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科學的入口處》
作者:黃寰,劉興詩,程漢華,盧衡等 出版社:湖北少兒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定價:131.40元/套
圖書獲獎: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出版工程;2008年冰心兒童圖書獎;第17屆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優(yōu)秀圖書二等獎;2012年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科技部評選)
圖書亮點:叢書名源自馬克思名言。本叢書旨在向少年兒童講述20世紀這一人類有史以來科技發(fā)展最快世紀的發(fā)展歷程,分冊論述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命科學等學科,以時間為經,以專題為緯,各選取最具代表性的30個重大專題事件,采取“由人入事,由事點題”的方式,通過故事弘揚科學精神。本叢書是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選題,由各學科知名學者撰寫,每書都有院士作序。
2.《健康66條——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讀本》
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5月 定價:16.00元
圖書獲獎:2008年中國十大健康圖書特別推薦獎;2009年度全行業(yè)優(yōu)秀暢銷品種優(yōu)秀獎;“五個一工程”參評獎
圖書亮點:該書由全國百余位專家圍繞現(xiàn)階段健康相關知識、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歷時兩年,從醫(yī)藥衛(wèi)生各個領域精心篩選,潛心編寫而成。書中對《中國公民健康素養(yǎng)——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行了全面、權威的詮釋,目的是幫助大眾提高健康意識,掌握保健技能,促進身心健康,享受健康生活,共建和諧社會。
總之,本書集科學性、知識性與實用性于一爐,是一切愛護自己并關愛他人健康的中國公民都值得認真閱讀的護生手冊。
3.《萬物簡史》(少兒彩繪版)
作者:[英]布萊森 著,嚴維明 譯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7月 定價:68.00元/冊
圖書獲獎:冰心兒童圖書獎;2011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圖書
圖書亮點:《萬物簡史》是一部有關人類科學發(fā)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幽默風趣的筆法,結合有關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現(xiàn),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們認識宇宙、探索萬物的科學歷程。為了讓廣大少年兒童讀者也能夠讀懂該書,作者滿懷對少年兒童的愛心和對科學的敬畏,對原著進行了精心的改寫,保留原著的精華,用簡潔、流暢、準確的語言進行敘述,同時增加了400多幅與內容珠聯(lián)璧合的圖畫,成就了這部《萬物簡史》(少兒彩繪版)。
4.《HOWWHY》
作者:【美】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著,方舟子 等譯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6月 定價:175.00元/套
圖書獲獎: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第八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圖書;2012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榮獲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圖書亮點:版權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是美國現(xiàn)代最為經典的兒童科普讀物之一;美國中小學圖書館必備館藏圖書;榮獲美國國家出版獎;被譽為“為兒童準備的最好的科普讀物”;榮獲美國教育出版聯(lián)合會書籍整體裝幀設計獎;2000年被美國《學校圖書館周刊》譽為“永久的財富”;譯者權威,邀請方舟子等國內著名科普作家擔綱翻譯工作。
5.《愛因斯坦的望遠鏡》
作者:艾弗琳·蓋茨(Evalyn Gates)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定價:39.00元
圖書獲獎:新聞出版總署評選的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之一
圖書亮點:《愛因斯坦的望遠鏡》是一本出色的科普著作,作者艾弗琳·蓋茨博士以引力透鏡現(xiàn)象的研究為主線,介紹了當今天文學和宇宙學最為引人注目的兩個研究領域,即暗物質和暗能量,同時介紹了引力理論和現(xiàn)象、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在物理學的幫助下,身為地球上的普通人,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宇宙深邃的盡頭,還可以探究隱藏在無盡夜空下神秘的天體,而這些認知又和比原子還要小很多倍的基本粒子研究聯(lián)系在一起。
6.《奇妙的大自然叢書》
主編:袁清林 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定價:25.00元/冊
圖書獲獎:入選2012年第九屆新聞出版總署向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yōu)秀圖書;獲得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第二屆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
圖書亮點:本叢書包括奇妙的山、動物、植物、海洋、冰川峽谷、江河湖泊、沙漠和森林8本書,以豐富而精美的圖片、優(yōu)美而細膩的文字、文理兼收的廣闊視野,不僅向讀者朋友揭開了大自然的無窮的奧秘,展示了自然的規(guī)律之美和創(chuàng)造之妙,而且還包含了關于大自然豐富的人文知識,體現(xiàn)著對大自然深深的人文關懷。相信這套叢書會引導青少年朋友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之美、體驗大自然之妙,并建立起對自然的關愛和尊重之情,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