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出版界,特別是中國少兒出版界來說,1995年是一個有“動感”的年份!是一個有“畫面感”的年份!1995年12月14日,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全面啟動了“中國兒童動畫圖書出版工程”,亦即“5155工程”?!肮こ獭币?,在兩三年內建立5個動畫基地、出版15套重點動畫圖書、創(chuàng)辦5種動畫期刊,推動中國動畫出版的發(fā)展。于是,1995年,被業(yè)界稱為“中國動畫出版元年”。
風風雨雨十八年,彈指一揮間!由政府關注、高端推動的中國動畫出版,長成帥氣的“出版小伙子”了嗎?出落成美麗的“出版大姑娘”了嗎?此時此刻,進入“青春期”的中國動畫,值得回頭望望,向前看看。
一、中國動漫出版,成為中國童書出版大國的第四大出版板塊,童書出版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經過世紀之交的風云,中國童書出版“大國崛起”,成為整個出版界中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發(fā)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出版門類。進入新世紀以來,童書出版年產值都以兩位數高速增長,成為一支拉動并提升中國出版業(yè)的重要“領漲”力量。全國581家出版社,有523家出版少兒圖書,年出版2萬多個品種童書,總印數6億多冊,零售市場在銷品種8萬多種,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童書出版進入“黃金時代”。
在我國童書出版大國崛起的過程中,童書的產品結構也出現更合理、更科學的變化。童書主版書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兒童文學類圖書,占40%;低幼類圖書,占18%;科普類圖書,占17%;動漫類圖書,占8%;手工游戲類圖書,占7%。動漫圖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引進到原創(chuàng),從輸入到輸出,已經成了少年兒童不可或缺的讀物門類,成為童書出版的熱點、亮點產品,童書出版的第四大板塊。
二、中國動漫出版,有了自己的出版基地,自己的出版品牌。
大浪淘沙。在市場經濟中誕生、成長的中國動漫出版,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激烈競爭的產物。經過歲月和市場的檢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動漫出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流行的“卡通”“動畫”等稱謂,更多的被“動漫”所替代。動漫也被細分為動漫出版、動漫電視、動漫電影、動漫網、動漫網游、動漫真人秀、動漫廣告、動漫玩具等等。當年“5155工程”確定的出版基地、重點圖書、重點期刊,都在市場競爭中重新“洗牌”,有的不斷壯大,有的迎難而上,有的自然消退,有的干脆停辦。中國動漫出版,在市場這個巨大的“試金石”面前,催生著自己新的出版基地、創(chuàng)建著自己新的出版品牌。“為動漫出版而生”的童趣出版公司、中國美術出版總社、被譽為童書出版界“黑馬” 的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在動漫出版的舞臺上走出了符合自己發(fā)展的特色出版之路,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外動漫期刊是動漫出版繁榮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在“5155工程”的5種期刊中,《中國卡通》《少年漫畫》《漫畫大王》依然閃耀著品牌的亮色,同時,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品牌雜志脫穎而出,如《漫友》《知音漫客》《動感新時代》《動畫基地》《最動漫》等等,富有時代氣息,富有國際視野。
三、中國動漫出版,在整個動漫產業(yè)中依然相對滯后,相對被動。
動漫產業(yè),是一個活力旺盛、內涵豐富的大文化產業(yè),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科技含量重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還是一個關聯(lián)度高、互補性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業(yè)。我國的動漫出版相對整個動漫產業(yè)的繁榮發(fā)展,依然有著三方面的相對滯后。一是相對滯后于動漫電視的繁榮發(fā)展。2011年,全國動漫電視片總計435部、260000多分鐘,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動漫電視大國。我們的動漫出版與動漫電視相比,差距還很大。從動漫電視轉化到動漫出版的產品多,從動漫出版轉化到動漫電視的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二是相對滯后于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發(fā)展。近年來,我國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進入歷史最好時期,涌現出了一批品牌作家、品牌畫家、品牌作品。品牌圖書銷量在500萬冊以上的超過10種,銷量在50萬冊至500萬冊的有幾十種,這是動漫出版的“富礦”,動漫出版卻開采得很少。三是相對滯后于國外的動漫出版。我們的動漫出版,動漫文本水平不到位,動漫語言不到位,動漫形象不到位,動漫制作不到位,動漫投入不到位,動漫市場不到位,我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做,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
動漫是新興的文化產業(yè),是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文化載體。在全黨全國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力推動我國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大好時機,我國的動漫出版,得道多助,任重道遠,前程似錦,唯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