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快樂的四種方法:困境中不忘幽默;多想那些快樂的時光;讓身心在神游中度假;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
如何提高自身的幸福感?1、提高認知調(diào)整。面對挫折,或調(diào)整自我,或改變環(huán)境。2、努力平衡情緒。3、尋求壓力反彈。張弛有度,彈壓有余。4、常懷感恩之心。感恩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其實生活是如此簡單,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報以微笑。與其自怨自艾抱怨生活,還不如把握好每一天。既然我們無力去操縱生活,還不如轉(zhuǎn)變心態(tài)積極地去迎接。生活著,微笑著,快樂著,多好!幸福必須是單純的,單純一點,欲望就可以少一點。有句成語叫欲壑難填,是無上智慧。欲望就是個永遠無法滿足的東西,如同多米諾骨牌,打開一扇門,緊接著其他的門就跟著打開了。而絕大部分欲望是無用的,只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復(fù)雜,一復(fù)雜就會茫然。
英國財政部發(fā)給全體員工的2010年版《壓力應(yīng)對手冊》里的一段話:反復(fù)無常、失敗、放棄競爭、發(fā)瘋、悲傷、高興、趣味索然、白日做夢、懈怠、哭泣、表達心情、需要他人、做你想做的事、做你自己……我們所憂慮的問題,40%不會發(fā)生,因為憂慮是大腦過度疲勞的產(chǎn)物;30%是因為懊悔從前的決定,而這些決定是無法改寫的;12%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論,而這些評論大多是不客觀、不正確的;10%是因為我們過于擔心,而這種擔心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只有8%是正常的,因為生活中確實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活不必處處帶把別人送給你的尺子,時時丈量自己。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xù)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把生活當戲做的人,可以處變不驚;把戲當生活的人,容易抑郁成疾。一個人的個性,可以通過三樣?xùn)|西測量出來:工作、酒和談話。
著名作家劉心武說:與其討好別人,不如武裝自己;與其逃避現(xiàn)實,不如笑對人生;與其聽風聽雨,不如昂首出擊。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挫折,會像一只小手掌,看上去雖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就會遮住你人生的整個晴空。
生活中不必如此焦慮:1、干不完的活。要學會承擔責任、分擔工作。2、趕不到的會。如果經(jīng)常遲到,要反省是不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3、處不好的人。你雖然沒有權(quán)力決定別人的行為,但你有義務(wù)管理好自己的情緒。4、搞不定的事。學會與煩惱共處,在人生低谷期要反省自己,積攢實力,有時候,挫折也是一種財富。
禪師說:人的修煉就是兩件事:餓了吃飯,困了睡覺。中國健康學會常務(wù)理事余惕君說:人的一生所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肚子飽,心情好。
路是腳的延伸,人們每天都在走路。有時走的是順風路,有時走的是頂風路;有時走的是陽關(guān)道,有時走的是獨木橋。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每個人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該趕路時要趕路,該讓路時要讓路;該拉車時要拉車,該輕裝時要輕裝;該快馬加鞭時別心軟,該歇腳時別硬撐。行百里而半九十,上山容易下山難。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月妨艘獙焼柭?;一失足成千古恨,別忘了抬頭看路;靠水邊時要防濕鞋,夜晚摸黑還要防鬼打墻。
清人有首《半半歌》:“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悠閑,半里乾坤寬展……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吐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p>
余虹主編的《人生天地間》中說:幸福是什么?在我看來,幸福源于簡單生活。簡單意味著悠閑,無論是中產(chǎn)階級,還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盡量悠閑、舒適,在過簡單生活這一點上人人平等。簡單,是平息外部無休無止的喧囂,回歸內(nèi)在自我的唯一途徑。我們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
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教授說:“人生是一種樂趣,一種創(chuàng)造。人生快樂,快樂人生,生活的動力就是不斷尋找和發(fā)現(xiàn)樂趣。生命是否有意義,包括事業(yè)、家庭生活、健康長壽等,都和快樂有關(guān)。一個人一生中的時間是常數(shù),應(yīng)該集中精力做一些好事?!?/p>
慧能禪師說:人只要擁有“五心”,快樂就會來找。即誠實心——誠以修身,信以立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潔凈心——把丑陋凈化為美好,把憤怒凈化為慈悲,把誹謗化為友善。包容心——佛說原來怨是親。“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慈顏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施善心——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善為生存久計,惡是惹事禍根。多施善惠,多積善德。感恩心——受人于恩,定要報答。對生活、對他人,心存感激。
有一個字叫“隨”:隨時——時間于我不再是桎梏,春天可永遠都是春天,白晝也可以從夜晚開始;隨性——聽從自己的心靈,心靈能夠抵達的地方,我當然也能夠抵達;隨意——隨意不是隨便,不是風中煙絮,不是水上浮萍……隨意是無憂,是歡喜心,是大自在……隨緣——緣起緣滅,聚散離合,生老病死……在這個大客棧一樣的世界上,我只是寄宿者之一,天黑時投店入住,雞叫三遍后就得重整行囊起程;隨喜——歡喜就好。一粒粒細小的草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長成一棵棵青翠的小草。
中國語言文字專家張允和認為人生幸福有三要訣: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寧靜安詳,始知花香。假如你現(xiàn)在吃什么都不香了,看再美的景致都不激動了,住再大的房子,坐再好的車,都沒有幸福感了,一定是你變了,變得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著名經(jīng)濟學家于光遠論休閑:休閑的價值不言而喻,沒有閑,人的自然成長都成問題。我特別欣賞《道德經(jīng)》中的一句話:“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還有兩句詩寫“忙”的,“浮世忙忙蟻子群,莫嗔頭上雪紛紛?!币畹嚼?,玩到老。我這里的玩,是那些積極、健康、友好的游戲品類。游戲的多樣性應(yīng)特別強調(diào),包括靜態(tài)的、動態(tài)的,益智的、健身的,肢體的、心靈的,簡單的、復(fù)雜的,舒緩的、刺激的,戶內(nèi)的、戶外的等等。在西方人看來,休閑時間是人們用來沉思、欣賞、創(chuàng)造的,因而休閑是神圣的;而游戲是生活的主題,是文化的基礎(chǔ)。
2006年美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是《幸福》課,主講是一名叫泰勒·本·沙哈爾的年輕講師。他的“幸?!闭n要點是10條小貼士:1、遵從你內(nèi)心的熱情。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3、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于行動,也經(jīng)常會失敗。不要讓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4、接受自己。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并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后問問自己,能做些什么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5、簡化生活。更多并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6、有規(guī)律地鍛煉。7、睡眠。每天7到9個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8、慷慨。你的錢包里可能沒有太多的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敖o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9、勇敢。勇氣并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10、表達感激。記錄他人的點滴之恩,始終保持感激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個性品質(zhì)。善于交際、活潑、踏實、勤奮、有責任心的人會更快樂。愛丁伯格大學心理學教授摩西·貝茨說:“即使謙卑地活著,但如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會感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