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放了之后,我去附近山村趕年集,在超市林立的今天,這樣的集市能悄然如常,是我沒有想到的。仿佛一個世外桃源,人們依舊提著竹籃或者柳筐,在不是很多的攤位上流連。東西不說一應(yīng)俱全,但能滿足村民生活的需要。從小孩子的玩具,到男男女女的衣服、被單、蔬菜、水果、海產(chǎn)、干果等應(yīng)有盡有。只不過鄉(xiāng)村的集市,少了些表面的繁華,價格高昂的商品沒人理睬。
年畫與春聯(lián)是年集上的亮點,賣鞭炮的小攤卻已不再是小孩扎堆的地方。有人大聲喝賣各種稀罕的干菜,旁邊的幾筐山雞蛋看起來特別的新鮮。有人釀了一桶豆瓣醬,擺在集市中央的路上,光顧者甚多。主人站在一邊,不時彎腰舀上一勺,盛放在塑料袋里,現(xiàn)錢交易過后,前面的提袋走去,后面的又圍了上來。我趕過去聞了聞,味道還真地道。
盡管是年集,但與我記憶中的境況比較,趕集的人還是少了許多。在我童年的時候,集市是多么熱鬧,一到新年人山人海,本來就擁擠的道路被攤位占滿,青菜、蘑菇擺得不露一絲縫隙,市聲嘈雜。令人注目的是賣冰糖葫蘆的小販,他們舉著一個頂端用稻草扎起來的棍子,上面插滿了蘸著糙糖的山楂,看得人口水直流。賣頭花的最受女孩子歡迎,他們將一塊布在兩棵樹上扯緊,用別針別滿了一朵朵顏色不同的頭花,饞得女孩眼睛濕潤潤的。
男孩子則喜歡鞭炮,集市的擁擠就是他們造成的,這些山里的孩子像泥鰍一樣在人群里鉆來鉆去,就為尋找鞭炮放得最響的小攤。一掛鞭炮有多少響,他們記得比誰都清楚。手里有幾個錢的,買上一掛鞭炮。誰手里要擁有一掛,誰就會在小孩子眼里成為驕傲的皇帝,成為最富有的人。
我很欣賞“CCTV10”上的那個廣告:“城,是圍繞都市的高墻,市,為買賣之所也,城市的組成,是人煙匯集的結(jié)果?!睆墓胖两?,我們都離不開集市交易。我曾做過集市和商城的信用評價調(diào)查,答案是集市是更加誠信的體系。在都市繁華的今天,我?guī)缀跻呀?jīng)忘記了集市,只有在新年的氣氛中,又讓我想起當(dāng)年熱鬧的情景,那種爭先恐后的場面,至今還存儲在記憶里,熟悉的聲音,響徹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