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這幾天亂成了一鍋粥,大家一個個愁眉不展,傷心欲絕。出啥事情了呢?老書記去世了!
老書記姓周,叫周岳云,村里剛剛成立黨支部時他就當上了書記,這一當就當了三十多年,一直到退休。退下來之后,他還一直幫村里出謀劃策,可以說,村里每一步發(fā)展都與他密不可分。所以,全村老老少少都叫他“老書記”,尊重得不得了。雖然說人老了總是要死的,可老書記的去世,還是讓大家接受不了。
連日來,村民們都趕往老書記的家中吊唁,寬慰老書記的妻子阿花嬸嬸。九十多歲的老阿公拄著拐杖、在孫子的攙扶下來了,不滿周歲的孩童在父母的懷抱里也來了,可以說,全村老小都來了……但是,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沒來。誰?黨培!這個黨培是老書記收留的一個小乞丐。當時他年紀還小,根本不知父母是誰、家在何處,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是老書記收留了他,給他取了個“黨培”的名字,寓意他是由黨培養(yǎng)長大的。如今的黨培已是遠近聞名的企業(yè)家,可以說沒有老書記是不會有他今天的??蔀槭裁催@個最應該出現(xiàn)的人卻沒有來呢?大家都一團霧水。
三天過去了,黨培連個影子都沒有,村民們議論紛紛,說黨培是個白眼狼。老書記的遺體已經(jīng)進了火葬場,大家都來送老支書最后一程,可此時,黨培還是沒有出現(xiàn)。等大家向遺體告別,眼看遺體就要火化時,突然一個響亮的聲音響了起來:“等一等,讓一讓……”
誰呀?大家回頭一看,只見黨培滿頭大汗地拎著一只大桶出現(xiàn)了……
怎么回事?大家忙著給黨培讓開了一條路。
只見黨培沖到老書記的遺體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袄蠒浹?,為了給您熬粥,我來遲了。您等我一下,讓我為您送行!”說著,他打開了那只大桶。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哪是什么大桶呀,原來是一只高級保溫箱。保溫箱有三層,每一層都放著一碗粥,每碗粥都熱氣騰騰的。
黨培跪在地上,把三碗粥在老書記的遺體前一字排開,接著又磕了三個頭,這才捧起第一碗粥,說道:“這碗是臘八粥,是我特地到杭州靈隱寺,求靈隱寺的當家和尚親手做的。老書記,您還記得嗎?那一年,是您用一碗臘八粥救了我一條命……”說著,他淚如雨下。
一旁那些年齡大點的村民恍然大悟,誰不記得呀,那一年的臘月初八,年僅八歲的小乞丐餓暈在村口的大樹下,是老書記發(fā)現(xiàn)了他,把家里誰也舍不得碰的一碗臘八粥喂他吃了下去,這才救了他一條命。見他無父無母,就收留了他。
如今黨培的一番話勾起了人們對往事的回憶,大家都忍不住掉了淚。阿花嬸嬸擦擦眼淚說道:“黨培,想不到你還記得,我以為你早忘了?!?/p>
黨培激動地說:“嬸嬸,我怎么能忘呢,老書記對我的恩情我永遠也不會忘!”說著,他又捧起第二碗粥,說:“這碗是小米粥。我特地去河南,用地道的河南小米請少林寺的方丈熬的。老書記,您還記得嗎?那一年,大家沒飯吃,十多歲的我正是長身體吃得多的時候,我餓暈了,又是您,用一碗薄粥救了我的命。事后我才知道,這是一碗什么樣的粥呀!”說到這里,黨培早已泣不成聲,頭像雞啄米一樣在地上磕個不停。
“哇”的一聲,阿花嬸嬸哭出了聲來,緊接著,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泣不成聲。是呀,在場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知道,這的確是一碗不平常的粥。當年,全村都沒糧了,就只有阿花嬸嬸手中還有一把小米。這把小米是阿花嬸嬸在隊里為食堂燒飯時,將谷草上沒打盡的谷子捋下來,一顆一顆積攢下來的。原本是打算交公的,但因數(shù)量實在太少,就沒有交。當時,老書記的二女兒餓得昏了過去,于是,阿花嬸嬸把這些積下來的谷舂成了米,熬了一碗薄粥,準備用來救二女兒的命。就在這時,老書記發(fā)現(xiàn)黨培也餓暈過去了,于是二話不說,奪過妻子手中的粥便喂到了黨培口中。結(jié)果,黨培得救了,而老書記的二女兒卻沒有挨過那個災年。
黨培擦了擦眼淚,又捧起了第三碗粥,說道:“老支書呀,這碗粥最特別,這是一碗南瓜粥。是我趕到井岡山,找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請他親手用井岡山的南瓜熬成的。您知道,我沒出息,沒文化,只是這些年做生意手里有了點錢,我想了又想,覺得只有這三碗粥才配得上孝敬您……”
此時,大家都停止了哭聲,紛紛看著黨培和那碗南瓜粥,一時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吃不準這第三碗粥背后有什么故事。
黨培哽咽著說道:“老書記,您一定不會忘記,您還給我喝過第三碗粥。那是九十年代初,依靠黨的富民政策,我從一個泥水小工做起,成了一個腰纏萬貫的老板。錢多了,腦子卻昏了,忘記自己是怎樣富起來的,竟和幾個酒肉朋友一起商量想去澳門大賭一場……”
阿花嬸嬸聽到這里,當即說:“我想起來了,那天,老頭子聽人說你要去澳門賭博,氣呼呼地熬了碗粥,說是要給你嘗嘗薄粥的味道。我還記得,那碗粥熬得很薄很薄,哪里是粥呀,明明是米湯……”
“是的。記得那天,我們幾個酒肉朋友在大富豪酒店吃飯,機票都訂好了,準備吃完飯就去澳門大賭一場。這時,老書記突然推開包廂的門走了進來,把一個砂鍋放在我面前,冷冷地看了我一眼,丟下一句話‘你嘗嘗,這是什么滋味’,轉(zhuǎn)身走了。我當時傻掉了,打開砂鍋一看,原來是鍋粥湯,我頓時什么都明白了。是呀,有錢了,人不知好歹了,忘記粥湯是什么滋味了。我頓時將一鍋粥湯全都喝了下去,并退掉了去澳門的機票?!?/p>
人們鴉雀無聲,黨培的話還在繼續(xù):“老書記呀,前兩碗粥是救了我的命,第三碗粥是救了我的心啊。這些年來,我知道您不需要我報答,但我在以您為榜樣,默默地資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闭f著,黨培從懷里掏出一大堆證書,“老支書,您看,這是那年九江洪災我的捐款證明,這是四川地震捐出的一千萬,這是南方雪災捐出的五百萬,這是給孤兒院的……”
人群中出現(xiàn)了一陣騷動,天呀,想不到黨培這些年來竟做了這么多善事。
黨培又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老書記,您安心地走吧,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名字叫‘黨培’!”說完,他又捧起了粥,想把粥灑在地上。這時阿花嬸嬸攔住了他:“不,不要灑在這里,一會兒把這三碗粥供到老頭子的墳頭上去。我想,有你這三碗粥,老頭子在地下也會安心的。”說完,阿花嬸嬸將黨培攙了起來。
黨培突然大叫一聲:“嬸嬸,娘……”然后一下子熱淚盈眶地撲了上去,將阿花嬸嬸緊緊地摟在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