默然,甘于寂寞;泰然,堅守底線,將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拒絕,是對精神藩籬的一次突出重圍,是對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減負。只有去掉了那些不值得你帶走的包袱,減去那些拖累你的負擔,砸爛那些束縛你的名枷利鎖,才能輕裝前進,人生的旅途才會更加愉快,才會登得高、行得遠,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風景,實現(xiàn)人們的終極追求。
(編輯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