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
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從小學習儒學,19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法名本寂,25歲受具足戒。之后前往洞山良價禪師座下參學,并且得到法要;后來在江西撫州荷玉山開堂說法,因為思慕曹溪六祖惠能大師,于是改名“曹山”,一時諸僧云集,大振洞門宗風,成為曹洞宗的第二代祖師。
有一名云水僧去拜訪曹山本寂禪師,向禪師探問說:“常在生死海中沉沒的是什么人?”
曹山本寂禪師悠悠地說:“是你?!?/p>
云水僧不解地問:“我現(xiàn)在是人,并且學佛修禪,怎么會沉沒在生死海中呢?”
曹山本寂禪師回答說:“人海茫茫,哪個人不在無邊的苦海里流轉???”
云水僧一聽,又接著問說:“既然是這樣,老師您有超出三界外嗎?”
曹山本寂禪師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看著云水僧說:“我不去想這個問題?!?/p>
云水僧于言下忽然有省,作禮而去。
有謂“三界火宅,娑婆苦?!保饕且驗榭嗪CC?,沒有邊際,這里面沒有安穩(wěn)。其實,世間人人都沒有依靠,你說靠錢財,人為財死;靠情愛,作繭自縛;靠知識,妄想煩惱;靠社會,是非紛擾;到底三界中,有什么是可以依靠的呢?
曹山本寂禪師的禪修生活,讓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他沒有在是非名利場中流轉,意味著他雖在世間生活,但已解脫超凡,不再為世間所囚縛了。
提瓶取水
唐朝的溈山靈佑禪師,生于福州長溪,是百丈懷海禪師的上首弟子,并且得到他的法要。得法之后,他與弟子仰山慧寂經(jīng)常相互酬唱,大弘禪法。
有一天,師徒二人外出游山。途中,溈山靈佑禪師將水瓶遞給仰山禪師,仰山慧寂伸長了雙手,正準備要去接的時候,溈山禪師忽然將手一縮,讓仰山慧寂撲了個空。
仰山禪師知道老師又要和他打禪機了,于是將雙手往腰邊一插,一語不發(fā)地看著溈山禪師。
溈山禪師笑吟吟地看著他,問說:“這是什么?”
仰山禪師立刻反問:“老師,您還見到了什么?”
溈山禪師說:“如果是這樣,何必要向我這邊來尋找呢?”
仰山禪師哈哈一笑,說:“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是在仁義道德上,為您提瓶取水,也是我的本分事?。 ?/p>
溈山靈佑禪師點頭微微一笑,將水瓶交給仰山慧寂禪師,默許了他的回答。
溈山靈佑和仰山慧寂禪師,他們師徒都是禪門的高手。所謂的“提瓶取水”,究竟是給你?還是給我?這要靠默契。禪門中,心心相印的人,不管任何時間、任何事情,都是有默契的。等于禪門說:“你有拄杖子,我就奪去你的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就給你拄杖子?!痹谝话闳耍际欠钟袩o、你我兩邊,但在禪家,則是所謂“兩頭共截斷,一劍倚天寒”。
由于溈山靈佑禪師把手縮回來,之后有了一番對話,才知道原來沒有你我;當然,水瓶由哪一個人提取,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