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蓮花學區(qū)“國家級想象與想象作文”課題的結(jié)題成果,近年來,我們學區(qū)兼收并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習作教學研討與推廣,力求走出一條更為實效的習作教學的新路子。
一、領導重視,統(tǒng)籌安排。
近年來,蓮花學區(qū)成立以分管教學副校長葉重慶為組長,教導主任葉躍民為副組長,各年級語文教研組長為中心組成員,各校語文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習作教學研究團隊,葉特愉校長給我們建構(gòu)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搭建《山花》網(wǎng)站,讓師生作品這個臺子噴出芬芳!
在教導處的引領下,各年級的習作教學研討,初步形成:低年級寫話教學以童話體裁為主,兼顧其余體裁,力求童真、童語、童趣;中年段注重素材的積累,以寫段指導為主開展研討;高年級注重創(chuàng)意表達,記實與想象作文研討,并駕齊驅(qū)。
二、內(nèi)強素質(zhì),努力提升教師習作素養(yǎng)。
首先,我們學校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jié)合的原則,采取多形式鼓勵、培訓的方式,更新廣大語文教師的習作觀念,提升習作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2011年10月,學區(qū)派出六位語文教研組參加同安區(qū)《守望綠色作文》習作教學專題培訓,促進了又一批骨干教師的成長。
第二,我校善于挖掘優(yōu)秀資源,盤活資源。肖老師在作文教學研究上,獨樹一幟,富有影響力。近兩年來,他充分發(fā)揮特長,利用各年級語文教研會,為教師傳經(jīng)送寶,每一次簡潔、有效的培訓、指導,都讓老師們受益匪淺。2010年9月,在進修學校小教室沈明算、洪延平教研員的指導下,舉行區(qū)級《想象與想象作文》課題觀摩推介會,由葉瑞聯(lián)老師執(zhí)教《未來的……》觀摩課,與兄弟學區(qū)五顯、鳳南、汀溪進行交流、研討。2010-2011學年,組織開展學區(qū)性的中年級寫段教學比賽,擇優(yōu)推薦葉棟梁老師參加區(qū)賽,獲二等獎。
第三,我們學區(qū)每學年都會開展一次師生同題習作競賽,一方面提高了廣大學生的習作水平,一方面也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三、注重學段銜接,研、磨結(jié)合,逐步提升習作教學水平。
為提升學校的整體習作水平,我們學區(qū)以學段為單位,組織各學段語文教研組,深入研讀新課程標準,找準研討主題,扎實開展習作教學研討活動。
1、低年段研討情況:
為了加強低年段的寫話指導, 2011年4月21日張耀輝、陳素治兩位老師在學區(qū)分別開展了寫話指導課《我喜歡的水果》、《家》,2011年10月27日澳溪小學葉數(shù)華老師又一次在學區(qū)舉行了低年段寫話教學研討活動,執(zhí)教課題為《它真可愛》。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總結(jié)出了對低年級作文教學很有幫助的幾點:
(1)鼓勵學生多說,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勇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表露自己的情感。
(2)引導學生多積累好詞好句。在課堂上,可以將學生脫口而出的好詞、好句寫到黑板上,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有用的詞語,幫助他們積累詞匯。
同時,要讓孩子在閱讀時養(yǎng)成動筆的好習慣,把習作教學的根基立足于閱讀課上。引導他們把自己在讀書時遇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為以后的作文奠定了豐厚的詞匯基礎。
(3)寫話多在課堂上訓練,盡量給學生一個學習的范本,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知識點的遷移。
(4)在激發(fā)學生寫話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至關重要。評價要以鼓勵為主,遇到寫得好的句子,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要加以表揚,或者是在本子上寫下熱情洋溢的評語,或者是推薦到班級,共同分享。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不斷提高,就愛寫、樂寫了!
2、中年段研討情況:
中年段是篇章習作的起步,在一次次的習作教研活動中,我們逐漸增強了對中段起步習作的認識,并從方法上得到了指導,受益匪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在學生習作前,我們注重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眼睛成為攝像機,讓耳朵成為錄音機,隨時隨地捕捉信息。并有捕捉信息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思考、提煉、構(gòu)思,將自己在觀察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感觸用日記、周記記錄下來。我們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精細的觀察力,鼓勵學生不拘形式的寫下見聞,引導學生描述一場面、一物、一事、一景,以培養(yǎng)學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片斷描寫的能力。這樣日積月累的觀察、記錄,不僅扎實地訓練觀察,思考,提煉的寫作基本功,而且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巧妙利用游戲活動,在歡快的氛圍中,有效滲透習作方法。
在教研中,葉躍民教導多次強調(diào),起步習作要鼓勵學生敢說敢寫、仿說仿寫、多讀多寫,并建議老師們在指導時注意五點:
一是指導學生善于觀察,杜絕“空”,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習作;
二是選材上做到“實”、“小”;
三是用模仿為手段,解決言之有序的問題;
四是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批改學生習作,習作的長短、孬好不論,先鼓勵學生樂寫,能寫;
五是要多練,訓練是關鍵。
3、高年段研討情況:
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但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往往被教師們所忽略。近年來,蓮花學區(qū)立足于語文教學的實際,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把教學問題轉(zhuǎn)化為教學研究的課題,開展了“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系列研討活動。
2011年5月12日河田小學的陳永鋒老師和蓮花中心小學的許瑞燕老師分別展示了《筆》和《吹泡泡》兩堂習作課。2011年11月30日上午,在蓮花中心五樓音樂室又一次舉行了高年級習作教學研討活動,葉建平和葉棟梁兩位教師分別從記實和想象兩個角度進行選材,展開教學研討。經(jīng)過這樣的“指導引路——學習研討——反思實踐——跟蹤評價——再次反思”的過程,促使了教師們關注習作教學中“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讓每位教師意識到,作文教學要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習作要求的內(nèi)涵,從而幫助學生理清習作的思路,給內(nèi)容,給方法;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來說,作文課上要系統(tǒng)練,分層練,反復練。只有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全體語文教師也漸漸探索出了作文指導教學的有效方法,從而能夠主動積極地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寫作需要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四、習作研討,初見成效。
1、學區(qū)語文教研組每學期舉行師生同題作文競賽,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熱情逐年上升。不但檢閱了小學生習作水平,而且也促進了教師的寫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的提升。
2、組織參加區(qū)級、市級小學生習作比賽,成績較好。參加區(qū)級小學生習作競賽,獲獎人次逐步提升;參加教師下水文比賽,區(qū)級獲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2人次、市級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1人次。
3、山花文學社在教導處精心打造下,每月都有固定的習作主題,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一篇篇優(yōu)秀習作紛紛在學區(qū)山花網(wǎng)站、同安教育網(wǎng)菁菁校園爭奇斗艷。
4、近兩年來,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習作在《山花》編輯葉躍民、葉瑞聯(lián)、陳明堂、肖世苗等老師的推薦下,分別在《百家作文指導》、《作文成功之路》等CN刊物發(fā)表,極大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總之,作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經(jīng)驗的累積,既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又要有扎實有效的教學措施。在今后的作文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盡最大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兼收并蓄,走出一條習作研討的幸福之路!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