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張廣柱和王鐘津,這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人夫婦,不在家安度晚年,而選擇了自助游的方式,游覽了歐洲、北美、南美等數(shù)十個國家。他們的故事,已經(jīng)出了兩本書,書名都叫《花甲背包客》。第一本主要是講出國自助游的攻略,在常識已經(jīng)普及的今天,價值已經(jīng)不大。剛剛推出的第二本則是對他們自助游途中點點滴滴感悟的呈現(xiàn),一個不起眼細節(jié)的回憶,一點不經(jīng)意的感悟,都可讓人回味良久。讀罷這本書,感覺宛如清冽的山泉,洗刷了自己心靈的疲憊與惶然,原來,幸福就在沿途的風景上。
生活必須活著,但活著不僅僅是為了生活?!叭耸且环N奇怪的動物,他一定要為生活找點意義。生活本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讓它變得有點意義。生活本身并不幸福,所以我們要幸福地生活”,著名作家畢淑敏如此總結(jié)生活?!皬拿魈炱?,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幸福,怎樣追尋幸福。
是的,“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幸福是一種個人的情緒與體驗,邁不出追尋幸福的第一步,你就永遠摸不著幸福;不用心去體驗?zāi)莿尤说囊粍x那,你就永遠在幸福的饑渴之中。張廣柱和王鐘津在《花甲背包客》中描寫了在南極大陸的冰雪世界、歐洲鄉(xiāng)村、澳大利亞等地有趣而冒險的經(jīng)歷,更闡述了一路上兩人相依相伴,對幸福的追尋,對愛情、親情、友情的感悟等,帶給我們莫大的激勵和感動。幸福,就是你每一個細小生活愿望的達成;幸福,就是追尋你想要的,穿越艱難困苦看到的最美麗風景。
很多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難,需要的是克服心理的恐懼,一次決心之后的冒險,一次不經(jīng)意的“冒失”,都可以讓恐懼煙消云散。張廣柱和王鐘津向往周游世界,但很長時間都被恐懼和擔憂絆住了腳。2007年1月,經(jīng)過“周密”的策劃和準備,他們背著行囊,開始了虎跳峽徒步穿越之旅。行走在崇山峻嶺的羊腸小道上,望著峽谷中奔騰而去的金沙江,一種奇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納西族老鄉(xiāng)開的雅閣客棧,他們遇到了6個自助游的老外,其中兩個居然連“你好”的中文都不會說。老外能,我們?yōu)槭裁床荒??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環(huán)球之旅。
張廣柱和王鐘津老人,那種不做房奴、不做車奴、不做財奴、不做錢奴,賣掉房子也要自助游,追尋夢想,在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中體驗到了幸福。提醒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別人的幸福不一定是自己的幸福,你覺得勤爬苦做賺錢是一種幸福,你就繼續(xù)你的幸福;你覺得環(huán)游世界幸福,你就傾家蕩產(chǎn)去繼續(xù);你覺得雙手為家人粗糙而幸福,你也應(yīng)該去繼續(xù)……何必在乎別人的看法,幸福的滋味只有自己能夠品嘗,怎么開心怎么過,怎么幸福怎么活。
經(jīng)過自助環(huán)球游,張廣柱和王鐘津感覺“好像重新回到談戀愛的時候”,我深深感動。清晨的陽光下,貓著腰相互扶著的一對老年夫婦散步的圖景;公共汽車上,一位老奶奶對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說“老頭子,你到這里坐”的圖景;醫(yī)院里,另一半用顫抖的手為躺在病床上的老伴喂上一勺稀飯的圖景……都讓我們感動萬分,明白“年輕夫妻老來伴”的真正含義。別說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只是我們在婚姻中忘記了去重溫愛情的細?jié)。
張廣柱和王鐘津在旅游中的所感所悟,讓我再一次思考旅行的價值。旅行是人類早期移居文明的高層次回歸。在歐美,大多數(shù)人強調(diào)“走出去,就有益處”;很多小孩都在父母的強制之下來一次“壯行”,而這次壯行也就成了他們真正的成人禮。也許,正是因為旅行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處理,有太多新的見聞思緒會充實大腦,而人生本身也是一次旅行,所以我們至少需要一次旅行。“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這都只是借口而已。
讀完《花甲背包客》,我想到了一個關(guān)于蘇格拉底的故事。蘇格拉底和拉克蘇都向往一座天空盡頭美麗的山峰,約好一起登上山頂。最后兩人都沒有到達山頂,蘇格拉底一臉幸福,因為他一路上都在欣賞美麗的風景;拉克蘇很沮喪,“我的心里只有登頂?shù)哪繕耍睦镉袝r間顧得上看風景??!”蘇格拉底拍拍朋友的肩膀,說:“親愛的,當我們追求永恒的幸福目標時,別忘了,也許幸福就灑落在沿途的風景上。”是的,我們追尋幸福,但幸福只是一個點,既不是起點,也不可能是終點,因為人生的路很長很長,幸福就灑落在沿途的風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