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首映槍擊事件中有三人為其女友擋子彈,被媒體拿出來大肆報道,微博上大家熱議,我不知道媒體想借此說明什么——因為“如果我和你娘同時掉到河里你先救誰”這種問題太沒節(jié)操,現(xiàn)在提供了一個“那如果槍擊案發(fā)生,你是否會替我擋子彈”這種難度稍低的替代?
其實擋子彈這個橋段,師太倒很喜歡用,經(jīng)常提到。在一個短篇里面,女孩子帶男友回家見父母,兩個人如膠似漆表現(xiàn)得十分甜蜜,女孩出去之后年輕的男友看到其母在靜靜打量他,遂信誓旦旦地說,我愛她。媽媽笑了,以一種“年輕人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的語氣說:呵,如果有子彈朝她飛過來,我會毫不猶豫地?fù)溥^去替她擋,你會嗎?——我才是愛她。
那時候讀到這段非常感動,給我娘發(fā)短信講了一下,肉麻地說,“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你,你也只有我” 之類的,自己感動得快哭了,我娘莫名其妙地回復(fù)說,“孩子啊發(fā)生什么事了。你怎么這么多愁善感啊?” ——這才是一句話摧毀小清新!
雖然我覺得,沒有人應(yīng)該為任何人擋子彈,母親也不是就“應(yīng)該”為子女擋子彈——飛機安全指示也說,遇到緊急情況,先給自己戴上面罩,再給孩子戴,可見這是理智的應(yīng)該做的事,但是母愛是一種多么具有犧牲精神的忘我的感情。而且說到“愛”這件事的時候,如果只做理智、合理、應(yīng)該做的事情,仿佛完全不夠的。
——You don’t have to.(你不必這么做。)
——I know. But I want to(我知道,但我愿意。)
我無意于討論是否“愛她就替她擋子彈”。我只是十分羨慕微博上那些敢于理直氣壯地問男朋友這個問題的姑娘們的——真的,問這種問題得多有底氣啊!萬一對方是個實在人,誠實地想一想說,“不知道啊,可能不會呢。”你該怎么辦?為了這么一個假設(shè)性的小概率事件鬧翻不成?
作為一個悲觀而又努力的人,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懷有期望,惟獨在“別人有多愛我”這件事上,不大有什么信心——這件事情大概好像是努力不來的,基本看造化。所以也不大敢問這種“如果……會不會……”的問題:就算是個假設(shè)性的小概率的甚至“不會”也可以理解的問題,你也不愿意對方誠實地回答說,我不會。如果對方為了哄你開心,明明不愿意,又覺得“反正也不會真的發(fā)生”,花言巧語隨口說愿意……然后,萬一真的發(fā)生了呢?在城里下個雨都能淹死那么多人看個電影都能賠上性命的年頭,每天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
所以如果非要問,干脆就問點完全不切實際的,可供讓對方毫無后顧之憂地花言巧語隨便發(fā)揮:
——Sweetheart, are you really willing to give me everything? So,what if i want the moon?(寶貝,你真的愿意給予我一切?那么,如果我要月亮呢?)
——I’ll get you the moon. Here you go babe.(那我就給你月亮。拿去,寶貝。)
你看沒事兒問什么擋子彈嘛!要個月亮多好。(我可真是一個,替男生著想的好姑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