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爸爸媽媽說
為什么孩子間會有沖突
到了中班后,幼兒的活動和交往范圍進一步擴大,他們更多的時候喜歡和同伴一起游戲,并在游戲中逐漸了解和學會與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但由于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環(huán)境,幼兒人數(shù)多,玩具的數(shù)量少,活動空間也比較小,而相同年齡段孩子的興奮點、興趣點相同,他們精力旺盛、活動量大,遇事爭強好勝,這些很容易造成同伴交往中的矛盾沖突。
為什么老師的解決方式不是最理想的
當幼兒發(fā)生沖突時,只要行為不太過激,老師可以先進行觀察,讓孩子自己嘗試著解決問題。當孩子不能馬上解決時,老師還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解決,充分依靠同伴的力量。因為老師在解決沖突時的態(tài)度或多或少存在著情感偏向,如對乖巧型的幼兒采用間接批評方式,而對調(diào)皮型幼兒容易采用直接批評的方式。這種情感的偏向很容易導致調(diào)皮型幼兒屢教屢犯,甚至對同伴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
角色扮演在解決矛盾沖突時的作用
當幼兒間出現(xiàn)沖突時,他們很少能直接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或者進行換位思考,而角色扮演可以彌補這種缺陷。當孩子從角色扮演的角度看問題時,他們往往能夠較快地轉(zhuǎn)換思維,接納老師的指導。而且,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幼兒的情緒比較容易得以平復,并開始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擺脫糾纏現(xiàn)實事件的狀態(tài)。維果斯基認為,游戲的重要特點就是自我控制——甘愿遵守社會規(guī)則。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幼兒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關于《友誼玫瑰》
臺灣有一本著名的繪本叫《友誼玫瑰》。繪本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幾個故事。幾個好朋友在一起玩,后來,他們之間發(fā)生了矛盾和爭執(zhí),怎么辦呢?他們來到了玫瑰花前,各自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聽完好朋友的心里話,大家的矛盾和爭執(zhí)逐漸平和了,從此他們學會了更加友好地相處。通過一個又一個關于好朋友自主解決矛盾沖突,最終都和好如初的成功例子,小朋友們都學會了如何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
老師的操作方案
一起讀繪本。老師帶領幼兒共同欣賞繪本《友誼玫瑰》。通過對繪本的學習,使幼兒了解繪本故事情節(jié)。欣賞繪本后,老師還組織幼兒扮演繪本中的角色,表演繪本劇,讓孩子們通過扮演繪本中的角色,體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老師通過引導性的問題引領孩子探討:“如果你和好朋友鬧矛盾了,你心里難過嗎?”“你想聽一聽好朋友當時的心聲嗎?”“我們這時該怎么辦呢?”“如果你在友誼玫瑰角,你會怎么辦?”
我們的友誼玫瑰角。通過對繪本《友誼玫瑰》的欣賞、扮演,孩子們非常渴望擁有一個和繪本中一樣的“友誼玫瑰角”。在老師和孩子們的努力下,我們在活動室的角落創(chuàng)設了“友誼玫瑰角”。在這里,我們擺放了插有玫瑰花的花瓶和孩子們喜歡的毛絨玩具,還擺放上繪本中故事角色的頭飾。當孩子之間有悄悄話或發(fā)生矛盾和爭吵的時候,老師鼓勵他們來到這個溫馨的角落,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停止爭執(zhí),放下不滿,友好地說說話,拉拉手,通過彼此傾訴心聲、相互傾聽,接受對方的道歉,最終友好微笑地把“友誼玫瑰”送給對方。
孩子們的轉(zhuǎn)變
楠楠搭汽車的時候少了一個輪子,他看到嘟嘟的桌上有幾個輪子,抓起一個輪子就跑,嘟嘟大喊:“我的輪子,給我,快給我……”嘟嘟急得哭了。旁邊的彤彤對楠楠說:“你快還給嘟嘟,否則我們以后不跟你玩了?!遍_始低頭不語。旁邊的樂樂提議說:“你們到玫瑰角去解決問題吧!”后來,楠楠和嘟嘟來到了“友誼玫瑰角”,楠楠扮演小熊,嘟嘟擦干眼淚扮演小兔。小兔說:“小熊小熊,你為什么要搶我的輪子呢?”小熊拉拉小兔的手說:“小兔子,因為我少了一個輪子……”說著,不好意思地低著頭……
楠楠比較內(nèi)向,是一個不善于用語言表達的孩子。為了促進他們之間的互動,教師扮演山羊老師對小熊說:“小熊,你想要輪子嗎?”小熊說:“我的車子少了一個輪子。”“噢,那是不是要先問問小兔可不可以呢?如果別的小朋友不經(jīng)過你的同意就拿走你的玩具,你心里會怎么樣呢?”小熊想了想,對小兔說:“小兔,我不該搶你的輪子,你不要生氣了好嗎?”“小熊,你下次想要輪子的話,一定要跟我說一下。”小熊點點頭,把輪子還給了小兔,小兔想了想說:“我們一起搭火車吧。”于是,楠楠和嘟嘟一起搭火車去了。
其實,類似例子中的矛盾每天都會發(fā)生,但自從開放了“友誼玫瑰角”之后,孩子們遇到同伴間的矛盾時,他們不再是直接找老師匯報,而是相互來到“友誼玫瑰角”說說心里話,最終友好相處。在一次次成功體驗中,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幼兒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不斷得到發(fā)展。
晨練過后,程程和天天為一張椅子發(fā)生矛盾。天天先坐到了椅子上,程程也想坐,程程說:“旁邊有椅子,你坐過去?!碧焯觳豢?,就使勁拽椅子,天天不讓,就這樣你拽我拽了一會兒,天天提議:“那我們到玫瑰角去解決問題吧?!甭牭竭@句話后,程程想了想,不好意思地對天天說:“還是你坐吧!”他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天天。天天想了一下,看看程程說:“你搬張椅子坐我旁邊好嗎?”程程很高興地搬了張椅子坐到了天天的旁邊。
當然,孩子之間的矛盾沖突不僅會發(fā)生在幼兒園。當家長碰到類似的沖突時,也可以適時介入,對孩子們加以引導。因為幼兒解決矛盾沖突的能力就像他的其他能力一樣,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培養(yǎng),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在交往中溝通感情,增進友誼,提高社會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