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個出了名的好皇帝,很多人都夸他會用人,知道用能人、賢人,不用奸臣、佞臣,還有人會舉出他痛斥宇文士及、權(quán)萬紀的事情來證明。
這宇文士及在入唐以前換過好幾個主子,名聲臭得很,又特喜歡拍馬屁。有一回,唐太宗隨口夸一棵樹長得好,宇文士及一見,忙不迭過來圍著樹夸了幾個鐘頭。唐太宗勃然大怒:“魏征叫我遠離佞臣,我不知道佞臣是誰,今兒一見,甭問啦,就是你這馬屁精了!”您說這罵得解氣不解氣?而那權(quán)萬紀則是個喜歡打小報告的主兒,沒事兒就張家長李家短地傳小道消息,陷害看不順眼的大臣,結(jié)果也是被唐太宗痛罵一頓,從關(guān)鍵崗位上調(diào)走了。您說這做得地道不地道?
且慢高興,看掌故可不能只看半拉,這二位后來怎么著了?馬屁精宇文士及不但沒丟烏紗帽,反倒還升了好幾級,最后在公爵位子上壽終正寢;耳報神權(quán)萬紀成了唐太宗的御用特務,經(jīng)常被派去監(jiān)視分封外地的王爺,后來因為告密走風被齊王宰了,但還是讓唐太宗封了個“烈士”。您看,敢情這奸臣、佞臣什么的,罵歸罵,用還是會用的,這二位的命,比好多忠臣、誠臣可幸運得多呢!
要知道,皇帝的位子特殊,生活環(huán)境也跟普通人不一樣,琢磨的事兒不同,動的心思不同,甚至精神狀態(tài)、心理需求都不同。他們有時候就需要身邊有那么幾個人,旁人看著未必起眼甚至順眼,卻能填補自己一點心里的空虛,或者讓他們?nèi)プ鲂┮话愕耐豕蟪疾豢献?、不便做,自己又十分需要或渴望的事?/p>
這種人往往性格扭曲、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如果您瞅他別扭,覺得皇上那么明白的一個人,咋就看不透這小子奸呢?于是又是書面揭發(fā)又是口頭檢舉,不依不饒,非要把這些小人給弄下去——您可千萬悠著點兒:皇帝不是傻子,留這些人在身邊自有留著的道理。您適當敲打敲打,精明的皇帝會順勢做個姿態(tài),一方面給您個面子,另一方面也趁機警告一下那些小人:別太放肆了,你們的命把子,可是攥我手里呢!但您要不依不饒,那就危險了。
首先是皇帝這兒有危險?;实凼瞧仗煜伦罟虉?zhí)、最好面子、最不講理的一種生物,您整天跟他絮叨這人不好,那人不能用,碰上不耐煩的主兒,不定什么時候就毛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走著瞧!
其次,就算皇帝腦袋好使,裝沒聽見,那些陰魂不散的小人可都記著呢。這些家伙本事不大,可咬人一口,入骨三分,況且他在暗,您在明,明槍易躲、暗箭難防?。?/p>
所以呢,要學會眼睛里揉沙子。佞臣要整,小人要批,但千萬要把握分寸,不要大事小事都不顧,撲上去狂拍一氣,那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弄不好還會把自己給折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