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大概中外都喜歡送——當(dāng)然,更喜歡收。不過,其中的差別卻是相當(dāng)大的,大致說來,中國人送禮,往往目的性很強(qiáng),所謂“火到豬頭爛,禮到事情辦”是也。也因此,中國人的禮品,常常是在請求別人幫助前送出去的,好比先燒香,才能指望神靈庇佑一般;而外國人注重的則是送禮這一行為,以及禮物的象征意義——你送了禮物給我,那是你看得起我,想跟我交朋友,而不是想利用我來為你謀什么利益。因而他們的禮物一般都不貴,且都是在得到幫助之后送,以表達(dá)誠懇的謝意。因為這種不同,所以中國人跟外國人收到禮物后的反應(yīng)也不一樣。在中國,因為那禮物有釣魚性質(zhì),所以大家收到禮物后都不喜形于色——誰知道你這禮物要釣多大的魚?而且也不當(dāng)面打開禮品,因為這有現(xiàn)場交易的嫌疑,不僅不禮貌,而且會給人留下“貪財”、“貪婪”的印象,或讓人感到對所接受的禮物過分在意。禮物往往是在客人離開后,被悄悄打開。而在西方,人們在接受禮物時,想到的首先是感謝。因此,為了表示謝意,他們往往會當(dāng)面小心地打開禮物,大呼小叫地稱贊一番,激動時還擁抱你一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有時在結(jié)婚慶典上,主人還將客人送來的禮物展示一番,以增加喜慶的效果。
也因為有這種不同,所以在送禮上,中國顯得含蓄——收錢辦事,太直截了當(dāng)了會不好意思。這種含蓄主要表現(xiàn)在收禮不直接收,總是用各種好看的名目收。譬如,跟人家打牌,然后人家故意輸錢給你。于是,這錢就是你“贏”的,而不是別人“送”的,自然也就沒有收錢的嫌疑了;再比如,讓送禮的送些古玩字畫,弄得自己不像是在收錢,倒像在進(jìn)行藝術(shù)欣賞等等。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知縣的壽辰,因為他是子年生,從生肖上講屬鼠,于是手下的屬員們便集資鑄了一個金老鼠去做賀禮——這多含蓄!不是送禮,而是祝賀領(lǐng)導(dǎo)生日快樂。更有意思的是,知縣收受這金老鼠后,不僅沒感到不好意思,反倒趁熱打鐵,告訴大家明年又恰巧是他老婆賤整壽,“她比我小一歲,是屬牛的”。這意思當(dāng)然很明白,就是要大家明年再送他一只比金老鼠大得多的金牛。這貪心多實在。可又都是通過很文雅的生肖呀、祝壽呀、祝你平安呀……這些雅得不得了的方式來進(jìn)行的。魯迅曾分析,“其實,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決不敢想金牛。一送開手,可就難收拾了,無論金牛無力致送,即使送了,怕他的姨太太也會屬大象。大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內(nèi),似乎不近情理罷,但這是我替他設(shè)想的法子罷了,知縣當(dāng)然別有我們所莫測高深的妙法”。的確,如果開始就不送金老鼠,縣長老爺大概也想不到金牛。可是,誰敢不送呀——蔡明在小品《送禮》中有云:“你傻呀,不送禮辦不成事兒呀?!?/p>
這事兒要放在外國——比如蘇聯(lián),就直接多了。在勃列日涅夫當(dāng)政時期,蘇聯(lián)領(lǐng)導(dǎo)干部送禮之風(fēng)特別盛行。據(jù)同時代人的回憶,這老勃每逢到地方視察工作,必帶上大批禮品,包括香煙、手表、電視機(jī)、器皿、金銀飾品等等,很是誘人,而且出手大方。領(lǐng)導(dǎo)如此表率,屬下豈敢坐視?于是投桃報李——手下回贈他的就是貴重的胸花、寶石項鏈、戒指、配有金銀槍套的手槍、各種黃金飾品及其他貴重禮品。勃列日涅夫有一次到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國視察工作,該共和國黨中央第一書記蓋達(dá)爾·阿利耶夫直截了當(dāng)?shù)厮退蛔眉兘鹬谱鞯?、價值連城的他的半身像。當(dāng)然,這種直截了當(dāng)送禮帶來的好處也很直截了當(dāng),不久阿利耶夫便被調(diào)到首都莫斯科任蘇聯(lián)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并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原載2012年2月14日《西安晚報·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