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抒發(fā)一個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讓學生對作文保持興趣,教師就要鼓勵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f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要想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應該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并善于從生活中總結出經驗與感悟,這樣才能寫出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與個性特征。藝術源于現實,如果沒有現實生活的積累,而是寫自己完全沒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件困難的事情。即使寫出來了,這樣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沒有真實的感情,感動不了讀者。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作文的訣竅,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從中發(fā)現美,找回自己的寫作興趣。
想要寫好現實生活,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將觀察到的生活放進作文中例如,筆者為了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曾為學生布置過這樣一個作文題目《我們的校園》。校園是學生們每天都要接觸的環(huán)境,然而他們對它的看法怎么樣,是不是每個學生的觀察都是一樣呢?筆者有意識地布置這樣一個題目,要求學生只要圍繞校園來寫作就可以,而且鼓勵他們仔細觀察校園的景色,來往的行人等等,結果作文完成之后,筆者發(fā)現同學們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學生對校園清潔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運動環(huán)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學則認為自己在校園中學到了知識,結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次作文練習從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出發(fā),收到了很好的寫作教學效果。同樣的道理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以自己熟悉的人為寫作對象,鍛煉他們觀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鼓勵學生多閱讀,注重知識積累
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他的寫作能力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興趣的字詞句記錄下來,閱讀之后反復翻看,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會積累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而這些都可以作為他們的寫作資料。寫作練習時,學生就可以將積累到的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為作文教學營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往往能從閱讀過程逐步提高。因為學生閱讀文學作品或其他讀物時,總是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是何等的平淡與枯燥也能從中產生聯想,得到啟發(fā), 獲得經驗。因此, 在學生無法與生活建立密切聯系的情況下, 建立行之有效的閱讀機制,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發(fā)現、認識和感悟生活, 積累作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經常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口頭表達,多說。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表對于文章寫作技巧、表現手法等方面的意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通過口頭表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另外,在學完某一課后,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片段寫作練習,或者是要求學生每周寫幾篇讀書感悟等等,讓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話題出發(fā),寫出自己的心聲。例如,教師對學生進行人物作文訓練時,可以首先讓他們進行人物肖像、人物語言、動作的片段練習;而要寫作事件作文時,則可以讓他們首先進行事件發(fā)展某一個階段的寫作練習。隨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練習進行點評,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寫作規(guī)范方面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能收集并寫出文章的事物可謂浩如煙海, 寫作信息無可限量,準確把握這些有形題材,以此設置習作達標規(guī)程并明確達標原則, 在實踐操作中使之具體化,就會減少作文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作文教學日趨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體現出作文教學的科學性。宏觀上把握好訓練題材內容, 使學生對作文訓練有一明確的標的。這就要求指導者積極關注生活熱點話題,重視對社會焦點問題的收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