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齷齪不足夸,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
孟郊這首詩,是受人詬病的?!短撇抛觽鳌防镎f:“當時議者,亦見其氣度窘促,卒漂泊淪薄宦,詩讖信有之矣。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用我們現(xiàn)在常聽到的話說就是,你一個奔五的人,還這么不穩(wěn)重,仕途上肯定沒有什么前途;有出息的人是不會這么忘乎所以的,韜光養(yǎng)晦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所為。
果然,正如時人所預(yù)料的,孟郊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后,確實仕途坎坷。登科后,他的人生似乎也沒有什么大的改觀,僅撈到一個小官職——溧陽尉,照樣潦倒貧困。
也許因為官太小,孟郊有點不高興,更重要的是,五十歲高齡的他,大半輩子都用于考試,好不容易考上進士,得意了半天還沒緩過勁兒來,又怎么能耐得住性子去干那些既繁瑣又無聊并且毫無成就感的公務(wù)呢?所以,他就開始混了。據(jù)說溧陽縣這個地方風景很好,于是孟郊成天不上班,“往坐水傍,命酒揮琴”。上級倒是很寬容,派了一個人做孟郊的替身,幫孟郊上班,叫“假尉”,分孟郊的一半薪水。
撫卷細想,那個孜孜不倦追求功名的孟郊,如今倒是登科了,倒是春風得意了,長安花也一天之內(nèi)看遍了,馬蹄聲都響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了,但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取得功名也不過如此。這個時候的孟郊,是不是更覺得幻滅?更覺得悵然?
除了溧陽吏之外,孟郊又任了幾個小官,都不了了之,生活照舊貧寒交加、諸事不順。孟郊的一生,真是充滿了無邊無際的失意,他的努力總是指向失落??瓶?、出仕就不必說了,就說寫詩這回事吧,他的苦吟精神很出名,但詩也沒有回報給他快樂。他說“十歲小小兒,能歌得聞天,六十孤老人,能詩獨臨川”,意思是,十歲歌童都得到皇帝的恩遇,自己這么一個六旬老人卻獨自寂廖面對時光流逝。他真的很不平衡,真的很苦悶。
孟郊的詩句,多數(shù)都在郁郁鳴不平。聞一多不無諷刺地說:“老年的孟郊,正哼著他那沙澀而帶芒刺感的五古,惡毒地咒罵世道人心?!泵\是最勢利的,它最擅長的就是惡性循環(huán),是落井下石,是禍不單行。越是不快樂的人,越容易不幸。孟郊遇到的不幸太多,晚年的他又連失三子,他的《杏殤九首》讓人不忍卒讀。
看過他登科、出仕之后潦倒終生的命運,再來讀他登科之時那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真讓人產(chǎn)生一種諷刺感。當時以為惡氣出盡,以為苦盡甘來,殊不知那份忘乎所以,在命運的巨眼里,只不過是一個笑話。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這個“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孟郊,與那個中了舉就失心瘋的范進,不是很相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