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傳承社會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要適應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方式,民俗節(jié)日是一個理想的結合點。但對于80后的家長和他們的孩子來說,民俗節(jié)日正變得越來越模糊。為了讓兒童在生活中觸摸民俗,在民俗里親近文化,在文化中體驗快樂,在快樂里享受成長,江蘇南通東方幼兒園的老師們策劃了本系列活動。夏天就要到了,讓我們來了解一些關于夏天的民俗習慣,一起來策劃好玩的親子活動吧!
立夏在每年的5月5日左右,此時溫度開始明顯升高,各種植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的時期。人在夏日則易食欲減退、倦怠疲憊,所以在民間有吃禽蛋、飲夏茶、稱體重的習俗。
創(chuàng)意活動:掛蛋斗蛋不疰夏
目標
1.知道禽蛋是長身體的重要營養(yǎng)食物。
2.感受立夏時小伙伴斗蛋的熱烈氣氛。
3.掌握斗蛋的簡單技巧。
過程
1.帶一帶。在父母的幫助下,學著煮雞蛋,包括拿、買、洗、煮等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家庭活動)
2.畫一畫。引導幼兒在蛋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給蛋取個好聽的名字。(家庭活動)
3.看一看。認識蛋頭和蛋尾,知道斗蛋時要用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幼兒園活動)
4.斗一斗。引導幼兒按雞蛋類、鴨蛋類等分組,然后在同組內開始斗,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幼兒園活動)
5.說一說。通過兒歌幫助幼兒理解蛋的營養(yǎng)價值和身體健康的關系。如:小小雞蛋多神奇,營養(yǎng)全能數(shù)第一,吃飯香香不疰夏,一二一二長身體。(幼兒園活動)
注意事項
1.老師要組織好幼兒的斗蛋活動,講秩序、講規(guī)則、講公平。
2.做好相關照片的搜集。
創(chuàng)意活動:柳條做草帽
目標
1.知道夏天到了,植物會長得特別快。
2.感受用柳條編草帽、做游戲的情趣。
3.學會簡單的編柳帽的方法。
過程
1.采一采。家長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柳條,說說細細的柳葉、長長的柳條像什么,感受夏日里植物枝繁葉茂的景象。(家庭活動)
2.做一做。在家長的幫助下,用彎、折、繞、插等動作給自己編一頂柳帽。(家庭活動)
3.玩一玩。讓孩子想象怎樣利用柳帽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如接力跑、跳躍、投擲等。(家庭活動)
4.飾一飾。在老師的幫助下裝飾柳帽,如加頂、裝辮子、插花等。(幼兒園活動)
5.秀一秀。在班上組織柳帽秀,鼓勵孩子上臺展示自己的柳帽。(幼兒園活動)
注意事項
1.采集時要注意安全,盡量避免對柳樹的傷害。
2.拍攝幼兒柳帽秀和利用柳帽做游戲的照片。
創(chuàng)意活動:蒿草香袋掛起來
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有門口掛蒿草、胸前掛香袋的習俗。
2.感受掛蒿草和香袋的樂趣。
3.學習“掛東西”的各種方法。
過程
1.走一走。去市場感受端午節(jié)前特有的熱鬧氣氛,熟悉蒿草、香袋、五黃、粽子等各類物品。(家庭活動)
2.認一認。認識蒿草和香袋,通過嗅覺了解它們所具有的特殊氣味。(幼兒園活動)
3.講一講。知道端午到來時,人們?yōu)榱嗽谑⑾闹氨苄皻怛屛烈撸陂T口掛蒿草、胸前掛香袋。(幼兒園活動)
4.掛一掛。一家人聊聊自己知道的端午,然后在家門口掛上蒿草,再把香袋掛在寶寶的胸前。(家庭活動)
5.美一美。把漂亮的香袋帶到幼兒園里來,和小伙伴相互欣賞,再用香袋來裝飾教室。(幼兒園活動)
注意事項
1.掛蒿草時要注意安全,告訴幼兒不可打開香袋。
2.做好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照片的收集。
創(chuàng)意活動:百味粽子真好吃
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劃龍舟、吃粽子習俗的來歷。
2.感受端午風俗的豐富性。
3.學會剝粽子。
過程
1.看一看。引導孩子認識粽子的外形特征,如:摸摸粽子尖尖的角,聞聞粽子的清香等。(家庭活動)
2.講一講。用屈原的故事引出端午節(jié)劃龍舟、吃粽子習俗的由來,講解時要讓孩子能聽懂、能理解。(幼兒園活動)
3.包一包。請外婆、奶奶來幼兒園帶著孩子包粽子,邊做邊告訴孩子各種食材(粽葉、肉、花生米、糯米)的名稱。(幼兒園活動)
4.嘗一嘗。下午餐點時吃粽子,感受各種粽子(肉粽、赤豆粽等)的相同之處和不同滋味。(幼兒園活動)
5.誦一誦。吟誦反映屈原精神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要帶孩子獲得粗淺理解后再進行背朗誦。(幼兒園活動)
注意事項
1.包粽子時,要讓孩子盡力獨自完成。
2.要提醒幼兒在吃粽子時細嚼慢咽,品出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