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老佛爺突想覓佳肴
王阿坤鎮(zhèn)定獻奇菜
食本無定味,
適口為美餐。
皇家宴一席,
窮人吃三年。
詠罷一曲民謠,引出一段鮮為人知的宮廷秘事。與其說是清宮秘史,還不如說是秘史中的一段外史。
此乃清末紫禁城御膳房中發(fā)生的一段傳奇。這年,慈禧太后剛好七十歲。有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位顯赫一世的太后雖說已是日暮西山、風燭殘年,但她不甘心就這樣退出歷史舞臺。于是,千方百計地想延年益壽,以延長自己的統(tǒng)治。她一向對飲食進餐十分講究,到了這把年歲,她對一日三餐更加挑剔了。這一下可苦了從全國各地挑選進宮的數(shù)十個御廚,他們個個使盡渾身解數(shù),亮出拿手絕招,卻總難以令慈禧滿意??蓱z這批身懷絕技的廚師,不是被冠以濫竽充數(shù),就是被判以欺君之罪,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卻說這一日,慈禧太后心血來潮,命御膳房中數(shù)十名御廚同時獻上自己的拿手絕技,逐一供她品嘗。如能使她滿意,重金獎賞;反之,責罰無貸。數(shù)十個御廚哪敢怠慢?一個個精調細烹,先后獻上幾道京幫大菜。慈禧僅用銀筷沾了一點往嘴中一嘗,就將手一揮,盡數(shù)撤了下去。那張老臉就像上了霜似的,冰冷鐵青,嚇得左右?guī)讉€端菜、代嘗的太監(jiān)們一個個腿肚子打戰(zhàn),噤若寒蟬。
這時,一道川幫和菜由太監(jiān)擺上鳳桌。慈禧皺著眉頭拿起銀筷,看準菜肴中最鮮艷處下了一箸。真是一滴水滴在熱油鍋里,碰巧這一筷子不偏不斜,剛好夾著一片調味用的辣椒片,慈禧才咀嚼了一下,就“哇”的一聲吐了出來,拍案撒潑道:“大膽奴才,是要把我辣死呀!”罵聲未絕,“嘩啦”一聲,那盆菜已被她甩在地上。眾人驚魂未定,慈禧又擰眉豎眼一聲尖叫:“將那大膽奴才給我拉出去斬了!”可憐那個恭候在屏風后的川廚連一聲“冤枉”也沒來得及叫,便被侍衛(wèi)們拖出去砍掉了腦袋。
御膳房候廚的廚師們聞聽這個消息后,個個嚇得渾身打戰(zhàn),小腿肚子發(fā)緊,不知自己最終將落個什么下場。
“鮮!我要吃鮮的,鮮的!”隨著慈禧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叫聲,太監(jiān)們又連著上了幾道菜,結果,仍舊被慈禧掃在了地上。御廚們見狀,不由得更加驚惶不安,幾個膽小的甚至尿了一褲襠。
唯有東邊御廚間里一個名叫王阿坤的漢子格外冷靜,他似乎什么也沒聽見,什么也沒看見,只顧埋頭一個勁地做自己的事。他是新近選進宮來的蘇幫廚師,三十歲不到,白凈臉,長方面龐,濃眉下一雙細長的眼睛中不時閃爍著睿智的光。
“小廣東,該你的了,還發(fā)什么愣?”一個御膳太監(jiān)走進廚房,在一個矮胖的御廚肩上拍了一掌,“上道湖廣名菜,讓老佛爺消消氣。”
“喳!”那個叫小廣東的廚師急忙答應一聲,手忙腳亂地將剛烹飪好的菜肴盛進銀盤中。不料小廣東太慌亂了,不知怎的一脫手,“砰”的一下,將剛盛進銀盤的菜肴全部潑翻在了地上。
“該死的奴才,找死呀!”御膳太監(jiān)大怒,上前拳腳交加,將小廣東打翻在地,直打得小廣東在地上翻滾。
“拉、拉出去斬、斬了!”御膳太監(jiān)氣急敗壞地跺腳吼道。
“啟稟大人,小的這里有一道菜業(yè)已完成,請大人呈獻老佛爺吧!”正在這時,那個叫王阿坤的廚師突然跪在御膳太監(jiān)面前,操著一口夾雜著濃濃吳地方言的京味話,語調沉穩(wěn)地請求道。
御膳太監(jiān)余怒未息,理也不理他:“來人呀……”
“大人!”不料王阿坤把聲音提高了八度,又把剛才的話響亮地重復了一遍。那太監(jiān)沒料到他會如此,這才仔細看看面前這個不識時務的蘇州廚師,只見他一張執(zhí)拗嚴肅的面孔。
“你也想找死?”御膳太監(jiān)怒道。
“不,大人,快把我這道菜呈上去吧。我這道菜要是涼了,就不好吃了?!蓖醢⒗ひ贿吂虉?zhí)地說著,一邊將手中的銀盤托到御膳太監(jiān)的面前。
一股奇異的香味直鉆進太監(jiān)的鼻孔,御膳太監(jiān)情不自禁地低頭一看,不由愣住了:這是一道從未見過的菜,說它像一只雞腿,卻不像;說它不像雞腿,卻又酷似,那上面的雞皮油光光的,毛孔也隱約可見,整只銀盤里就盛著這一只孤零零的東西。
這時候,又開始傳膳了。御膳太監(jiān)不敢拖延,急忙接過阿坤手中的菜,丟下可憐的小廣東,與阿坤一前一后走向了御膳房。
來到御膳房前,太監(jiān)以眼色示意阿坤恭候在屏風后,然后將菜盤高舉過頭,隨著一聲“進貢——”的吆喝,邁著碎步諂媚地走向膳桌前的慈禧。
此時此刻,垂手彎腰恭候在屏風后的阿坤頓覺呼吸變得又粗又急,額上沁出了冰涼的汗珠。才轉眼的工夫,他覺著像等了好半天似的。
忽然,只聽得內膳房中“啪”的一聲,緊接著是慈禧那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一聲喝叫:“好哇!將那廚子給我?guī)蟻?!?/p>
阿坤聞聲不由渾身一個激靈,頓時覺得心已蹦出喉嚨了。
第二回龍肉鳳爪險釀大禍
胡謅亂編竟博歡心
且說王阿坤獻上奇菜,正心驚膽戰(zhàn)地等候結果,忽聽慈禧一聲喝令,這時再剛強的漢子也難免神慌。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跟著太監(jiān)走進內膳房,低頭垂首一聲“叩見老佛爺”,接著跪叩在慈禧面前,聽候發(fā)落。
“平身,抬起頭來?!?/p>
聞聽慈禧這兩句軟綿綿的話,王阿坤懸著的心一下落了下來,他忙起身抬眼望去,只見慈禧那張皺巴巴的老臉上居然有幾絲笑意!
原來,慈禧總算嘗到了滿意的菜肴。這道奇菜味道鮮美,干中有鹵,脆中有柔,且香氣撲鼻,一下子博得了她的歡心。
慈禧饒有興致地打量著眼前這個眉清目秀的青年廚師,先按慣例問清了阿坤的姓名與籍貫,接著又問道:“有道是‘玩在杭州,穿在湖州,吃在蘇州’,看來果真名不虛傳。且問小廚子出自哪家名店?”
“回老佛爺話,小的來自蘇州松鳴樓菜館?!卑⒗ご藭r已不緊張了。
一聽蘇州松鳴樓,慈禧臉上那幾根笑紋更明顯了:“怪不得,原來你來自先帝乾隆爺當年多次去過的松鳴樓。那么……”說到這里,慈禧指了指桌上那道菜,又問道:“這道菜叫什么名字?”
阿坤如實答道:“回老佛爺話,此菜乃小人即興制作,尚未起名?!?/p>
“哦!”慈禧不由興趣陡增,笑道,“你又如何想起制作此菜?又是如何制作此菜的呢?”
阿坤這才將制菜經(jīng)過一一向慈禧和盤托出。原來,阿坤聽得慈禧口口聲聲要吃“鮮”的菜肴,他就想:“鮮”字拆開是“魚”和“羊”,何不用魚肉和羊肉為主,配上蝦仁、香菇、冬筍,添以各種作料拌和在一起,放在籠屜里蒸熟,然后用網(wǎng)油包捏成一只雞腿的形狀,再滾上一層蛋粉,下油鍋里一炸,取出后再在尖端細頭上插上一支熟嫩筍。乍一看,簡直跟雞腿一模一樣……當下,阿坤又機靈地順水推舟,請老佛爺為奇菜賜名。
慈禧大悅,老臉笑成了一朵花,略一沉吟,道:“就給它起個‘龍鳳腿’的名兒吧。”說罷,慈禧當場封賜阿坤五品頂戴,并予以重賞。
阿坤以一道奇菜博得慈禧歡心,不由有些飄飄然。但是,他畢竟進宮不久,對慈禧喜怒無常的性格還不了解。
這天晚膳,王阿坤又精心制作了一道松鳴樓名菜——“全家福”。慈禧低頭一看,只見那“全家?!睙脻庥统噌u,色香誘人,不由心中已有了幾分歡喜,再用金匙舀了點湯嘗了嘗,味之鮮美,頓使她食欲大開。慈禧大喜,乘興喚來阿坤,夾起一片魚肉似的東西問道:“這是什么?”
阿坤一看,知是新鮮的鱔片,便答道:“這是烏龍肉?!?/p>
慈禧聽了,臉色一沉,心里有點不舒服。接著,她又夾起一塊雞爪似的東西問道:“這是什么?”
這是一只鷹爪,但阿坤為了討個吉利,便隨口答道:“這是鳳爪。”
這下,慈禧忍不住了,心想:皇帝是龍,我皇太后是鳳,今日居然吃起龍肉、鳳爪來了,成何體統(tǒng)!太不吉利了!想到這里,她柳眉倒豎,將筷子“啪”的一下摔在桌上,喝道:“大膽!什么‘全家?!??居然敢影射當今皇上,該當何罪!”
王阿坤措手不及,頓時嚇得張口結舌,面如土色。
慈禧見狀,念阿坤廚藝超群,不由動了惻隱之心,緩了口氣道:“也罷,念你年輕不懂事,免你一死。不過,以后再有此類冒犯皇上之事,當格殺勿論!”
王阿坤聞言方回過神來,伏在地上,叩謝皇恩。
這一整天,王阿坤一直心神不寧,百思不得其解:上回那道奇菜,不是慈禧親自命名為“龍鳳腿”的嗎?怎么這字眼到了我嘴里,就要犯殺頭之罪呢?看來,這老女人確實不好伺候,鬧不好連小命也要葬送!王阿坤進宮以來頭一次領教慈禧的厲害,從此格外留神。
不知不覺,已近年終。這一日,慈禧想出花樣,要辦個“百魚宴”,以示年年有余之意。老佛爺一聲令下,又忙壞了眾御廚,大家各使盡解數(shù),烹制魚肴。一會兒,鯰魚燉豆腐、西湖醋魚、吳中甩水、懷胎魚等搬上了慈禧面前的膳桌??墒?,慈禧一口口品嘗下來,均不合口味,不由又漸漸面帶怒容。這時,王阿坤精心烹制的蘇州名菜松鼠桂魚端了上來。
顧名思義,松鼠桂魚因其菜形酷似松鼠而得名。果然,只見銀盤中魚首微昂,魚尾高翹,塊塊魚肉如菱狀般翻翹,好像松鼠那蓬松的皮毛。尚膳監(jiān)按制作此菜的順序,當著慈禧的面將一勺燒得赤黃滾燙的番茄鹵汁徐徐潑上魚身,頓時,佳肴發(fā)出“吱吱”的聲音,猶如松鼠在歡快地鳴叫一般。當下,松鼠桂魚催開了慈禧緊鎖的眉心。慈禧嘗了一塊魚肉,更覺得此味與眾不同,香脆可口,酸甜適中,頓時胃口大開。
“味道不錯,傳那廚子!”慈禧一聲令下,王阿坤又來到了御膳桌前。
“呵,原來又是你,難怪此魚如此上口。”慈禧樂了,“此菜如何名為松鼠桂魚?”
王阿坤賠笑道:“回老佛爺話,這里有段來由。”
“什么來由?”
“回老佛爺。傳說春秋時期,吳王僚有個名叫公子光的堂兄。這公子光有意除掉吳王僚而自立為王。這時,伍子胥便把一個叫專諸的勇士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深知吳王僚愛食魚炙,就派專諸到太湖去向名廚求教制作魚炙的方法。數(shù)月后,專諸學成歸來,公子光便設計宴請吳王僚,同時令專諸設法在宴會那天將一把匕首藏在魚腹中,伺機刺殺吳王僚。只是,在魚腹中藏匕首,難處不小,為此,專諸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先將魚背上的肉雕出花紋,入油鍋一炸,待魚肉豎立之時,再趁熱用佐料一炙,澆上輔料,魚的外形就更加立體,這樣就看不見匕首了。端上餐桌,誰也看不出其中端倪?!闭f到這里,王阿坤小心地看了看慈禧,見她依然饒有興致地聽著,便壯膽說了下去,“當時,這道魚上來后,果然引起吳王僚的興趣,他見這魚像松鼠一樣,不由當場為它賜名‘松鼠桂魚’。正當吳王僚興致濃厚地品嘗這道美食時,刺客專諸冷不防從魚腹中取出鋒利的匕首,刺死了吳王僚……從此,這道名為松鼠桂魚的菜肴便由此出了名。”
茲禧聽得出了神,不由笑道:“看不出你一個小廚子肚皮中還有這些故事,好聽,好聽。”說著,她一邊讓太監(jiān)們重賞阿坤,一邊又心血來潮地笑道,“今后,你每上一道新菜,都得給我講一個故事,明白嗎?我這樣一邊聽你說,一邊用膳?!?/p>
阿坤哪敢不從,只得硬著頭皮連聲稱是。
慈禧用膳花樣百出,只是更加苦了阿坤,從此他每做一道菜,不管有無故事,都得即興編造一個。好在阿坤心靈嘴也巧,真真假假,竟也一次次蒙混了過去。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在一次為慈禧講故事時,他自己竟動了感情,以致引起了慈禧的懷疑,這讓王阿坤忐忑不安了好幾天。
第三回莼菜湯勾動情潮
不速客挑起新瀾
使王阿坤動了感情的是那道鴛鴦莼菜湯。
這一日,王阿坤向慈禧獻了一道太湖莼菜湯。
這道湯晶瑩碧綠,鮮美無比,碧綠的鮮湯內,阿坤還特意制作了一對鴛鴦。這道菜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具有補血、止咳、潤肺的功能。慈禧歡喜得竟喝出了“咂咂”之聲。
阿坤則按慣例在一邊伺候,向慈禧講一些有關此菜的故事和傳說,為她解悶消遣。
這是一個凄苦動人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蘇州太湖邊一戶漁家生了一個名叫晨彩的姑娘。隨著歲月流逝,晨彩姑娘長大成人,出落得窈窕標致,楚楚動人。
當?shù)赜袀€姓王的知府偶爾巡游時見到了晨彩姑娘,便動了邪念,要納晨彩為妾。鄉(xiāng)親們知道后憤憤不平,便將晨彩藏了起來,讓她躺在船艙,連夜渡到太湖邊的蘆葦蕩中。不料第二天早晨,王知府帶來許多官兵前來搶親,包圍了鄉(xiāng)親們的漁船,聲稱如不交出晨彩,就把所有的漁船全部燒毀。晨彩姑娘不忍連累眾鄉(xiāng)親,便含著眼淚,縱身一躍,跳進了太湖。頓時,湖面狂風大作,白浪滔天,把王知府與官兵們的船卷進了湖中。不等風平浪靜,鄉(xiāng)親們便哭著駕起小船打撈晨彩姑娘??墒菗苼頁迫?,連個影子也投撈到,卻撈上來一網(wǎng)網(wǎng)圓形的水草,上面還黏著透明的黏液。這是一種從沒有見過的水草,可以吃,而且味道鮮美,又能治病。有人說,這水草就是晨彩姑娘變的。漁民們?yōu)榱思o念晨彩姑娘,從此就把這種水草起名叫“莼菜”。
在講述這個故事時,阿坤想起了自己遠在千里之外的妻兒。為了謀生路,阿坤離家進京已有一年多了。人之常情,阿坤很想把妻兒接到京城??墒?,他不但不敢這樣做,連自己已有妻兒的話也不敢說。因為慈禧有個刁鉆古怪的規(guī)矩:凡來宮中當廚子的,一定都得是男人,而且都得是從未結婚、無有家室的處男。因為只有這種童男子做出的菜,才稱得上“元氣菜”,吃了才能益脾健體,延年益壽。阿坤講起晨彩姑娘,觸景生情,不由想起了家中妻兒,禁不住淚水婆娑。
也是無巧不成書,剛好慈禧抬眼看來,望見阿坤這副傷感樣,不由頓生疑竇,問道:“你怎么啦,想家了吧?”
阿坤尷尬地笑了笑,本能地點點頭。
慈禧又冷不防單刀直入:“想必你已有家室了吧?”
阿坤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結結巴巴地掩飾道:“沒,還沒有?!?/p>
“真的沒有?”
“真的沒有……”
“哼!”慈禧將阿坤好一番打量后,這才從鼻孔里透出一聲冷笑,揮手讓阿坤退了下去。
阿坤如獲大赦,逃也似的回到下房,不覺已嚇出一身冷汗。半年前發(fā)生在他身邊的一件慘事,不由又清晰地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
御廚中,有個技藝不錯、外號叫“三狗子”的青年廚子,是和阿坤同日進宮來的。人們都只知道他從未婚配過,還是個童男子。誰料有一日,他那遠在鄉(xiāng)下的妻兒突然一路打聽問尋,找到皇城。三狗子又驚又怕,不敢將妻兒領進宮來,只好趁每日上街買菜之時,偷偷溜去客棧,同妻兒匆匆會上那么一面。不知怎的,此事竟走漏了風聲,讓慈禧知道了。慈禧一聲令下,侍衛(wèi)們當即將三狗子全家拿進宮來,當著所有御廚的面,以欺君為名,將三狗子全家一并開刀問斬……
想到這里,王阿坤愈發(fā)心驚肉跳,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插上雙翅,離開這個虎狼窩。
阿坤正胡思亂想,下房門“咿呀”一聲開了,走進一個青年漢子。屋內光線太暗,阿坤一時還沒看清是誰,那漢子卻一下扔掉手中被褥鋪卷,一聲驚呼“小二子”,連撲帶跳地來到阿坤身邊,將阿坤緊緊抱住。
阿坤這一驚非同小可:“小二子”是他在家鄉(xiāng)時的小名,這里誰也不知道。他急忙翻身坐起,定睛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脫口而出:“秦福元!”
“是我。小二子,沒想到吧?”暗淡的光線下,一張尖嘴猴腮的瘦臉沖著阿坤直笑。
秦福元與阿坤是同鄉(xiāng),當年,他與阿坤一起進了蘇州城觀前街上的“松鳴樓”菜館學藝。只因秦福元一向好吃懶做,手腳不干凈,被老板逐出菜館。對于王阿坤的底細,秦福元自是一清二楚。所以,當秦福元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時,王阿坤吃驚不小。通過交談,阿坤方知秦福元也是被挑選進宮當御廚來的。這次太監(jiān)們南下挑選名廚高手,秦福元自恃曾在“松鳴樓”掌過幾年菜勺,不知怎的就騙取了太監(jiān)們的信任,混進了皇宮。
客地遇同鄉(xiāng),格外親熱。說著說著,話題就自然而然地說到了阿坤的家中。秦福元脫口而出:“小二子,你離家一兩年了,怎么也不想回家看看嫂子和孩子……”
“你!”阿坤大驚失色,不等秦福元說完,便猛撲上前捂住了他的嘴巴??墒且呀?jīng)遲了,與此同時,屋門口一黑,走進一個人來。
阿坤只覺得渾身的汗毛孔一下子都炸開了。要問走進屋來的是誰?此人聽見了秦福元的話沒有?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回妙法蒸鰣魚巧渡難關 八寶豆腐羹節(jié)外生枝
原來,走進屋來的是小廣東,阿坤這才暗自松了口氣。小廣東與阿坤同住一間下房。他走進屋后,僅向阿坤和新來的廚子秦福元點了一下頭,算是打了招呼,然后一頭倒在鋪上,禁不住一陣長吁短嘆。
阿坤不由問道:“小廣東兄為何唉聲嘆氣?”
小廣東又重重嘆了口氣,煩躁地翻身坐起,愁眉苦臉地說:“看來,我這回必死在老佛爺手中了?!?/p>
阿坤不由又驚又奇:“此話從何講起?”
“難道你還不知道?”小廣東嘆道,“老佛爺又傳下旨來,今年她還要吃那最鮮美的鰣魚宴呢!令我等各烹制出一道既不失鰣魚特別風味,又要讓她順利進膳的鰣魚菜肴,否則一律重懲。這樣,豈不又要像上回那樣要了我的命嗎?”
阿坤聞言,也不由自主地擰起了眉頭。
鰣魚乃魚中之王,稀奇珍貴,與其他魚不一樣,這種魚細膩的肉質及特有的鮮美風味,都依附在通體那一片片細小的魚鱗上。若是將魚鱗刮去,烹飪出來的魚肉就會粗糙、不細嫩,連最普通的魚肉都不如。所以,古往今來,行家里手烹飪鰣魚時,都不將魚鱗除去。這樣,烹飪出來的鰣魚才鮮美無比。不過,因魚鱗附在上面,吃起來卻十二分的麻煩。所以,阿坤聽說慈禧既要保持鰣魚所特有的風味,又要不造成進餐時的麻煩,他也頓時大感為難。
然而,為難也罷,不為難也罷,這鰣魚是講時節(jié),不肯等人的。不出兩三日,御廚房中一場較量開始了。
數(shù)十個廚師,人手一條新鮮鰣魚,有的廚師將整條鰣魚放入油鍋汆炸,試圖以氽的方法除下魚鱗,爾后留下魚鱗中的膏肪;有的廚師則將鰣魚用文火煨湯,設法用熬湯吊汁法吊出鱗中的脂肪;有的廚師卻干脆將魚鱗除下,單獨烹飪,試圖榨出鱗中脂肪后再與魚肉合成烹調。但盡管廚師們絞盡腦汁,烹制出來的鰣魚總不能令慈禧滿意:不是失去了鰣魚的本色風味,就是仍留下進食時的麻煩。開膳的時間不長,已有好幾道菜被慈禧退了下來。
慈禧的一張老臉拉得更長了,頓時罵聲不絕。伺候她的十多個太監(jiān)頓時嚇得呆立在那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