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咪咪死了。
這是一個星期天,兒子不上學(xué),我跟妻子阿華,也難得睡個懶覺,8點過了還沒起床。老白剛從外面回來,食水未進(jìn),就聳著頭,捯動短短的四條腿,從這間屋到那間屋,摳床板和衣柜門,找咪咪;只要咪咪沒在它的視線里,它總是找它。我問阿華:“咪咪呢?”阿華說,夜里放它出去了,具體是幾點鐘,她沒看表。我頭腦里陰沉了一下,像一張紙被水漫過,濕淋淋的暗紋里,浮現(xiàn)出三年前咪咪被車撞傷的情景。那回阿華也是這樣暈暈乎乎,記不住幾點鐘放它出去的,甚至記不住它在家里還是在外面,結(jié)果出了大事。
我說,趕快起來吧,去找找它。
阿華先起床,抓了把貓糧,去樓頂平臺。前幾天,一只花貓老跟著我們,希望我們喂養(yǎng)。這只貓的鼻梁四分之一白,四分之三黑,黑得觸目,像誰用蘸了濃墨的毛筆點了一下,點出個倒垂的驚嘆號,我戲稱它“曹操貓”?!安懿儇垺贝髦莱粝x的藍(lán)色項圈,身上也算干凈,想必是有人養(yǎng)著的??伤搽S我們上樓,趕也趕不開,給它貓糧,它吃得連咀嚼也省略了。咪咪絕不會允許它進(jìn)門,我們便把它帶到樓頂平臺,夜里它也歇在上面。
阿華在樓上叫咪咪,只叫出了“曹操貓”,給了它糧食,阿華又下樓去找。
不一會兒回來,在樓道里就聽見她喊:“羅偉章啊,羅偉章啊……”
我心一緊,難道咪咪又被車撞了?
可她喊出的是:“我們的咪咪死了!”
她在電箱底下發(fā)現(xiàn)了它,很可能它是被電死的。
我穿衣著褲,下樓去。越接近電箱,越不敢看;越不敢看,眼睛越是銳利,不漏過任何一個細(xì)節(jié)。在電箱東側(cè)的鐵柵欄內(nèi),我找到了咪咪。它側(cè)臥著,雙目圓睜,四腿半伸,尾巴微微彎曲,緊貼電箱,張開的口腔里,焦黑,有泥塵,牙齒上沾著一片枯干的樹葉。
看來確實是被電死的。昨夜下雨,漏電了。
我叫它:“咪咪!咪咪!”
它不答應(yīng)。我伸手摸它,硬的,涼的。它確實死了。
我說:“咪咪,你個狗東西咋就死了呢!”
我把銹壞的鐵柵欄撥開些,抱它出來。它沒有動,它真的死了。
阿華拿來幾張紙,是她平時抄寫的《金剛經(jīng)》,她說把這幾頁經(jīng)文,跟咪咪一起埋了,讓它得菩薩保佑,去另一個世界少受痛苦,早日投胎轉(zhuǎn)世。不管是投胎為貓還是投胎為人,都再跟我們成為一家。最好是投胎為人,這樣它就能跟我們說話了。
我去電箱背后的一棵刺柏樹下挖墓穴。鋤頭很小,泥土很干。昨夜的雨只是毛毛雨。
阿華再次上樓,拿來一件她的T恤衫,剪過半截的,穿在咪咪身上,主要是遮住它的頭臉。身子不要遮,讓它直接和地氣接通。清潔工走過來,說你們的貓死了啊?你去花工李師傅那里借把大鋤頭吧。但我不愿意。我們的咪咪膽小,不熟悉別人所用工具的氣味,聞到陌生的氣味,它會害怕。對這把小鋤頭,它熟悉。我們?yōu)闃琼斏系幕ú菟赏?,都用這把鋤頭。侍弄花草的時候,它都在我們身邊跑來跑去。清潔工又說:“反正都死了,扔進(jìn)垃圾桶,讓人運走吧?!闭娌幌氪罾硭?。咪咪是我們的寶貝,不是垃圾。我只專注于挖墓穴。挖了幾次,都嫌小,又挖,手軟了,汗流出來。
大致差不多時,把咪咪放進(jìn)去。
此前,阿華幾次想把它的眼睛合上,都沒成功。它的身體全都僵硬,只有尾巴的后半部是軟的,并非柔軟,不過能勉強(qiáng)扳動而已。我將它尾巴卷到它身體的內(nèi)側(cè),保持側(cè)臥的姿勢,頭朝太陽升起的方向。衣服遮住它的頭和上半身,只有幾根胡須伸出來,讓它去到那邊,也能用胡須測量通行的路徑。經(jīng)文鋪在它身上后,再用手把土推入坑里。
事畢上樓,碰見兒子下來。我們出門時,他還沒起床,但他知道咪咪死了。問他去干啥,他不答。多問幾聲,他才憤懣地咕噥:“我去看看?!?/p>
我告訴了他地方。
咪咪就是兒子抱回來的。
那是2006年10月29日,我記得很清楚。在這之前的幾天,他就把它抱回來過,他每次放學(xué)回家,進(jìn)入小區(qū),它都朝他叫,還躬著背,到他腿上來蹭。它明顯是一只流浪貓,歇在樓下的電箱上,兒子中午將它抱回家,喂些食物,下午上學(xué)時再領(lǐng)下去,并帶些餅干,放在它常呆的地方。每次兒子領(lǐng)它出門,它的尾巴都彎曲著,像個問號,似乎在說:“你們不愿意收留我嗎?”不是不愿,是不敢,我們從沒養(yǎng)過動物,怕養(yǎng)不好它。但10月29日這天,兒子再不肯把它請出家門,因為它的右前腿吊起來,不敢著地,像是斷掉了,不知是被人打的,還是自己跳下電箱時傷的?!暗人群昧嗽俳兴甙??!眱鹤訋е耷粦┣蟆N覀儫o話可說。
我們叫它咪咪,這是貓的共名,但對我們而言,這稱呼屬它獨有。
當(dāng)天,阿華在木沙發(fā)上給咪咪墊了塊桌布,讓它睡覺??傻搅璩?點,它就喵喵喵地滿屋亂竄,還把前爪搭在床沿上叫,一張小小的貓臉和閃閃發(fā)光的眼睛,在暗夜里很讓人害怕,弄得一家三口都醒了。直到天快亮?xí)r,把它放出門,幾個人才又躺了一會兒。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它在好幾個地方拉了屎尿。它叫,就是想出門拉屎拉尿的,但那時候我們不懂它的心思。要是以往,兒子絕不會管,可這天他把咪咪的屎尿收拾干凈了,上學(xué)時還把垃圾帶下了樓,條件是我們不能把咪咪趕出屋子。
當(dāng)然不會趕它。
過了十來天,咪咪的腿傷好了,可它再也不可能離開。
人與動物從遠(yuǎn)古走來,有著相似的譜系,共通之處和親密的程度,比想象的還要多,只需等到某一個時刻,辨認(rèn)出彼此的蹤跡——我們的和咪咪的蹤跡。
它已經(jīng)屬于這個家。
或者說,它早就屬于這個家,以前只是暫時的別離,現(xiàn)在它回來了。
它知道是誰把它領(lǐng)回來的,對它哥哥(我們的兒子)特別好,它的身體里裝著一口鐘,每到下午6點,就叫我們?yōu)樗_門,門打開,它飛奔下樓,去接哥哥。哥哥要把自行車放進(jìn)車棚,因此它事先去車棚外的草叢中候著。它跟哥哥一同回家。清早,它又送哥哥出門。它看著他騎車出了小區(qū),便悲哀地叫著,一聲連著一聲,直到我們下樓,把它接回來。哥哥吃飯的時候,它跳到沙發(fā)背后的窗臺上,為他舔頭發(fā)。哥哥喜歡打籃球,常出汗,頭發(fā)很容易臟,咪咪要把他的頭發(fā)舔干凈,讓他在女生面前顯得漂亮些。如果他動一動,它立即伸出前爪,把他的頭壓住,意思是你別急,還沒打理利索呢。哥哥做家庭作業(yè)時,它就伏到他的書桌上去,尾巴一搖一搖的,守著他。
哥哥上學(xué)去了,它在家無所事事,不停地進(jìn)進(jìn)出出。樓上樓下,都是它的領(lǐng)地(至少它自己這么認(rèn)為),它把領(lǐng)地一遍一遍地巡視過了,就回家睡覺。它最喜歡躺的地方,是我的腿。我兩條腿并起來的寬度,剛好適合它躺。遺憾的是它不喜歡我抽煙,我一抽煙,它就很不樂意地跳開。上午11點半左右,下午5點半左右,它必然到我的書房門口,執(zhí)著地叫我,是說快吃午飯了,或者快吃晚飯了,請我丟下工作去休息,去客廳看電視,它好躺到我的腿上來。我看電視的時候,是不抽煙的。
不過許多時候,它朝我們叫,沒有任何物質(zhì)上的要求,只是表達(dá)自己的情感。那種叫聲顫巍巍的,水靈靈的,如果它能說話,該是多么動人的言辭。夜里,一家三口要是躺在床上講故事,說笑話,或者念書,它聽見了,必飛奔而來,一躍而上,偎在人與人之間,成為一家四口。它專心致志地聽,偶爾叫那么一聲,表明它也懂某個笑話的玄機(jī)。同時提醒你:別光顧自己樂,還要注意它的存在。
你說:“咪咪,搖搖尾巴?!?/p>
它果然就搖了。
你說:“咪咪,搖快些。”
它就加快速度。
它懂得許多人話,比如它出門時,你交代一聲:“咪咪,早些回來?!彼谴饝?yīng)兩聲,一定是很快就回來了;沒答應(yīng),就要很久才回來。它答應(yīng)的聲音不是“喵”,而是“唉”,兩聲連在一起:“唉唉?!痹俦热?,你說:“咪咪,洗澡?!甭牭竭@話,不管它是蹲在電視機(jī)上,客廳墻角的書堆上,還是躺在人的懷里,都會飛縱而下,朝門口奔跑。它不想洗澡。你把它捉住,抱往臥室的衛(wèi)生間,其間要轉(zhuǎn)三道墻角,每過一道墻角,它都伸出前爪,把墻角抱住。
有了咪咪,我們才知道“藏貓”這個詞來源于生活。咪咪經(jīng)常故意逗人追它,但誰追,它是要選擇的。我追,它一般不理睬;阿華追,或者它哥哥追,它就跑得特別歡實,跑到一個地方藏起來后,你不再追了,它又出來,故意嗚的一聲,從你面前經(jīng)過,你再追,它再跑,再藏。清早聽到哥哥起床的窸窣聲,它便匍匐在臥室外的墻壁后面,撲棱著前爪,哥哥一跨出門,它迅速沖過去,勾他的腿。
它熱愛這個家,因為愛,它生怕這個家發(fā)生變故。如果兩人吵架,它必跳出來制止,誰的聲音大,它就抱住誰的腿咬上一口,咬一口還止不住,就咬住不放。但它極少咬它哥哥,它哥哥進(jìn)入青春期后,頭上長了角,身上長了刺,稍不留心,就惹到了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鬧。正在變聲的男孩,嗓音粗啞,怪異,是又低沉又魯莽的那種,而且喊出的每句話都用了力,脖子上繃起青筋,為的是把父母的聲音壓住。他的聲音分明比父母的都大,咪咪卻不咬他,而是咬我們。
這家伙,為一己之私心,也常常放棄原則。
咪咪是我們小區(qū)的名貓。不是說它品種名貴,它不名貴,它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貓,鼻頭白色,身上黑、棕混雜,肚皮上有條白線,從頸部一貫到底,端端正正,像衣服的拉鏈。它有名,是因為它簡直不像一只貓。它要陪我們散步。從沒聽說過有貓陪人散步的。當(dāng)人們看見咪咪悠閑自在地跟在我們身后,或者歡天喜地地跑在我們前頭,就會驚嘆:“天哪,貓還陪主人家散步嗎?”這聲驚嘆讓我們和咪咪都感到驕傲,但這句話的錯誤在于,我們不是咪咪的主人家,它自己就是主人。
它從不出小區(qū)。我們出北門,它就跟到北門;出南門,它就跟到南門??斓介T口時,它伏在汽車底下,或者園圃的芝籽花叢中,變著腔調(diào),凄哀地叫。它是怕我們一去不返了,那樣它就成了孤兒。這叫聲讓我們腳步遲重,往往多次返回它身邊,對它說:“咪咪,我們?nèi)ヒ粫壕突貋?,你好好躲著,別在路上亂跑,免得車撞了你?!背龘?dān)心它被車撞,還擔(dān)心它遇到大狗,或者以折磨動物為樂的孩子。
它知道我們?yōu)樗鼡?dān)心,如果它在樓頂上玩,玩夠了想下樓再玩一陣,路過家門時,它都要和我們打聲招呼,讓我們知道它的去向。從樓底到樓頂,同樣如此。它比我們的兒子還懂得,“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我們出小區(qū)后,它也聽話地躲在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地方,全神貫注地等著,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的身影,或聽到我們的腳步聲、說話聲,迅即歡叫著跑過來,在我們的腿上蹭,還在地上打滾。即便下著瓢潑大雨,它也要等到我們才回家,那時候它身上淋得透濕,四條腿一撇一撇的,甩著腳板上的水花,快快樂樂地朝家的方向奔跑。它把尾巴舉得像根旗桿,表明它是多么幸福。
這副情景,小區(qū)里好多人都熟悉,因此好多人都認(rèn)識咪咪是我們家的貓。
在我們那幢樓的另一個單元里,有家人也養(yǎng)貓,那家女主人說,她家的貓只愿呆在屋里,“拉都拉不出來”。每次看到咪咪迎接我們,與我們親熱,她就遠(yuǎn)遠(yuǎn)地,很羨慕地張望。有次她跟女兒在一起,她女兒說:“啥時候,把我們的貓帶到你們家去,讓它跟咪咪進(jìn)修兩個月。”
有段時間,我教咪咪叫爸爸、媽媽、哥哥,教一聲,它學(xué)一聲,從不懈怠。學(xué)得還真有點像。它的發(fā)聲再不是嘴一張了事。阿華常常問它:“我們的咪咪是不是最聰明的?”它邊搖尾巴邊應(yīng)答;又問:“我們的咪咪是不是最能干的?”它同樣應(yīng)答。再問:“我們的咪咪是不是最漂亮的?”它就既不搖尾巴,也不作聲。對聰明和能干,它很在意,至于漂不漂亮,倒不是它關(guān)心的了。
有天下午,四川電視臺新聞部主任來我家,知道了咪咪的一些事情,非說要讓臺里來為它拍個專題片。我們拒絕了。他動員老半天,我們也沒答應(yīng)。人看動物節(jié)目,大多為了娛樂,談不上尊重,而我們的咪咪是需要尊重的。
家養(yǎng)動物的聰明,全從愛和寵當(dāng)中學(xué)到。咪咪在家里享受著充分的自由。不止是自由,還有特權(quán)。不知從哪天開始,它吃東西時需要人把它送到食盤邊。不送,它就一直坐在你身旁叫,要是時間拖得太久才送給它,那叫聲就長長短短,高高低低,顯得相當(dāng)?shù)奈?;送過去了,還不能立即就走,需等到它動口的時候才能走,否則它會跟著你走,寧愿挨餓。為防止你提前離開,它伏在食盤前面,頭轉(zhuǎn)過來,盯住你的腳,這時候你得蹲下去,摸摸它,邊摸邊說好聽的話,說上好一陣,它才會吃。
跟我們上樓的時候,它不想走了,就趴在地上不動,我們只好抱著它走。有人碰見,說:“嗬,咪咪又耍賴呀?”它眼睛剜兩下,耳朵彈兩下,似乎在說:“有你屁事!”
它想進(jìn)來就進(jìn)來,想出去就出去,從不受限。它性情活潑,精力充沛,一天要進(jìn)出若干趟。自從養(yǎng)了它,阿華就沒把一個覺睡完整過,每天夜里至少要起來三四回:它想出去了,就跳到她枕頭邊,把她叫醒;玩一會兒回來,又在外面叫門。養(yǎng)它之后,我們又養(yǎng)過兩只貓,但只有咪咪會叫門,別的貓都是靜靜地蹲在門外,等門開時才知道進(jìn)來。咪咪最大的本事在于,白天叫門聲音大,晚上叫門聲音小,像知道晚上是人睡覺的時間,叫聲太大會吵醒鄰居。而它的媽媽阿華,它叫得聲再小也會驚醒。
白天還好,要是晚上,就很苦。冬天更苦,一起一臥,很容易受涼。南方的冬天其實是很難過的,沒有暖氣,阿華和兒子都是過敏性體質(zhì),因此我們幾乎不用空調(diào),出了被窩,冷空氣就像長著指甲,使勁兒掐你。為免除夜里起床受凍的勞苦,我曾想給咪咪配把鑰匙,掛在它脖子上,讓它自己開門,只可惜它直立起來,也沒有門鎖那么高。
熱天它可以在外面找個陰涼而安全的地方睡覺,冬天一般回家來睡。睡哪里,同樣有著充分的自由,冰箱上、書堆上(都為它墊了泡沫和毯子)、床上、衣柜里、床板底下,都行。夜半時分,它睡冷了,往往來到枕頭邊,把我們叫醒,要求進(jìn)被窩;有時并不太冷,它也要求進(jìn)被窩,這純粹是情感的需要。我們從沒嫌過它臟。它沒把自己當(dāng)成貓,而是當(dāng)成人,我們也是這樣看的。事實上,在我們家,它比人享有更多的優(yōu)待。白天我和阿華在各自的書房里,天再冷,烤火爐都是開一陣關(guān)一陣。咪咪在客廳有個專用烤火爐,它這個是不能關(guān)的,它躺在爐子前面的布墊上睡覺,分明睡得很熟,我們在它身上蓋件衣服它也沒醒,可只要一摁下開關(guān),它必然馬上醒來,支起上半身,很不高興地朝我們叫,像是說:“這不挺舒服的嗎,關(guān)了干嗎?”我們無奈地笑笑,又給它打開。
自從有了它,家里從沒超過半天以上離過人,不得已出去半天,想把它關(guān)在家里,可總是難以辦到,它比誰都快,門一開,迅速沖出去。我們說:“咪咪,去樓頂上玩?!彼芄郧傻爻瘶琼斏献?。這讓我們放心,樓頂畢竟比樓下安全。目送它拐過墻角,尾巴尖隱沒不見了,我們才悄悄地鎖門,輕手輕腳地下樓。然而,最多下兩層樓,它就飛跑下來,得意地舉著尾巴,走在我們前面。它開始假裝上樓,只不過是害怕我們強(qiáng)行把它關(guān)進(jìn)屋子而耍的花招。真把它沒有辦法。想到它在樓下忍饑挨餓地等我們,還可能遇到危險,就心神不寧,干什么事都匆匆忙忙,干完后好趕緊回去。
2008年5月12日,也就是汶川地震那天,下午2點過,我跟阿華各在一張床上睡午覺,咪咪在窗臺的花架上睡。突然間大地轟鳴,樓房舞動,衛(wèi)生間的鏡子碎裂于地,書架上的書傾倒于地,我懵懵懂懂地醒來,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阿華也醒來,在那邊高喊:“哎呀羅偉章啊,是哪個在搖我們的房子??!”我跑進(jìn)她的臥室,她清醒了,說:“肯定是地震了?!?/p>
我們住在七樓,也就是頂樓,外面的聲音一點也聽不見,只有磚墻擠壓的聲音,物什碎裂的聲音,整幢建筑,如風(fēng)中的枝條。
我說:“快穿衣服?!?/p>
沒有一點防震的知識和經(jīng)驗,根本沒想到躲到相對安全的地方,或者跑出屋外。我想的只是,把衣服穿上,免得穿著內(nèi)褲死去,以后被人掏出來時難看。
我們穿衣服時,咪咪從窗臺上跳下來,到臥室門口叫。地板顛簸得厲害,它站不住,就匍匐著。
阿華安慰它:“咪咪,別怕?!?/p>
當(dāng)我們把衣褲穿規(guī)矩后,搖晃停止了。
劫后重生得那么突然。
“走!”我說。
咪咪率先出門。可它不是朝樓下跑,而是跑上了樓頂平臺。我們平時對它說樓頂上安全些,它就記住了,現(xiàn)在也這么做了,但這是非常時刻,余震緊跟而至,誰也說不清房子會不會垮,這時候跑上樓頂,成了最不安全的跑法。電腦可以丟棄,現(xiàn)金和存折可以丟棄,但咪咪不能。阿華提了個旅行包,上樓找咪咪,我則跑往兒子的學(xué)校。電話不通,車也不開,只能跑去。阿華說,咪咪藏在隔熱板底下,聽到呼喚,遲疑一會兒,出來了。怕它在慌亂中跑丟,她把它裝進(jìn)了旅行包里。
她差不多是整個小區(qū)最后下樓的。
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探視到了自身的渺小,爭斗、仇恨、猜疑、算計,如此等等,都變得那樣的沒有意義。彼此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般親熱,哪怕根本就不認(rèn)識,哪怕真的是仇人相見??吹桨⑷A這么晚才跑出樓道,都朝她圍過來,噓寒問暖的,當(dāng)?shù)弥菫檎疫溥洳胚@么遲緩,都罵她是瘋子。
咪咪是一只母貓。兒子把它領(lǐng)回家不久,它下樓玩耍時,老是受一些貓的追逐,一追它就往樹上爬,叫它也不敢下來。我們當(dāng)時不知道追它的都是發(fā)了情的公貓,以為是它們欺負(fù)它,很生氣,把那些體形壯碩、相貌顢頇、眼神凌厲的家伙趕得遠(yuǎn)遠(yuǎn)的,再把咪咪接回家。
可很快它自己發(fā)情了。它來我們家后,還長了一些個頭,證明剛來時它并沒完全成熟,這可能是它第一次發(fā)情。它一發(fā)情,叫聲悲慘,如餓嬰高啼。有時連續(xù)叫,有時突然叫那么一聲,嚇人一跳。
它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出門去。
每次回來,身上都很臟。
咪咪長胖了,卻越來越能吃。阿華說:“胖成這樣,還吃那么多!”它不管不顧,照舊吃。有天它跟我們下樓,它走在前面,肚子差一點就刮到了樓梯。鄰居秦姨剛好出來,看它一眼,說:“咪咪懷上了?!蔽覀儾胖浪皇桥郑菓焉狭?。
懷上之后,它對我們越發(fā)地依戀。它體形細(xì)長,現(xiàn)在變得又圓又笨。有天阿華抱著它,對我說:“生孩子是件痛苦的事,以后我們?nèi)グ压?jié)育手術(shù)給它做了?!?/p>
咪咪像是聽懂了,飛快地?fù)u著尾巴,把阿華的腿打得啪啪響。阿華馬上對它說:“我說的是以后,不是說現(xiàn)在,無論如何,我們也要讓你做一回母親的?!?/p>
2007年2月2日,天還沒亮明白,咪咪本來睡在我的被子上,毫無預(yù)兆地跳下床,鉆入床板底下。床板一直為它開著,它鉆進(jìn)去就沒再出來。它一定是生孩子去了。
那天,我弟弟弟媳剛好來,弟媳屬虎,據(jù)說貓生孩子的時候,屬虎的人絕不能進(jìn)那房間,也不能讓它聞到屬虎者的氣味,不然會“逼”著它,害它難產(chǎn)而死。因此弟媳一直小心翼翼地回避著,既不站到風(fēng)口上去,更不進(jìn)去察看。上午10點過,兒子進(jìn)我的臥室,伏下身,對著黑暗叫咪咪,它沒答應(yīng)。一直到了黃昏,阿華做晚飯時它才出來。它的肚子消下去了,看上去瘦得讓人心痛。它不大吃貓糧,阿華便丟下廚房里的事,和兒子去“歐尚”超市為它買來豬肝和魚,它這才吃了許多。
添丁進(jìn)口的事情,當(dāng)然值得高興。兩天過后立春,下樓一看,小區(qū)里的兩樹茶花,一樹開了一朵,另一樹開了三朵,紅如火焰。緊接著下了第一場春雨,路面濕潤潤的,一只翠鳥歇在我窗前的花架上,叫聲婉轉(zhuǎn)如流水。這初始的春天,多么寧靜而美好。
2月10日這天,清晨5點多,一只小貓從床底下爬出來,吱吱叫。它母親出來喚它兩次,它都不回去。它是想離家出走嗎?可它站還站不起來,后腿完全在地上拖著。我跟阿華戴上手套(怕沾染了我們的氣味,咪咪就不認(rèn)它這個孩子了),把小東西送到它母親的身旁——它睜著綠豆大小的眼睛,身體剛好有手掌長——可它又爬出來。反反復(fù)復(fù),送了三次。正在給它兄弟姐妹喂奶的咪咪,明顯對這個不安分的家伙很惱火,朝它呵斥。但隨即,咪咪用爪子撫摸它,用嘴舔它,它才安靜下來。
月底,咪咪為它的孩子搬家,從我的床底下搬到阿華的床底下。它含著小貓的頸子,一只一只地搬運,每搬一只出來,我們就鼓一次掌。我們鼓了六次掌。
天哪,它那么小的身體,竟生了六只!
六只小貓都是純黃色,這昭示了它們的父親是誰。那個長著圓腦袋、老是目光低垂的大黃貓,追我們咪咪最勤、最狠,看來它是得逞了。
小貓生長迅速,一個月后就傾巢出動,在屋子里亂跑。夜里,奔跑追逐之聲像一支馬隊,蹄聲雖細(xì),卻如密鼓。它們還爬上阿華的床,好奇地瞅來瞅去,高興了,就在床上打滾,或者摟抱成一團(tuán),你抓我一爪,我抓你一爪,還互咬耳朵和尾巴。有些調(diào)皮搗蛋的,吊住窗簾打秋千;體格健壯的,順著窗簾攀到窗臺上去,全不顧掉下去的危險,大搖大擺地從窗臺的這頭走到那頭,又從那頭走到這頭。
咪咪隨時斜臥著身子喂奶。這么一大堆孩子,它的奶水怎么夠?它自己看上去還像個孩子呢。阿華去買了若干盒牛奶,倒進(jìn)幾個食盤,并放進(jìn)一些貓糧。小家伙們蹲在食盤旁邊,占強(qiáng)的還把腳踩進(jìn)去,吱吱有聲地掬牛奶;貓糧泡軟之后,它們的嫩牙齒也能嚼碎。這樣,吃母親奶水的時候就少了,消瘦下去的咪咪,又逐漸恢復(fù)了形貌。
終歸有分離的那一天。我們不可能養(yǎng)這么多貓。要把小貓送出去,是件難事。接收的人要愛它們,這是首要的、也是唯一的條件。想來想去,覺得孩子更可靠些,于是兒子在他班上宣布了送貓的消息。響應(yīng)者甚眾。兒子從中挑選了六個,兩男四女,讓他們來領(lǐng)。對咪咪而言,那是多么痛苦的一天,當(dāng)它的孩子被帶走時,在樓道上可憐地叫,只有它能聽懂那是在叫媽媽。叫聲愈來愈遠(yuǎn),愈來愈微弱,被關(guān)在家里的咪咪,瘋狂地抓門,哀叫。門抓不開,就跳到高高的鞋柜上,彷徨四顧,看能否找到出口。
好些天過去,咪咪都在屋子的旮旮旯旯里,找它的孩子。
又過了些日子,兒子去收養(yǎng)小貓的同學(xué)家回訪。除一家轉(zhuǎn)送了別人,另五家都養(yǎng)得很好。
小東西長大了許多,再也不認(rèn)識他,見到他就驚慌地躲藏。為此,兒子非常傷心。
分離的痛苦不僅咪咪承受,我們同樣承受。
我們不愿讓這種痛苦重復(fù),當(dāng)咪咪的身體復(fù)原,就去給它做節(jié)育手術(shù)了。
那時候我在上海,住在青浦縣金澤鎮(zhèn)西岑社區(qū)山深支路100號。這里白墻綠瓦,自成院落,兩米多高的院墻里側(cè),是一棵挨一棵的香樟樹。院中有一花臺,花臺里種棵馬尾松,馬尾松并不高大,松針卻厚實地鋪張,看來是有些年頭了。兩排帶游廊的平房,加上廚房、餐廳、活動室、菜地、魚塘、鴨舍,成為老人們安度晚年的地方。也就是說,這里本是個養(yǎng)老院,但現(xiàn)在成了我和20個學(xué)友念書的地方:上海市首屆作家研究生班。校舍之外就是田野和村莊,旁邊一江,叫橫江;還有一湖,叫淀山湖。自晨至昏,只聞鳥聲,難見人影。要買東西,得走半個多鐘頭去社區(qū)的超市。春天里,江風(fēng)尚有寒意,嗚嗚地吹,間以汽船笛鳴,很是讓人寂寞。
去的次日,我就用電子信箱給家里寫信,抬頭是“妻、兒、咪咪”。也是那天,阿華來信,說兒子在上學(xué),咪咪正躺在她腿上,她向它轉(zhuǎn)達(dá)了我對它的問候。次日晚,阿華又來信,說去給咪咪做了節(jié)育手術(shù),從上午10點,做到中午12點。(醫(yī)生說,咪咪又懷上了,胎兒已有菜籽那么大。)術(shù)后,咪咪不睡覺,卻一直昏昏沉沉,肚子上纏著繃帶,一會兒嗷地叫一聲,使人不忍卒聽。
阿華抱怨:“你和兒子一向把這類事推給我,說我忍得下心,其實你們對我才真是忍得下心?!?/p>
接連兩天,她帶著咪咪去輸液,防術(shù)后感染。咪咪拆線之前,她一直圍著它忙,別的事都做不了。
那些天,我老是做噩夢。我跟北京的溫亞軍同住一室,可他未到校,夜里獨宿,江風(fēng)凄緊,雨又一直下,遠(yuǎn)處雷聲隱隱,怪鳥哀鳴,伴以時不時暴起的犬吠,竟莫名地覺得害怕。醒過來,打開電視,想著咪咪受苦,連帶妻兒受累。一會兒迷迷糊糊睡過去,又是噩夢相續(xù)。也不止是我,好些同學(xué)都做噩夢,隔壁的畀愚在夢里聽見馬桶嘩地一聲響,驚醒后馬桶真的在響,而他也是一人單住。女生宿舍那邊的姚鄂梅,夢見有人來跟她擠床鋪,壓得她喘不過氣。鑒于此,有天校方請我們?nèi)ブ旒医浅粤撕攘?,買來二百元鞭炮,在我們院子里噼噼啪啪地放了一通,祛邪。上海人信這個。
可我依然做噩夢。越做噩夢越想家,想我的每一個親人,自然也包括咪咪。
斷斷續(xù)續(xù)的,我在上海算是度過了兩年的時光。我回到家后,咪咪更活潑,更可愛,初次跟我見面,它還有些怕我呢,繞著圈子躲。我說:“你就裝吧!”聽見這話,它居然就不再躲了,或者它果真懂了我的意思,被我拆穿,就不再裝下去了,又來跟我親熱,跳到我的腿上,細(xì)致地舔我的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舔,指縫處也不放過。它是擔(dān)心我?guī)нM(jìn)了外面的風(fēng)塵,已變得不潔。
許多時候,是的,許多時候,我多么希望咪咪真的不是一只貓,而是一個人。但事實證明,它確實就是一只貓。每過些天,它就帶回一只老鼠。它咬死老鼠,從不吃,只帶回家來,向我們表功,以證明它是怎樣在盡著一只貓的本分。因為小區(qū)保安曾當(dāng)著它的面說:“現(xiàn)在的貓都退化了,不咬老鼠了,有些貓甚至怕老鼠?!边@話傷了它的自尊,因此它很勤勉地去花園里捕捉。只要得手,就含在嘴里,飛奔回家,把獵物丟在我們面前。而我們,并不希望看到這種景象。我有時想,老鼠實在是世上最艱難的動物,有天敵的捕殺,還有人類的剿滅——隔那么三兩個月,小區(qū)里就貼出告示:“明天放鼠藥,請各家各戶管理好自己的寵物?!庇谢剜従余嵤迩匾碳宜幍揭恢焕鲜?,老鼠昏頭昏腦地鉆到了電視柜下,鄭叔請我去幫他把電視柜抬著,他和秦姨逮住黑黑的、光溜溜的鼠尾,將扭動的鼠身拖出,用晾衣桿擊其腦袋。這情景我不忍正視,馬上離開了他們家。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在西方哲學(xué)中,有一種流派讓我十分傾心:“物活論”派。簡言之,這一流派的觀點,相當(dāng)于東方哲學(xué)中的“萬物有靈”,只不過走得更遠(yuǎn),遠(yuǎn)到?jīng)]有邊界——即便是一尊石馬,既然它雕刻成了馬的形狀,也便具有了馬的靈魂,應(yīng)該受到跟真馬同樣的尊重。何況是活著的、有呼吸有體溫的生物。我希望自己的內(nèi)在星空,同樣沒有邊界,能與萬物榮辱與共……
最不愿看到的,是咪咪捉鳥。
可它偏偏喜歡捉鳥。
捉鳥有難度,因而更能讓它產(chǎn)生成就感。
在咪咪生孩子半個月后,一天下午,鄭叔提著鳥籠敲門,說他們要回老家去,請我們把他的兩只鳥代養(yǎng)一周。一只小灰鴿,一只臘嘴雀。我當(dāng)時就有所顧慮,但心想將鳥籠放高些,咪咪就只能望籠興嘆,何況它還有孩子要照顧,該不至于那么婆煩。我在臥室里摞了兩張方凳,將鳥籠置于頂端。誰知,不到半個鐘頭,就聽到里面發(fā)出砰的一聲響,沖進(jìn)去看,鳥籠被咪咪撞倒,臘嘴雀奄奄一息。
咪咪沒有咬著它,也沒來得及抓它,它是被嚇成這樣的。我把臘嘴雀取出來,它睜著烏溜溜的眼睛,身子帶著奇異的、小小的溫暖,但很快,眼睛閉上了,溫暖慢慢飄走。它死了。
鄭叔交給我時,說臘嘴雀一天叫兩次,一次叫在早上7點,一次叫在晚上9點,可我沒聽到它叫一聲,它就死了……
第二天,姨妹開車,帶著阿華去成都郊區(qū)龍泉驛的羅帶鎮(zhèn),買了一只差不多大小的臘嘴雀,放進(jìn)籠子,算是給托付的人交差(四年過后,我們才把真相告訴鄭叔)。
接下來的幾天里,擱鳥籠的那間屋,再不敢放咪咪進(jìn)去。
但樓上樓下的鳥雀,卻在我們的保護(hù)范圍之外。咪咪捉到過好幾只。鳥歇在樹上,它無法企及時,就抬頭望著,學(xué)鳥的叫聲,吸引鳥兒下樹。當(dāng)然,再怎么學(xué),也學(xué)不像,我經(jīng)常嘲笑它:“別學(xué)了咪咪,鳥不會聽你的?!笨伤鼘W(xué)得那么認(rèn)真,叫得那樣繾綣纏綿,發(fā)出的每一絲聲音,都是清波蕩漾的顫音,對樹上的生靈,似抱著無限的情意。直到鳥們展翅飛走,它才很無趣地收起它的伎倆,很不好意思地舔舔自己的頸毛。
但鳥總有下地的時候。它們要下地找食,特別是雪天。
雪天里,我們會上樓喂鳥,將米粒放進(jìn)食盤,擱在角樓伸出的平臺上,距地面有兩米多高。即便如此,也難說保險,咪咪彈跳力驚人,總能在不是機(jī)會的時候逮住機(jī)會。對此,我們教育它多回,說如果你是一只饑餓的貓,我們可以原諒你,也理解你,但你吃得飽飽的,為什么還要抓鳥呢?阿華還把它抱起來,舉到面前,盯住它的眼睛,給它講生命的唯一性,因為唯一,所以可貴,所以成為所有權(quán)利中最根本的權(quán)利??稍捳f得再好,咪咪也聽不進(jìn)去。
它畢竟是一只貓。它有它的本能,也有它自己的生命法則。
它朝鳥撲去時,多數(shù)時候就像那只臘嘴雀,鳥并未被抓死,只是嚇暈了,一動不動,它就把鳥含回來。這時候,如果門關(guān)著,鳥就幾無活路,咪咪要叫門,嘴里含著東西,不能叫,便把鳥丟下,弄死了才叫——因此,只要咪咪出了門,我們就把門打開,它順利進(jìn)屋,把鳥放下,說不定能給鳥一線生機(jī)。果然這樣救下了一只鳥。那天我們正吃午飯,咪咪不聲不響地進(jìn)來,嘴一松,一只野畫眉滾落而出,稍一撲騰,就站起來了。阿華驚呼一聲。畫眉朝窗臺飛去,但玻窗是關(guān)上的,它重重地撞了一下,又落到地板上。咪咪很憤怒,去撲,被我抱住了腰。阿華將畫眉捉住,跑上樓頂,并關(guān)了門,不讓咪咪跟去。畫眉在她的掌心里,張著嘴,細(xì)細(xì)地喘息。阿華鼓勵它飛起來。幾分鐘后,它試著扇了扇翅膀,然后嗖地離開掌心,子彈一樣射入灰白色的天空。
2009年4月,我跟阿華去菜市場,買了十余個運送蔬菜的大竹筐,放到樓頂平臺,種花種草種菜。種這些得有土,幸好小區(qū)三幢后面有個荒土堆,我和阿華空了就用塑料袋去提來,種上玉米、南瓜、絲瓜、海椒、薔薇、月季、羅漢竹、向日葵,還種了桃樹、枇杷樹、櫻桃樹、桂花樹、美人蕉和黃果蘭。有風(fēng)吹來和鳥帶來的種子,只要發(fā)了芽,也悉心澆灌,任其生長。某天清早我去背土的時候,咪咪跟我同去,土堆旁樹木繁茂,鳥雀甚多,鳥們見了咪咪,拍打翅膀,齊聲怒鳴,整個林子,灌滿了動蕩的聲音,咪咪竟嚇得伏在地上,不敢稍動。我對它說:“咪咪呀,你要記住,世間有種卑微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就會變成可怕的力量。”
咪咪有時候欺軟怕硬,這是它的缺點。比如,它要是碰見大狗,毛發(fā)賁張,身體包括尾巴,立刻腫脹起來,將背一躬,迅速逃跑;要是碰見小狗,就是另一番情形:直沖過去,不是抓一爪,就是朝狗臉上扇一耳光。與我們鄰近的單元,有個異人,一個不上三十歲、臉盆圓圓微露胖意的男子,說它是異人,是因為他能把樹上的鳥喚到他的肩頭上來,他嘬著鮮紅的、肉嘟嘟的嘴唇,隨意(我聽上去是隨意)吹出一串音符,鳥兒就蹁躚而下,落在他的肩上。他偏過頭,細(xì)聲細(xì)氣地跟鳥說話,說上幾句,叫鳥兒走,鳥兒就聽話地飛開。他如此輕易地跨越了物種的界線,讓我對他充滿敬意。他也養(yǎng)了一只小狗,有天他帶他的狗出來散步,正碰上我跟咪咪在樓底下,咪咪見了他的狗,沖過去就是一巴掌,打得小狗汪汪叫。這事弄得我很尷尬,連忙給他賠禮道歉。他一面心痛他的狗,一面欣賞咪咪的敏捷和勇敢,神情天然而醇厚,那種毫不做作的寬愛之心,十分動人。
咪咪還是自私的。自從養(yǎng)了它,我們對貓的生計與苦惱,就特別敏感,它們最大的苦惱來自饑餓,見了流浪貓,我們都要放食。有天夜里,我因趕一篇稿子,凌晨2點還坐在書房里(平時我是不熬夜的),書房朝向小區(qū)花園,正寫得起勁,聽見花園里一只貓叫,叫聲孤苦,節(jié)奏單調(diào),那是有所乞求的餓貓的叫法。我再也安不下心,直到下樓去給它放了食,它不再叫了,工作才能繼續(xù)下去。而流浪貓是那樣多,常常三五成群,我們放的貓糧便也與日俱增。咪咪能聞到自己糧食的氣味,那氣味里摻雜了我們手掌的氣味,因此它能準(zhǔn)確判斷糧食的來源,見流浪貓吃,它就發(fā)火,喉嚨里憋出低沉的、類同于獅子的吼聲。
有時候,流浪貓會跟著我們上樓,跟著我們進(jìn)家門,我們便在地板上鋪張報紙,抓幾把糧食給它們。咪咪如果在家——天哪,這還了得!它蓬松著滿身毛發(fā),邁著霸王步,朝流浪貓逼近,要是我們制止不及,它會喵地一聲撲過去。
可它卻主動領(lǐng)回了一只貓。它領(lǐng)回的,我們當(dāng)然要收養(yǎng)。那是只公貓,體形碩大,我們叫它胖兒。其實胖兒剛進(jìn)門時一點不胖,它一定是經(jīng)歷了長時間饑餓和流浪的歷史,吃東西不發(fā)出一點響聲就吞進(jìn)胃里,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才算飽。痛苦的經(jīng)歷讓它對糧食充滿強(qiáng)烈的占有欲:它的食盤分明裝得滿滿的,卻要先去咪咪的食盤里吃一陣,才吃自己的。咪咪竟也容許它。將近半個月時間里,胖兒不停地拉稀,到處拉,滿屋拉。我們對它說:“你現(xiàn)在不是流浪貓了,別吃得那么餓癆相,今后有你吃的,你放心。”它真就放心了,知道了飽足,調(diào)理了腸胃,身體也漸漸胖起來。
不過,咪咪帶胖兒回來,本意是想胖兒陪它玩,并不希望我們收養(yǎng),見我們居然收養(yǎng)了它,咪咪很是吃醋。它當(dāng)獨生子女當(dāng)慣了,又太自尊,因此覺得,與其愛被分享,不如沒有。
于是它離家出走了。
那是2007年9月下旬,它出門后,一整天沒回來,第二天還是沒回來。把我們急成啥樣,它全不顧及。而那時候,中國作協(xié)組織了七八個人去川西高原采風(fēng),其中包括我。坐在車上,同行們閑聊,天津作家武歆竟說起了貓的故事。他說有種動物,名字記不清了,好像是果子貍,貓最懼怕,見到它就不能動彈,因為它吃貓。它不僅吃貓,還讓貓死得毫無尊嚴(yán):它用尾巴輕輕一掃,貓就聽從它的指令,朝水邊走去,然后貓喝水,喝啊喝啊,皮毛脹得發(fā)亮,再也喝不下去了,就吐,把肚子里的臟物全吐掉。要是果子貍覺得貓吐得還不夠徹底,尾巴又是一掃,貓再喝,再吐,直到吐出的全是干凈的清水,果子貍才從容下口,將貓咬死,食其肉,啃其骨。
聽了這故事,我的心沉重得不能呼吸。
我想象著咪咪遇上果子貍了……
當(dāng)天夜里,在海螺溝泡溫泉,泡溫泉過后又去吃燒烤,喝酒。溫泉很好,酒肉也好,可一切的好,都是他們的。
次日早上,阿華打來電話,說咪咪凌晨3點鐘回來了!
那之后的行程,可以想見我是多么愉快。進(jìn)海螺溝看古冰川時,本是霧海蒸騰,轉(zhuǎn)瞬間云開霧散,金燦燦的陽光,照亮了滿山滿谷。從溝里出來,遇見一群猴子,有只老猴竟摘下一朵黃色野花,認(rèn)認(rèn)真真地別在自己頭上,朝我們擠眉弄眼,像個老練的媒婆。接著去康定,上跑馬山,看“情人林”,聽《康定情歌》,導(dǎo)游志瑪和安珠,漂亮得像來自仙界。再去爐霍,正值中秋,月亮大如磨盤,有太陽那么亮,把草原和房舍照得明晃晃的。再翻越海拔5000余米的雀兒山,去德格,這里是格薩爾王的故鄉(xiāng),也是康巴文化的發(fā)祥地。德格不遠(yuǎn)處,金沙江劈山而去,劃出川藏邊界。再去道孚,去丹巴的美人谷、牦牛溝和古碉堡群……路上顛簸厲害,多人苦不堪言,可是,我是多么愉快!在爐霍的時候,我們讓賓館服務(wù)員叫早,她說可以呀,但你們要先把我叫醒。次日真是我們?nèi)ソ兴朔康模欣习胩煲步胁恍?。這段插曲,別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憤憤然,而我也感覺那么美好。
阿華說,咪咪回來后,像個受氣的英雄,既不理睬她,也不理睬胖兒。
又過兩天,它的情緒才好了些,又像先前一樣活潑而淘氣了。
胖兒在我們家呆了大半年,某天清晨出門,就再沒有回來。我們?nèi)バ^(qū)里找,還去鄰近的小區(qū)找,都不見它的蹤影。它是感覺到咪咪的嫉恨嗎?抑或感覺到我們愛咪咪比愛它更多嗎?
它去得那么決絕,一去不返,離開時還連聲招呼也不打。
這家伙!
它不知道我們有多么心痛它……
后來有人安慰我們,說公貓是不養(yǎng)家的,她家養(yǎng)過好幾只公貓,沒一只養(yǎng)家過。我們接受這種安慰,但無論如何,也沒法不牽掛胖兒往后的日子。
小區(qū)里有只特殊的流浪貓,純白色,體毛奇長,像只小綿羊,我們叫它老白。老白的右眼暴了眼珠,常常流膿。我跟阿華買來消炎藥,先用鹽開水為它清洗,再把消炎藥搽上??赡茄劬锰珔柡Γ摿鞯锰?,穢物隔夜就在眼眶底下凝結(jié)成硬塊。聽說老白以前也是有人養(yǎng)的,出門時被人用樹枝戳破了眼珠,養(yǎng)它的人就不要它了。我們?yōu)樗戳撕荛L時間,搽了很長時間,雖有好轉(zhuǎn),卻不能治愈。說自家的貓“拉都拉不出來”那家人,也注意到了老白的傷情,跟我們商量,說把它弄去醫(yī)院做手術(shù),手術(shù)費我們兩家平攤。這當(dāng)然好!可說是說了,卻一直沒去做這件事。后又聽人講,萬一手術(shù)不成功,還可能把它的左眼弄瞎,如此,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我們只是天天給它送食,還備了口碗,盛水讓它喝,水隔兩天就換。洗眼睛搽藥水的工作,也一直沒有斷過。
它不僅瞎了一只眼睛,還是個聾子。我想它的聾定與眼睛一樣,都是被傷的。后來看達(dá)爾文的《物種起源》,他竟說,白毛藍(lán)眼的貓,是天生的聾子。老白就是藍(lán)眼睛。這讓我非常驚訝。
2010年,成都的冬天特別冷,報上說是幾十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我們找來個大紙箱,放在樓下能避雨雪的地方,且在紙箱里鋪了毛衣,底下墊了防潮的泡沫,上面先搭一件御寒的厚絨衣,再蓋一張塑料薄膜,用石頭土塊壓緊,讓老白鉆進(jìn)去睡。老白果然睡了進(jìn)去。
可貓是不在一個地方久睡的,盡管人覺得那地方它睡起來應(yīng)該很暖和,也很舒適。老白又睡在了泥地上。我們以為誰動了它的窩,或者去那窩邊驚嚇過它,便把紙箱換了位置,并把墊在里面的毛衣?lián)Q了一套,讓它忘記驚嚇?biāo)娜嘶蜇埖臍馕?。它進(jìn)去睡幾天,又睡了出來。有天午飯后,我們出門散步,見它傍墻而眠,地上雖鋪了塊氈子(繡著“出入平安”的門墊),可那怎能抵擋風(fēng)寒。這天出了太陽,然而太陽不僅沒增添熱力,反倒比往天更加干冷。我過去搖它,它蜷成一團(tuán),搖不動。我使勁兒扳,竟也扳不醒,而且扳不開。它蜷得如鋼筋一般。
為保暖,它把自己變成什么樣了!
這不行,必須把它收養(yǎng)回家,不然它會凍死的。
老白進(jìn)門的那天,咪咪就極不歡迎,強(qiáng)烈抵觸。它好像很看不起老白。一只獨眼貓,又是聾子,還和自己是同一性別。以前跟胖兒,還互相追逐取樂,跟老白從不這樣,老白去逗它,它理都不理。稍不留心,它就抓老白一爪,一撮白毛被抓掉,在屋子里靜靜地飄飛。老白只抗?fàn)庍^一次,那次咪咪實在把它抓疼了,它委屈地叫兩聲,朝咪咪撲過去。它的體重至少比咪咪大三分之一,咪咪被撞倒,嘎的一聲尖叫,翻身起來,又驚又怒地跟老白對峙。老白覺得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走開了。
咪咪繼續(xù)欺負(fù)它,但老白再沒還過手。咪咪恨它,依然是怕愛被分享。當(dāng)咪咪躺在我的腿上,老白也走過來的時候,它的情緒反應(yīng)最激烈,伸出爪子,飛快地舞動。即便它躺在我腿上,老白跳到阿華的腿上,它的喉嚨里也滾過低沉的咆哮,威脅老白,還從我腿上跳下去,坐到阿華面前,瞪著老白。它發(fā)怒時雙耳直豎,目光炯炯,英氣逼人。這時候最要小心。老白已經(jīng)瞎了右眼,我們生怕咪咪抓瞎了它的左眼,因此把咪咪攔開,輕言細(xì)語地對它說:“老白身世可憐,你要同情它?!?/p>
它大聲叫,叫聲里余怒未消。它并不同意我們的話,逮住機(jī)會,照舊地欺負(fù)老白。
可老白對咪咪是那樣依戀,簡直可以說是一往情深。咪咪坐在某一處沉思默想的時候,老白就沖過去,還有一尺遠(yuǎn),就猛然止住。它沖過去不是要進(jìn)攻咪咪,而是想跟咪咪玩。它知道咪咪會抓它,頭朝后仰,耳朵朝后倒,眼睛閉起來。它跟咪咪要是同在樓下,我們?nèi)ソ?,咪咪不回來,它就不回來。咪咪身手矯健,三兩下爬到小樹頂端,伸長脖子,朝底樓人家的窗戶里偷看,老白就蹲在樹下,很崇敬地望著咪咪。咪咪玩夠了,要回家了,它就跟在咪咪的屁股后面。咪咪不讓它跟,轉(zhuǎn)過頭,齜牙咧嘴地弄出呼呼聲,嚇?biāo)?,它就跟咪咪保持一定距離,咪咪上五步樓梯,它上兩步樓梯。
這樣過了半年左右,情況終于有了變化。咪咪不再隨便抓老白了,也讓它跟在屁股后面一同回家了,而且還能在一起頭挨頭地躺著,安安心心地睡覺了。樓下有貓狗欺負(fù)老白,咪咪還跑過去幫忙。
寬容和愛,是可以學(xué)會的,即便對一只貓而言。
咪咪怎么那么容易招災(zāi)呀。被車撞那回,它就差點死了。
那是2008年5月2日,汶川地震前10天。凌晨1點過,它要出去,我為它開了門,它下樓去了。清晨6點,我醒來,問阿華咪咪回來沒有。她說回來過,又出去了??山又终f不知道出去沒有,她為它開過幾次門,昏頭昏腦的,記不清了。說來也是奇怪,平時我跟阿華散步,都是在飯后,可這天我說:“我們出去走走吧?!卑⑷A同意了。下到五樓時,聽到貓叫,是咪咪的聲音,以為它在上面,要進(jìn)屋,阿華反身去為它開門,我繼續(xù)朝下走,沒想到它橫躺在二樓和三樓的拐角處。我以為它像往常那樣,見到我們耍嗲,蹲下身摸它,它不動,吆它起來,它也不。它身上軟綿綿的,臟得很,但并沒引起我過多注意。阿華下來后,我說:“咪咪一夜未睡,肯定累了,你把它抱回去。”阿華抱上它,也覺得它軟得像沒長骨頭,與它往日精干的風(fēng)格大為不同。但還是沒引起注意。我下樓等阿華,可她在四樓喊我,我上去一看,咪咪屙血了!
我接過咪咪,走到五樓的時候,它又屙了血,始知問題嚴(yán)重。
肯定是被車撞了。凌晨的小區(qū),有早出或晚歸的住戶,還有垃圾運送車。
傷得這么厲害,它竟然還爬了兩層半樓,那該是用了多大的力量,忍受了多大的痛苦。難怪它身上那么臟。它想回家,可再也爬不動了,才無奈地等在那里。它一定呼喚了我們許久,但距離遠(yuǎn),加之力氣不夠,叫聲細(xì)微,我們沒有聽見。幸虧出來得早,要是晚些,被別的人碰見,不小心在它身上踩一腳,或者故意踢它一腳(這樣的人總是有的),它還有命嗎?
必須立即去醫(yī)院。我?guī)е溥涞仍谀抢?,阿華回去拿錢。先去小區(qū)西側(cè)公園旁邊的那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是醫(yī)院而是寵物美容院。又坐出租,去200米外的寵物診所。寫著24小時接診,可就是敲不開門。沒帶手機(jī),阿華去馬路對面剛開門的店鋪,店鋪里有公用電話,阿華撥打診所貼在門外的號碼,打了很長時間才有人接聽,又過了好幾分鐘,卷簾門才嘩嘩啦啦地升上去。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很不高興的樣子。咪咪發(fā)出疲憊而脆弱的叫聲。醫(yī)生過來摸它的腿骨,對我們說:“最好照片,不然無法下結(jié)論。”接著問我們:“照嗎?”我說,你覺得有必要,就照。他說我當(dāng)然覺得有必要,可又問:“照嗎?”這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是現(xiàn)在的醫(yī)生不自信了,還是因為敲患者的竹杠,便做賊心虛。我說:“照啊!”他說:“一張80塊,但要從不同側(cè)面照兩張,才看得清?!闭諆蓮堃舱瞻?!片子照過,醫(yī)生將片子取出,用電風(fēng)機(jī)吹,隨后掛到有燈光的墻上去。我走過去問情況,他說:“看片子是項專門的學(xué)問……骨頭沒有問題?!?/p>
我們把拉血的事說了,拉血的同時,屙了兩團(tuán)屎,屎干干凈凈。醫(yī)生說那是內(nèi)臟有問題,不是膀胱就是尿道,而且說只有借助外科才能治。他是否能治,卻不說。他只說給它量量體溫吧。于是將體溫表插進(jìn)咪咪的肛門,咪咪疼,掙扎著。一兩分鐘后,體溫表取出來,醫(yī)生說37度,偏低。我想肯定是流了血的緣故。咪咪的唇上,有個很大的裂口,顯然流過不少血,鼻子上都是血跡,是它用舌頭舔上去的。何況還尿血。
醫(yī)生始終不說能不能治,我們只好讓他把咪咪唇上的傷口清洗一下,抱回了家。
把它放在床上,想讓它好好睡一覺。可它爬起來,要往下跳,阿華接住,放在地板上。它搖搖晃晃地走,有條后腿,顯然無力,但并沒拖著,看來骨頭的確沒傷。它到了客廳,徑直往沙發(fā)底下鉆。它知道自己傷了,病了。只有病貓才揀黑暗處走。它的自尊不想讓我們看到它的病態(tài)。我和兒子把它從沙發(fā)底下抱出來,阿華在她的電腦桌下面,鋪了塑料軟墊,把它放到墊子上,蓋上衣服,它安靜了些。
次日是周末,兒子拿出《貓狗養(yǎng)護(hù)手冊》,念對病貓的養(yǎng)護(hù)一段,說要是它長時間不吃不喝,就可能造成神經(jīng)紊亂,還可能死亡。我們嚇住了,馬上去醫(yī)院給它輸液。雖然,對昨天去的那家醫(yī)院不滿意,但附近僅此一家,只能將就。從上午9點半,輸?shù)浇?2點,還打了止血針?;貋砗?,發(fā)現(xiàn)咪咪嘴角流沫,以為是正常反應(yīng),可到下午3點過,還流,肚皮都打濕了。阿華去醫(yī)院詢問,醫(yī)生說,可能是對某種藥物過敏。阿華打電話回來,讓抱去。我和兒子又把咪咪裝進(jìn)提包。有兩個醫(yī)生,還有老板娘。老板娘說,打一針就沒事了,如果家里有撲爾敏,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給它喂一點進(jìn)去,同樣沒事。為咪咪照片的醫(yī)生撫摸它的背,另一個更年輕的醫(yī)生過來幫忙。好一陣過去不見動靜,我問什么時候打針,卻說已經(jīng)打過,是那個年輕醫(yī)生打的。我們都沒看見,像是打的隱形針。
但確實的,咪咪嘴角的沫子少了。提回家后,它的聲音卻發(fā)不出來,只有微弱的嗚嗚聲。
到晚上也這樣,且依然不吃不喝,依然尿血。晚9點過,我們企圖用針管給它灌些牛奶,可它堅決不肯,牛奶從嘴里溢出。它本來就相當(dāng)疲憊,還把它這么折磨來折磨去。半夜,我和阿華起床,見它蜷縮在沙發(fā)底下,將它抱出來,放進(jìn)我書房里,蓋上被單。過兩小時我再起床,見它動了位置,被單自然不在身上。它流了那么多血,這幾天又降溫,可它卻總是怕熱似的,而摸上去,并沒發(fā)燒。
幾天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睡,睡里就有夢,每個夢都與咪咪有關(guān)。其中一次,我和妻兒沿故鄉(xiāng)的堰塘往家里走,走到母親的墳前,見咪咪跑過來,肚子癟著,瘦得慌,我們叫它,它不應(yīng),直沖到下面一個爛泥塘里,翻泥巴抓魚。這時候,我醒了,心里很難受。早上起來,左右不安,與阿華決定再找醫(yī)生,但不想再去先前的那家醫(yī)院了。走了很遠(yuǎn)的路,終于找到一家。我們沒帶咪咪,醫(yī)生問了些情況,并根據(jù)我們提供的情況,說咪咪可能出現(xiàn)的病情,說得相當(dāng)清楚。于是我們回家,把咪咪送過去。
在家時,它不愿進(jìn)提包。去了別處,又不愿出提包了,頭往外一伸,立即縮回去。醫(yī)生說:“沒關(guān)系,就讓它在里面吧?!边^來提了提咪咪的脊背。脊皮雖松,提起來后,回收得卻并不特別遲緩,證明脫水不嚴(yán)重。又輕摸咪咪的肚子,咪咪很敏感,證明它的肚子受了傷,很痛。他沒讓咪咪受苦,給它打了止血、止痛針,聽說它對消炎藥過敏,止痛針里特意加了抗過敏的藥?;貋砗螅溥淞骺谒?,但沒流沫子,打電話去問,他說別管就是,語氣很肯定。醫(yī)生就該這樣,要不然患者怎么信任你。
整個下午,咪咪都躺著,這里躺一會兒,那里躺一會兒,在沙發(fā)底下躺的時間最長。
接近凌晨3點,阿華起來看它,卻怎么也找不到,我也起來,依然找不到。過一陣,聽到一聲響,發(fā)現(xiàn)它從兒子的屋子里出來,去客廳墻角拉了泡尿,拉得很順暢,盡管尿液依然是紅色的。過后,它竟然彎著身子,舔自己的屁股!貓是愛干凈的,可前幾天咪咪沒法讓自己干凈,現(xiàn)在有這個能力了。我高興得直喚阿華來看。阿華給它端來水,它竟然喝了;端來貓糧,它竟然吃了。
它活過來了!
還說不上徹底痊愈,就遭遇地震。
可它跟我們一樣,在地震中也活過來了。
——而這一次,它卻死了。
事故出得讓人想不通。咪咪常常跳上那個電箱,好多回下大雨,它都是蹲在電箱上等我們,從沒出過事。沒想到一出事,就致它于死命。
我不敢去想咪咪被電擊的那一瞬間。不敢去想,卻偏要去想,想它從電箱摔到地上的情景,想它睜著的眼睛,張著的嘴,嘴里的焦黑和泥土,以及戳在牙齒上的那片落葉……
貓的壽命,一般在12年左右,人言,貓活一年,相當(dāng)于人活7年,12年,也就相當(dāng)于人的84歲了。咪咪來我們家五年多,給它做節(jié)育手術(shù)時(那時候來我們家只有幾個月),醫(yī)生說它有三四歲,其實根本沒有,如前所述,它來我們家還長了個頭。就算那時它已活過四年,加上五年,也才九年,還應(yīng)該活個三年兩載的才對。何況有的貓活過了20年呢!聽說冰心老人養(yǎng)的貓,就有活過20年的。我們滿懷信心地認(rèn)為,咪咪絕對不止活這年頭,因為它常常讓我給它敲背。它跳到我腿上來,就必然讓我給它敲背,舒筋活血,不敲,它就揚起頭,望著我,不高興地叫,那意思是:“我都上來老半天了,你怎么還不敲啊!”敲幾下停了,它又叫,意思是:“怎么停下了?”我的指頭在它脊背上叩擊時,它眼睛瞇著,全身顫抖,頭有節(jié)律地從左擺到右,又從右擺到左。有回秦姨見我給它敲背,說:“哼,他媽個流浪貓兒,還知道享福呢,要人理療呢!”咪咪把舒服勁兒收起來,又做出別人說它耍賴時的樣子:眼睛剜兩下,耳朵彈兩下。
有時候我跟咪咪開玩笑,說,咪咪呀,你可千萬要死在我們前面,要不然就沒人養(yǎng)你了;就算有人養(yǎng)你,也沒人跟你這么鬧了。
現(xiàn)在想來,這話真不該說。
兒子在電箱上發(fā)現(xiàn)了它,現(xiàn)在它又死于電箱。
我知道,在這個星期天的凌晨或清早,世界上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這其中包括:我家的咪咪死了……
死后的咪咪比活著時重了許多。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曾看一本書,說西方科學(xué)家通過長期實驗,稱出人和物靈魂的重量,都是0.2克,死后靈魂就跑了,因此死后比生前都輕0.2克??蛇溥鋮s變得更重。我猜想咪咪的靈魂沒有跑,它讓自己的肉身變沉,把靈魂拽住,要跟我們見最后一面,聽我們再叫它幾聲“乖乖”“寶貝”。它是多么不愿意死呀,它死不瞑目。
兒子去我們埋咪咪的地方,至少呆了半個鐘頭。我站在書房的窗口,能望見那方向,只可惜被刺柏樹遮擋,望不見咪咪的墓地,也望不見兒子。
兒子回來后,進(jìn)到自己房間,一言不發(fā)地悶著,拒不吃早飯。
我對他說:“你從此就該知道,人就是這樣慢慢失去的?!?/p>
說這話時,我生動地回憶起我母親去世時的情景,那年我六歲。
過了一天,兒子說:“不是說貓有九條命嗎?它會不會活過來,把土拱開回家?”
這句話竟成為我們共同的幻想。
當(dāng)然,終究只是幻想。
又過兩天,兒子說:“它連夢也不投一個?!?/p>
阿華也這樣說。阿華說,這真讓人傷感。咪咪活著時沒來得及跟我們告別,靈魂應(yīng)該回到家里,和我們說一聲。但它沒有。不過阿華比兒子釋然,她說香港科幻小說家倪匡跟他的兩個好朋友,都相信靈魂的不朽,他們相互約定,無論誰先死去,靈魂都要回來,把“那邊”的事情講道講道。倪匡的兩個好友先后走了,可誰的靈魂也沒回到他的身邊。為此,倪匡很惱火。其實他不該惱火,他的朋友一定是怕他難過,才不愿再來打擾他。朋友們進(jìn)入了闊大的靜默之中,溫柔地注視著他的白天黑夜,為他祝福,希望他過得好。——我們的咪咪也是這樣。
阿華又說:“咪咪實在是太聰明太可愛了,世間聰明的多,聰明而可愛的不多,想必天堂里也是,老天爺喜歡它,就把它接走了。與其為它傷心,不如為它祈禱?!?/p>
她的話讓我想起法國詩人雅姆的偉大詩篇,《為同驢子一起上天堂而祈禱》,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該走向你的時候,呵我的天主/讓這一天是節(jié)慶的鄉(xiāng)村揚塵的日子吧。/我希望,像我在這塵世所做的,/選擇一條路,如我所愿,上天堂,/那里大白天也布滿星星。/……/天主啊,讓我同這些驢子一起來你這里。/讓天使們在和平中,引領(lǐng)我們/走向草木叢的小溪,那里顫動的櫻桃/像歡笑的少女的肌膚一樣光滑,/讓我俯身在這靈魂的天國里/臨著你的神圣的水流,就像這些驢子/在這永恒之愛的清澈里/照見自己那謙卑而溫柔的窮苦。
然而我,是一個俗人,衷心迷戀著俗世的生活。我并不希望咪咪(包括我自己)進(jìn)到天堂里去。我盼望著它某一天會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它可能會變了一個樣子,甚至變了一個物種,但我希望自己也有鄰近單元那個異人同樣的本領(lǐng),同樣的寬愛之心,能輕易跨越物種的界線,和咪咪歡喜相認(rèn)。
咪咪死的當(dāng)天,老白就不作主。它的年紀(jì)比咪咪大,平時一睡就一整天。這天它沒睡多久,就醒來,眼神憂郁,在屋子里亂轉(zhuǎn),伴以悲哀孤獨的叫聲。給它吃的,它只聞聞,勸它,它才吃很少一點。它的飲食習(xí)慣跟咪咪不同,咪咪生養(yǎng)孩子那段時間,還吃一點肉,后來就不再吃肉,只吃貓糧,偶爾吃些五谷雜糧,比如玉米、土豆、南瓜之類。老白凈吃肉,主要是豬肝。它體形大,食量也比咪咪大,大許多。咪咪少食多餐,老白一天吃三頓,最多四頓,但一頓的食量,就超過咪咪一整天。這天它卻不怎么吃。后來它要求出門。沒過一會兒,它就回來了,又是滿屋亂竄,去床上、冰箱上、書堆上、紙箱里、衣柜里、床板底下……到處聞,到處看。它是在找咪咪。
那天晚上,我們下樓,看見老白靜靜地坐在刺柏樹下,守著咪咪的墳。長時間守著,直到我們抱它回家。其實說不上是墳,花園里種滿吊蘭,我們把咪咪埋在了蘭草叢中,一塊兩尺見方的平地,平地上方,覆以類同松針的刺柏樹落葉,平地周邊,壓了幾塊小小的石頭,某塊石頭底下,壓了一頁阿華特意為咪咪抄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老白是怎么知道咪咪埋在這里的?
我挖的墓坑雖不深,卻也不淺,要聞氣味是聞不到的。
它完全是憑借某種神秘的啟示,找到了這個地方。
咪咪死后第五天,我的這篇文章快要結(jié)尾的時候,老白失蹤了。它這天下午5點多出門,再沒有回來。當(dāng)天晚上沒回來,次日白天也沒回來。這種事情在它身上從未發(fā)生過。我跟阿華出門去找,小區(qū)每個角落都找遍了,不見它的影子。到五幢的樓底花園,見一只很像老白的貓在游蕩,喚一聲(雖然知道老白是聾子),它應(yīng)了,朝我們跑過來。我們高興啊,蹲下去迎接它,跑到近前,首先就看它的眼睛。兩只眼睛好好的,它不是老白??伤透习滓粯?,在我們腿上蹭,還把頭朝我們掌心里拱。阿華迅速轉(zhuǎn)身回去,給它弄來一大盤貓糧,再繼續(xù)去找老白。
有熟人見了我們問:“你們在找你們的貓嗎?”
我們說,它出來好久了,一直沒回去。
熟人說:“那么聰明的家伙,自己知道回去的,你們著急啥呀!”
他們說的是咪咪。
我們沒作解釋。我們不想讓熟人知道我們的咪咪死了。
找到小區(qū)外面——雖然知道老白跟咪咪一樣,跟了我們就不再出小區(qū)——還是不見它的影子。
阿華說:“那狗東西,對咪咪的感情比對我們的還深,這家里沒有咪咪了,它就覺得沒有意思了。它愿意離開,只好由著它了?!?/p>
話雖如此,我們依然沒有停止尋找它。它跟胖兒不同,胖兒身強(qiáng)力壯,而它,只有一只眼睛,更主要的,它是個聾子,聽不到車聲人語,流浪在外,危機(jī)四伏。
好在它到底不像咪咪,咪咪干干凈凈地死去,它還給我們留著希望。
借用沈從文先生《邊城》里的句式說:
或許它永遠(yuǎn)也不會回來了。
或許它明天就回來。
我們永遠(yuǎn)等它。整個白天把門開著;夜里,冒著嚴(yán)寒,輪流起床,開若干次門。
作者簡介:
羅偉章,男,1967年生于四川省宣漢縣,1989年畢業(yè)于重慶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現(xiàn)就讀于上海首屆作家研究生班。著有長篇小說《饑餓百年》《不必驚訝》,中篇小說集《我們的成長》《奸細(xì)》等。近年來,羅偉章的小說頻頻在全國重要文學(xué)刊物上發(fā)表,許多小說占據(jù)大刊頭條,而且多被轉(zhuǎn)載并收入各類選本。僅去年,他就先后獲得《中篇小說選刊》獎、《人民文學(xué)》獎、《小說選刊》獎等多種獎項,并被有關(guān)專家稱為“在近年活躍的同輩當(dāng)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關(guān)注的作家之一”。
責(zé)任編輯 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