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80年代初《婦女生活》創(chuàng)刊以來,我從一個積極推銷者到一個熱心讀者,親歷了這本雜志逐步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并成為讀者良師益友的過程。可以說,《婦女生活》伴隨我度過了30年。
《婦女生活》創(chuàng)刊之初,我在一個地區(qū)婦聯(lián)負責宣傳工作。當年,每期雜志出版后都要各地區(qū)婦聯(lián)自己派人到鄭州拉書,這無疑是我義不容辭的一項工作。因當時婦聯(lián)經(jīng)濟不獨立,沒車,每月都要去找卡車。地委機關(guān)倒是有一輛卡車,但機關(guān)事務(wù)千頭萬緒,車忙得很,每次我都要跑七八次才能要到車。盡管找車很難,但因《婦女生活》是婦聯(lián)自己的雜志,所以我樂此不疲。運回雜志之后,再分發(fā)到十三個縣婦聯(lián)。那時候,收上來的雜志款分分毛毛,零碎無比。記得有一次我?guī)е礉M周歲的孩子到鄭州開會連同送款,當時1萬多元可是一筆巨款,為了安全,我特意拿個舊提包,裝上小孩的衣服,將錢放進提包,上了火車。大概誰也想不到,一個舊提包里竟然放著萬元巨款。盡管如此,我還是特別小心,直到把錢交到雜志社,我這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上世紀90年代,因工作需要,我調(diào)到政法機關(guān)工作。機關(guān)有一個閱覽室,閱覽室的報刊訂閱由我負責,除了法制報刊以外,《婦女生活》《中國婦女》《中國婦女報》我年年必訂。這些報刊很受歡迎,不僅女同志愛看,男同志也很愛看。后來盡管經(jīng)費緊張,訂閱的報刊年年壓縮,但《婦女生活》始終必訂,她成了大家的良師益友。
2004年初,我提前退休。退休后,《婦女生活》是我年年必訂的刊物,每期收到雜志我都愛不釋手,“視點·人物”、“兩性·兩情”、“愛心·人生”等板塊的文章深深吸引著我。我的家人也很愛看,因此我總是把《婦女生活》擺在客廳里顯眼的位置,親戚朋友來了也都會翻一翻,我便會借機把雜志上刊登的描寫女性自強自立的文章介紹給他們。
我相信,《婦女生活》將伴我終生。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