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2011年秋天的事。
某天,領(lǐng)導(dǎo)發(fā)給我一個鏈接,我打開一看四邊浮動著黃色小廣告,心里說哎呀上班看這個不太好吧,再定睛一看,原來關(guān)鍵內(nèi)容還沒顯示出來,這是一個人的漫畫連載。
我就是這樣知道了Satan(又名三蛋、傻蛋)。
我一邊瀏覽,一邊暗想這個人是誰,畫風好猥瑣喔,咦不過猥瑣中又透出一種犀利,犀利中又透出一種拙樸的可愛。這時領(lǐng)導(dǎo)走過來,叫我仔細看看這個人的漫畫,看能不能出版,他覺得蠻有意思的。他最喜歡的一篇是《烤肉店》。
領(lǐng)導(dǎo)曾經(jīng)給我推薦過不少選題,很多都不對我胃口被我無情地拒絕了,但是這一次,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漫畫家卻讓我覺得有點意思。
于是領(lǐng)導(dǎo)找了艷陽高照的一天,帶上我和推薦Satan漫畫給他的一位同事,一起踏上了尋訪燕郊國之路。
Satan那時還是個趿著拖鞋,看起來略有點害羞的少年仔,那時沒人知道他的本質(zhì)。他和同是漫畫家的女朋友汪汪以及木頭JJ住在102國道邊的一個小區(qū)里。跟任何漫畫家的家一樣,他們房里有兩只大貓,一個長長的木頭書架,上面放滿了各種臺版日版的漫畫,最醒目的是手冢治蟲和藤子·F·不二雄那些不為大眾熟悉的作品。
我最喜歡和漫畫家聊天了。他們是放射出奇妙電波的人類,腦中往往有個異次元的世界。他們對環(huán)境、對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非常敏感,并且能把他們觀察到的美、丑、差異,以一般人無法想到的角度表現(xiàn)出來。
比如我最喜歡的《公主與豬》吧,僅僅是“公主”與“豬”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的搭配,就有種別致感,而且這不是普通的豬,是一只和馬一樣有修長的四條腿的豬。它很神氣也有點怪異,曾有同事問我為什么這只豬腳那么長,都看不出來是豬了,我不知道怎么解釋,因為這就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我最喜歡公主騎在豬身上的那張畫,公主看起來很美很特別但又隱約透出不祥。Satan從敦煌回來后曾經(jīng)以壁畫上看到的一些技法給那張畫重新上色,作為封面——那時這本書還不叫《撒旦叔叔給你講故事》,就叫《公主與豬》。
又比如《飛行日記》中飛行國和陸地國的設(shè)定。這是Satan很早期的作品,我在他家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半成品。他簡單給我講了下構(gòu)思,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讓他完善一下,重新畫出來?!胺N族”、“階級”、“排他”、“理想”,這些本來很大很抽象的概念,都以非常具體且暗黑有趣的故事體現(xiàn)出來了。
《早上好》、《天平》、《早餐時間》、《校門外》則來自對生活的觀察。《早上好》中大家從地鐵中擠出來都變成狼的樣子,曾經(jīng)讓不少深有體會的同事們笑出聲來?!短炱健窙]有一個字,但看完就有一種“你懂的”的感覺。《早餐時間》比較隨意,畫風也簡單潦草,但勝在人物的神情、動作都特別生動。《校門外》則是故意用一種略微懷舊,看似天真的畫風來畫一件我們小時候大多做過,好像很平常但其實很殘酷的事情。
不過以上所有這些都比不上我看到《孫必振》大海報的驚艷感。海神和海,《聊齋志異》中傳達出的那種大自然雷霆萬鈞的氣勢,就這么牛×哄哄地表現(xiàn)出來了。越到后期,Satan的作品越傾向這樣的傳統(tǒng)風格。我還記得那天他拿出某次從潘家園淘來的一張舊畫給我看,說這是一位不太出名的中國畫家的畫,以他所處的年代來看十分另類,特別厲害。
這點很有意思。
一直以來我們向西方尋求,向鄰國日本尋求,但很多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后又回歸傳統(tǒng)。這就像很多人歷盡萬水千山,又回到家鄉(xiāng)一樣。又或者很多人人近中年才開始理解父母,因為之前的歲月實在和他們溝通不多,從而不了解他們的豐富。
總之那天燕郊國之行后,這本書就正式啟動了。而《撒旦叔叔給你講故事》這個名字,來自我和Satan一次漫無邊際的瞎扯,原本備選名還有《撒旦大爺給你講故事》、《撒旦怪蜀黍給你講故事》等。
也曾經(jīng)有人質(zhì)疑過這樣“沒名氣”、“小眾”、“另類”的書要賣給誰,“讀者能看得懂嗎?”
我知道出版界有一種風氣是把讀者當傻×,許多人振振有辭“你看市面上那么多爛書卻賣得最好”。以至于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糾結(jié)在“大眾”、“讀者”這樣的概念里,因為于我而言他們總是面目模糊的。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悟到這個邏輯的問題。我不也是“讀者”的一員嗎?我把讀者當傻×的話,那我自己不成了傻×中的傻×???況且,中國有14億人口,有閱讀能力的怎么也得有5、6億吧,我只要能找到屬于特定某本書的十幾萬甚或幾萬人,就足夠養(yǎng)活自己了。這就是基數(shù)大的好處。
所以,我只需要讓書以書該有的樣子呈現(xiàn)出來,再廣播一下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接下來,就耐心等待屬于它的那些人,來與它相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