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又輸了。
2011年11月11日,中國的光棍節(jié),中國足球成了中國的光棍,以0:1輸給了在戰(zhàn)亂和貧困中苦苦煎熬的、陣容不整的伊拉克。中國的光棍節(jié)是中國足球巴西世界杯之旅的蒙難日,中國球迷面對四戰(zhàn)三敗的恥辱戰(zhàn)績不禁又一次淚流滿面。
“中國足球又輸了”不是新聞,就像“中國股市又跌了”不是新聞一樣。中國足球每戰(zhàn)必敗不是新聞,就像從2008年便開跌的中國股市,天天跌,周周跌,月月跌,年年跌,熊冠全球不是新聞一樣。
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中國足球是中國體育的軟柿子,中國股市是中國經濟的軟柿子,中國足球是中國球迷的傷心地,中國股市是中國股民的傷心地,中國足球是中國球迷的亂葬墳,中國股市是中國股民的亂葬墳。
可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又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中國球迷可以在幾萬人的大體育場怒吼:“謝亞龍,下課!”那喊聲地動山搖,天崩地裂,那愛國之情、民族自尊之心,天地都為之動容,連外國人都感動地說:“我喜歡中國足球,因為中國球迷喊‘加油’的方式很獨特。”
可中國股民不同,他們只會默默地流淚,讓所有的痛苦都爛在肚子里。
“中國足球又輸了”,第二天,中國的媒體可以開罵,怎么罵都成,想罵誰都成,罵足協(xié),罵裁判,罵教練,罵場地,罵隊長,罵隊員,罵天氣。怎么解恨怎么罵。可中國股市不成,哪怕跌得天翻地覆,除了一張驚恐而悲傷的臉,你什么也聽不見,看不到。
其實中國球迷完全不必如此激動,說白了,足球不過是一場游戲,何必當真呢?散場回去眼一閉,什么都不存在了。安慰一下自己,輸球干我屁事,阿Q一下,便過去了。可中國股民不同,他們損失的是自己來之不易的血汗錢、養(yǎng)命錢。
中國球迷可以設計一盤菜,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便有這么一道菜,十一只豬腳,當中圍著一塊臭豆腐,這道中國名菜叫“中國足球”。有人還為這塊臭豆腐起了個人名,姓謝叫亞龍。
還有一點又相同了,比如因為搞垮了中國足球舉國皆曰該殺的謝亞龍,卸任后升官發(fā)財,當了中體產業(yè)的董事長。從名義上看,主管足球的體委副主席官位顯赫,可中體產業(yè)的董事長年薪百萬,多實惠。名似降了,實則升官發(fā)財了。同樣,九年的中國股市從原點到冰點,也一點不耽擱官員們的升遷。
以上證綜合指數(shù)為例,2001年初,上綜指是2073點。經過十年,漲到了2393點,僅上漲了13%。而這一時期的中國股市總市值增長了五倍,所以實際上是下跌的。2393點的點位比998點還低,998點時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為三十二倍,而2393點時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為十二倍。中國資產越來越不值錢了。
美國從1990年的第四季度開始,資本市場開始了長期單邊上漲的十年,道瓊斯指數(shù)從當時的2400點,增長到了2000年的11723點,十年漲幅達到了近四倍。這對推動美國經濟和高新技術的快速增長,以及居民財富的大幅度增長,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真不知道,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誰比誰更臭。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誰比誰更悲傷,誰比誰更悲哀。我們該為誰流淚,我們該為誰哭泣。
哀莫大于心死。
中國足球有希望,因為它有痛感,它會憤怒,會咆哮,它會嚎啕大哭。所以它一定會崛起。
可中國股市不是,十個中國股民,九個都在揪心地想,如何才能下這條賊船。
【原載2011年11月21日《西安晚報·秦鏡》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