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zhàn)地救助
1944年的春夏之交,侵華日軍為了擺脫太平洋戰(zhàn)爭的困境,發(fā)動了打通從東北到廣州、南寧交通線的戰(zhàn)役,又稱“豫湘桂戰(zhàn)役”。
日軍氣勢洶洶,長驅(qū)直入,國民黨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河南失陷后,日軍又占領(lǐng)了長沙,其中一個團的國軍還被日寇死死咬在湘江邊,企圖一舉殲滅。敵我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zhàn)。
日軍憑借精良的武器和有利的地形,發(fā)起了一次又一次猖狂的進攻。國軍頑強抵抗,同仇敵愾,敵我雙方傷亡慘重。然而畢竟敵眾我寡,這支國軍部隊堅持到最后彈盡援絕,防線隨之被日軍攻破。殺紅了眼的日寇像一頭頭瘋狂的野獸沖上來,對失去抵抗能力的國軍士兵一個個槍擊刀挑。就在這緊要關(guān)頭,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槍聲,遭到襲擊的日寇陣腳大亂。原來這支從天而降的部隊乃是活躍在湘贛邊界的一支抗日游擊隊,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他們的及時援助使國軍部隊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危險。
打掃戰(zhàn)場時,游擊隊的小隊長高曉書突然在江岸邊的柳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壓在日寇身下的國軍士兵,他身子瘦瘦小小的,似乎還在微微掙扎著。于是他走上前去,飛起一腳去踢那日寇尸首。
豈料,這日寇竟是裝死,挨了這一腳后,便趁機打了個滾從地上迅速爬起來,抽出一把锃亮的東洋刀“刷”地迎面劈來。高曉書猝不及防,但見寒光一閃,他本能地退了一步,刀尖從面前劃過,額頭被劃了一條小溝,頓時血流如注。高曉飛畢竟年輕,身子敏捷,遭此襲擊仍臨危不亂,身子一側(cè)甩手一槍,便將這日寇擊斃。
“感謝大哥救命之恩!”那位瘦小的國軍士兵翻身爬起,跪在地上朝著高曉書磕頭致謝。聽聲音,原來還是個女兵。
高曉書一手捂住流血的額頭,一手示意女兵快快起來:“抗日殺敵,何言謝字,炎黃子孫本是一家人嘛!”
女兵站起身,從腰間的急救包里飛快扯出一團白紗布,替高曉書細心包扎起來。趁這工夫,倆人聊起天。女兵自報是部隊里的衛(wèi)生員,叫夏晚秋,今年十六歲,剛中學(xué)畢業(yè)便參軍上了前線。剛才部隊被打散時,她被這該死的日本兵俘虜,然后按在地上險遭強暴,幸虧高曉書及時搭救了她。
夏晚秋是位健談的姑娘,不僅很快知道了高曉書的身份,而且還了解到他是一位窮教師的兒子,比自己年長一歲,參加游擊隊已經(jīng)兩年多時間,親手擊斃過十多個日本鬼子,便被提升為小隊長。夏晚秋對高曉書頓生敬慕之情,心中的話就像溪水源源不斷。然而就在這時,國軍部隊集合的軍號吹響了,夏晚秋執(zhí)著高曉書的雙手難分難舍:“高隊長,救命之恩,終身難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相信還會再見面的!”高曉書也激動地點點頭。
夏晚秋讓他記住自己部隊的番號,又調(diào)皮地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臉:“請記住我臉部的記號,省得以后認(rèn)錯了人?!备邥詴@才發(fā)現(xiàn)夏晚秋的眉心處有一顆小美人痣,于是靈機一動,也用手指著自己的額頭哈哈大笑:“我想傷愈以后這上面一定有條醒目的疤痕,也留作我們?nèi)蘸笾胤甑臉?biāo)志吧!”
話音剛落,游擊隊這邊也吹響了集合號,高曉書和夏晚秋戀戀不舍地分開了……
二、虎穴脫險
五年之后,夏晚秋已經(jīng)是長沙警備司令部的一位機要秘書,官銜上尉。這時的她已經(jīng)二十一歲了,風(fēng)華正茂,可是面對國內(nèi)連綿不斷的戰(zhàn)火,她感到惶惑和憂慮。
這天午間,夏晚秋開著一輛吉普剛從警備司令部出來,只見兩名士兵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青年迎面走來。她無意間瞥了對方一眼,頓時像遭了電擊般顫抖了一下,這人好面熟?。∮谑撬s緊停了車,凝神仔細打量:那副英俊的面孔,還有額頭上顯眼的刀疤,天吶,這不就是自己朝夕思念的救命恩人么?就在這一閃念間,嘴巴里早已驚呼出聲:“高曉書!”
聽到這呼聲,對方身子一抖,兩道劍似的目光直朝夏晚秋這邊射來:這年輕的女軍官似曾相識,尤其是眉心那顆黑痣,不就是……于是也情不自禁喊道:“夏晚秋!”
夏晚秋興奮地從車上跳下來,瞪起一雙杏眼責(zé)問兩個士兵道:“混蛋,你們怎么亂抓人?”
一個士兵趕緊立正回答:“報告長官,這小子亂闖軍營,行蹤詭秘,怕是共軍探子,被弟兄們當(dāng)場逮住,押回去審訊?!?/p>
夏晚秋立即沉下臉來:“放屁!他是我表哥,特意來找我的,你們竟敢如此放肆!”
另一個士兵嚇了一跳,趕緊打著哈哈給高曉書松綁,還不住地道歉:“誤會,誤會……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rèn)一家人了!”
“滾!”夏晚秋呵斥走了兩個士兵,然后請高曉書上了吉普車,開到一家偏僻的飯館,倆人邊吃邊聊起來。
“高隊長……”夏晚秋突然改變了稱呼,高曉書急忙“噓”了一聲:“隔墻有耳,還是叫我表哥吧!”夏晚秋點了點頭,幽幽一笑:“恩人吶,五年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您啊!”高曉書笑微微地點點頭:“有緣還會重逢的,這不應(yīng)驗了!”
夏晚秋嘆了口氣:“只可惜我們重逢時的心情與現(xiàn)在的時局多不協(xié)調(diào)??!”
高曉書頗有同感:“是啊,如果不是這場邂逅,也許我們將永遠見不到面了。從這點上來說,我還得感謝你的搭救?!?/p>
夏晚秋皺起眉頭連連擺手:“別說這些了。我們不談國事,就談私事,怎么樣?”
高曉書連連搖頭:“古人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眼下山河動蕩,黎民百姓生靈涂炭,怎么能只圖自己安樂,而忘卻應(yīng)負的社會責(zé)任?”
夏晚秋凄然一笑:“國家大局非你我所能左右,我們還是隨波逐流吧!”
高曉書激動地說:“晚秋,自古道,識時務(wù)者為俊杰,良禽擇木而棲。你知道嗎,中國共產(chǎn)黨解放全中國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zhàn)場上正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數(shù)百萬國民黨部隊,蔣家王朝風(fēng)雨飄搖,岌岌可危,獨木難支了。隨我投奔解放區(qū)吧!”
原來,高曉書的游擊隊前不久整編進了解放軍的某部隊,他本人也被提升為了偵察連的連長。這次奉命進城偵察敵情,任務(wù)完成后正要出城時被敵兵逮住,幸好邂逅夏晚秋才得以脫險。這會兒眼見得天色已晚,高曉書主動打住了話頭:“晚秋,天色不早了,我還得出城去,又要分手了……”
夏晚秋幽幽嘆道:“相見時難別亦難。不知這一別,我們何時才能再相逢?”高曉書緊握著夏晚秋的手:“相信我們會再見面的?!毕耐砬锟嗫嘁恍?,兩顆淚珠沿著雙頰滾落下來。
三、兩岸情思
新中國成立九年了,這時的高曉書已經(jīng)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團團長,雖說已過“而立”之年,卻一直未婚娶??酌鞑患濒斆C急,戰(zhàn)友們紛紛給他說媒,可高曉書無動于衷,只是一個勁地笑著搖頭,他心中始終惦念的女人只有一個——夏晚秋。
在那烽火歲月中,他曾經(jīng)搭救過夏晚秋,五年后夏晚秋又救了他,這不就是一段烽火奇緣么!盡管倆人各事兩黨,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情仇恩怨的選擇上卻是一致的——要有正義感,不要昧著良心干壞事,要做有益于祖國和人民的事情。
那年春上,夏晚秋幫助高曉書虎穴脫險后不久,長沙便解放了。高曉書隨著部隊進城,到處尋找夏晚秋??蛇@時的長沙警備司令部早已傾巢覆滅,一片狼藉。在機要室的門口,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門上貼著一張信箋,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寫著一首小詩:
往事過眼盡云煙,
惆悵今宵又別筵。
蠟燭未殘更向盡,
筆花沾淚記良緣。
詩后署名晚秋。
高曉書讀罷大為驚訝,急忙小心翼翼撕下來,藏進自己的口袋。每當(dāng)思念夏晚秋時,他便拿出這詩箋,念到動情之處,不由灑下淚珠。他的心就這樣被這情詩系牢了,被烽火歲月中相戀的女人拴牢了!
他一直把這個秘密深藏在自己心中。直至有這么一天深夜,高曉書帶領(lǐng)一個偵察連在福建沿海某地捉住幾個臺灣特務(wù)后,英雄事跡見報了,各地的表揚信如雪片般飛來。其中有一封來自香港某公司的信件,展箋一瞧,數(shù)行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高曉書精神為之大振。這位感情深沉的女人在信中娓娓地傾訴了九年來的相思之苦。自從那次分手以后,她隨著國民黨殘兵退到臺灣,不久便解甲經(jīng)商,近年遷居到香港做房地產(chǎn)生意,賺了一大筆錢。因為一直惦念烽火中的這段奇緣,所以至今未婚,幾次很想鴻雁傳書,無奈打聽不到高曉書的地址,愿望難以實現(xiàn)。這次偶然從一個朋友帶回的內(nèi)地報紙上讀到了有關(guān)高曉書的報道,于是便投書這家報社轉(zhuǎn)交,但愿夢想成真。信末附詩一首:
隔溪桃李總無因,
脈脈相思淚欲吞。
女不逢辰郎不遇,
一般蕭瑟坐黃昏。
高曉書讀罷這封天外來信后喜不自禁,當(dāng)即含淚作復(fù),同樣在信中傾訴了自己的綿綿情思,并邀請她來大陸做客,參觀新中國的建設(shè)成就。一個月以后,高曉書收到了夏晚秋的回信,答應(yīng)金秋十月趕赴祖國內(nèi)地探望親人和觀光。
然而就在這時,海峽兩岸戰(zhàn)事驟起,劍拔弩張,形勢十分緊張。高曉書和他的部隊同樣進入了一級戰(zhàn)備的緊張狀態(tài),何來空閑陪伴遠方來客?于是急忙復(fù)電夏晚秋,希望她改期探親。
不承想,這一改期竟然又拖了八年。連續(xù)不斷的政治運動攪得人頭昏腦漲,緊隨著又是“文化大革命”運動,高曉書未能幸免。
四、“牛棚”相會
“文革”前夕,高曉書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一個縣擔(dān)任主管工業(yè)的副縣長,這時他即將進入“不惑”之年,依然光棍一條。
揪“走資派”時,造反派從高曉書的住處搜出了幾封海外來信和這兩首情詩。這本來屬于個人隱私的問題一下子無限上綱上線,成了大是大非的政治問題。于是,“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隱藏的階級異己分子”、“里通外國的走資派”等等大帽子鋪天蓋地飛來,對高曉書進行了一場口誅筆伐的斗爭。
一夜之間,高曉書被造反派打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高曉書滿腹悲憤,欲訴無門,欲喊無聲。經(jīng)過一批二斗三懲罰,最后關(guān)進牛棚,進行所謂的勞動改造。
這天大清早,高曉書扛著鋤頭正要出工,只見“牛棚”的頭頭陪同一位全身綠軍裝的女人走了進來。頭頭吩咐道:“經(jīng)上級批準(zhǔn),你今天上午就不要出工了,有外地客人來訪,找你談話哩!”說罷便掉頭走了。
“牛棚”光線很暗,等頭頭走后,高曉書才抬眼仔細打量這女人,這一瞧不由倒抽了口涼氣:夏晚秋!夏晚秋早已雙眼含淚,喉嚨哽咽,撲上前來緊緊握住高曉書的雙手,久久說不出話來。
高曉書悲喜交加,長嘆一聲:“晚秋,你是從香港過來的么?好大的膽子,我這個樣子了,你還冒險前來看我,豈不要受到連累?”
夏晚秋抽泣道:“托朋友們幫忙,好不容易打聽到你的下落,才化裝前來看望你。”
高曉書悲愴道:“十八年了,我倆還能相會,困境之中見真情,我心愿足矣!”
夏晚秋哽咽道:“曉書,隨我去香港吧,所有的出境手續(xù)我會替你辦妥當(dāng)?shù)?。?/p>
高曉書連連搖搖頭:“我不能離開祖國……”
夏晚秋慍怒道:“你還是那么固執(zhí)!”這時,她抬眼瞧見了高曉書額頭上那道醒目的傷疤,頓時周身如遭電擊一般抖動了幾下,舊情勾起,鼻子一酸,“哇”的一聲撲進高曉書的懷里,眼淚像決了堤的江水無遮無攔地傾瀉而出……
五、天道酬情
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的初春,神州大地雨后初晴,顯得分外妖嬈。隨著改革開放的號角頻頻勁吹,海峽兩岸的緊張關(guān)系日趨緩和。夏晚秋又從香港來信了,她準(zhǔn)備利用高曉書所在老區(qū)縣的資源,投資建設(shè)項目。高曉書自然興奮極了,當(dāng)即電告夏晚秋,邀她盡快見面,協(xié)商振興老區(qū)經(jīng)濟的大事。
這些日子,高曉書的心情難以平靜。如果說,他與夏晚秋在烽火歲月中的兩次見面僅僅拉開了一道友情的序幕,那么“文革”中的重逢無疑是奠定了愛情的基礎(chǔ),而現(xiàn)在第四次的團聚將意味著什么呢?其實,他們之間早已心照不宣,如果不是種種歷史原因,他們的愛情之果早該瓜熟蒂落了。
朝也盼,夕也盼,終于盼到了這一天。高曉書一接到夏晚秋準(zhǔn)備赴約的電報,便開始成天掰著指頭數(shù)日子??偹闩蔚搅思s定的佳期,他大清早便親自駕車來到了火車站,焦急地等候著遠方駛來的列車。
“嗚——”一聲長笛驚醒了尚沉浸在回憶中的高曉書,列車到站了,站臺上涌動著下車的旅客。
“晚秋!”高曉書高呼著朝一位半百老人奔去。
“曉書!”夏晚秋迎上前來撲進高曉書的懷里。
“我等了你好幾個鐘頭,仿佛等了半個世紀(jì)……”高曉書緊緊摟著夏晚秋,感慨萬千。
“是啊!半個世紀(jì)了,我們乘坐的列車終于到站了!”夏晚秋接過高曉書的話頭,意味深長地抽泣道。
高曉書觸景生情,傷感地吟道:“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毕耐砬锖瑴I續(xù)道:“請君看輕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p>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鼓樂,這對半百老人淚眼婆娑地朝前望去,只見縣委書記、縣長等領(lǐng)導(dǎo)率帶一群少先隊員敲鑼打鼓,笑盈盈地朝他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