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丈夫公司破產,欠下200多萬元外債絕望自殺時,身為家庭婦女的她挺身而出,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了一個作坊式服裝加工廠,并以其非凡的膽識一次性承接了數千萬元的外商訂單,冒險一搏取得成功。如今,她原來的小作坊已發(fā)展成為江浙地區(qū)赫赫有名的出口型大企業(yè)。其間她鐘愛的女兒還曾遭遇車禍,長期昏迷,也是她,在管理企業(yè)的同時悉心照料,最終讓女兒蘇醒。她就是耿美英,一個以行動詮釋自己的億萬富姐——
突遭厄運,她在丈夫絕望之際挺身而出
耿美英出生在江蘇省丹陽市管山村一個貧苦農家,家里有6個兄弟姊妹。為了幫父母分擔生活壓力,身為長女的她18歲高中沒畢業(yè)就輟學了,每天靠搓草繩掙錢貼補家用。22歲那年,她與丈夫王銀燈結婚。
當地石頭資源豐富,婚后不久,頭腦活絡的王銀燈靠借來的3000元錢辦了一家采石場,生意很紅火。耿美英的夢想,就是站在丈夫身后做個賢妻良母。
靠經營采石場,王銀燈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5年,他發(fā)現了一個比采石頭更賺錢的項目,于是拿出全部資金50萬元,創(chuàng)辦了鑫隆冶金機械廠,加工減速機配件。
1997年8月的一天,耿美英正在家里做飯,突然接到丈夫的電話。短短幾句不著邊際的話,讓她陷入了恐慌:“我沒臉見人了,我走后你要把兩個孩子帶好。你心地那么善良,我相信以后會有人幫你、關愛你!”耿美英嚇懵了,還沒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電話就斷了。耿美英趕緊回撥過去,卻打不通。這個文弱的農家媳婦嚇壞了,心想丈夫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今后她和孩子該咋辦呀!她急忙沖出家門,跌跌撞撞地四處尋找王銀燈。
不知跑了多久,她終于在一片雜草叢生的小樹林邊,找到了正準備尋死的丈夫。她沖過去抱住丈夫說:“出天大的事你也不能想不開呀!沒有你我和孩子們咋活?”夫妻倆抱頭痛哭。事后耿美英想想都覺得后怕,要不是自己及時趕到,丈夫可能真的就離他而去了。丈夫平時很剛強,文化高又非常聰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逼得他要走絕路?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半年前說起。當時廠里有個工程師給了王銀燈一套圖紙,建議他由加工減速機配件轉型生產減速機,說利潤能提高好幾倍。王銀燈發(fā)財心切,花大價錢買下了那項所謂的“高新技術”,然后借貸200多萬元轉型生產減速機??僧斔凑請D紙設計生產出成品后,卻被經銷商告知,那種產品早在幾年前就過時了。再找那個工程師,對方已經逃之夭夭。王銀燈悔恨交加,恨騙子可惡,罵自己粗心,一時想不開就有了死的念頭。
耿美英把丈夫弄回家后,見丈夫不吃不喝,精神恍惚,非常心疼。
1997年年底,鑫隆冶金機械廠正式宣布倒閉。丈夫辛勤多年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還欠下200多萬元債務,別說歸還本金,僅每年的利息就是一大筆錢。面對不斷登門催逼的債主,耿美英陡然感到仿佛天塌了一般,她已從家底殷實的老板太太,變成了家徒四壁、債臺高筑的窮光蛋。那些日子,耿美英感到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還不能表現出來,以免丈夫再受打擊。
耿美英做專職家庭主婦已經多年,對經商又一竅不通,怎么才能撐起這個家,幫助丈夫走出困境呢?她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創(chuàng)造奇跡,5萬元做成3000萬元的外商大訂單
王銀燈自幼失去父母,和耿美英結婚后,拼命掙錢養(yǎng)家,自從辦了采石場,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想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耿美英覺得丈夫很可憐,為這個家付出太多。她決定,不能坐以待斃,得主動出擊,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幫丈夫走出困境。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耿美英發(fā)現市場上一些款式新穎的羊毛衫十分暢銷,于是決定辦個小廠自己生產。然而想辦廠談何容易!家里欠一大筆外債,家庭日常生活開支都沒錢,哪有錢進設備買原料?
轉眼寒假結束了,兩個孩子即將開學,耿美英只能想辦法借錢給孩子購買學習資料。當時有人甚至預言,那么大的廠子倒閉了,丈夫欠別人的錢她永遠也還不完,肯定要自殺。要強的耿美英得知別人這么看她,犟勁上來了,決定不但要讓孩子有學上,讓丈夫有勇氣活下去,還要自己創(chuàng)業(yè)。她的勇氣打動了一位朋友,得知她真的想創(chuàng)業(yè),那位朋友非常豪爽地借了5萬元錢給她。
耿美英很快辦起了一個作坊式制衣廠,并四處奔走找業(yè)務。1998年5月,她從常州外貿公司接到了第一單業(yè)務,加工一批針織衫。但由于利潤低,這個訂單耿美英不但沒掙到一分錢,還虧了1萬多元。朋友安慰她,你一個外行學做生意,敢大膽邁出第一步已算不錯,就權當交學費了吧!
出師不利,耿美英并未氣餒,反而給廠里定了一條很嚴的規(guī)矩:即使虧損,也要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正是這條規(guī)矩,保證了耿美英日后的成功。
不久,耿美英發(fā)現剛剛興起的牛絨衫非常走俏,一件賣200多元還供不應求,一件衣服純利潤上百元。她覺得這是個商機,于是立即轉做牛絨衫。產品出來后,她親自推著自行車沿街叫賣。沒想到3個月時間里,就掙了8萬余元。最讓她高興的是,丈夫也從她的成功里看到了希望,一天天振作起來。
雖然打了個大勝仗,耿美英卻不敢有一絲懈怠,為確保質量,凡事她都親力親為。有一次,耿美英在車間里熬到大半夜,實在困得受不了,就鉆到沒有整燙的衣服堆里睡了起來。早晨工人上班后,看到從衣服堆里突然鉆出個人來,嚇了一大跳。
因為產品質量過硬,有人開始主動向耿美英訂貨,而且訂單越來越多。為了完成訂單,她拼命工作,賺來的錢除了還辦廠借的債,其余部分全部投入擴大生產。她籌劃著,等制衣廠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就直接從國外接訂單。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她的廠子達到她期望的規(guī)模,大訂單就找上門來了。
那是2004年3月的一天,門衛(wèi)通知她有外國客商拜訪。耿美英有些意外,因為她還沒跟老外做過生意,更讓她意外的是,前來拜訪她的,竟是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針織類服飾的供貨商——美國人托尼。托尼原本是到一家大型服裝出口企業(yè)驗貨,驗貨過程中他發(fā)現,有一款衣服質量特別好,而這款衣服正是耿美英加工的。托尼臨時決定,拜訪耿美英。正是這次拜訪,讓耿美英的人生徹底發(fā)生改變。
當時耿美英一年的生產能力約3萬件,托尼卻一下子給了她一個39萬件的大訂單,并要求三個半月必須出貨。耿美英馬上意識到,如果把這筆生意做好了,以后的訂單就會源源不斷,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就大有希望!但機會同時潛藏著風險,如果接這個單子,合同金額高達3000萬元,托尼有個條件:如果訂單不能按時完成,要賠3倍的違約金,即9000萬元!這個賠付額讓耿美英不寒而栗。
面對誘人的大訂單,耿美英需要當機立斷。她琢磨了一下,要完成訂單,前期需要40噸棉紗,僅此一項費用就高達上千萬元,而當時她最多只能拿出5萬元;工期三個半月,想用區(qū)區(qū)5萬元撬動這個3000萬元的大訂單,簡直不可能,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然而要是成功了,她就能夠結束長達6年替別人加工的微利時代,迅速實現財富爆發(fā)。一邊是天堂,緊挨著的卻是地獄。掂量再三,耿美英最終決定舍身一搏!為自己,更為了救出水深火熱之中的老公。
耿美英堅定地對翻譯說:“OK,我接受!”
簽下供貨合同,耿美英馬上找到認識的一個原料貿易商羅瑞華,說出了想讓他幫忙墊付原料款的想法,對方爽快答應了。其實羅瑞華也有自己的考慮,假如在危難中幫耿美英把這單生意做好了,以后她有什么好單子都會跟他合作,幫她其實就是幫自己。但對羅瑞華來說,想幫耿美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之前他做過的最大的一個訂單是供應棉紗兩噸,短時間內要他供應40噸棉紗,對他來說是個巨大挑戰(zhàn)。但當時耿美英并不知道這一點。她只覺得有了訂單,又有人幫忙墊付原料費,自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簡直像做夢一樣。
接著,耿美英四處聯系加工點。一切就緒,就等原料發(fā)貨,貨一到就能按計劃開工。然而,直到約定的原料發(fā)貨的前一天,羅瑞華那邊還沒有任何消息,耿美英打電話詢問,羅瑞華講話吞吞吐吐。耿美英隱約感到不妙,追問道:“是不是棉紗沒到位?”羅瑞華硬著頭皮說:“你放心,這個事情我會想辦法解決,哪怕虧本,我花高價也要買到你要的貨,完成這個訂單。”他的話讓耿美英嗅到了危險的信號。接下來的幾天,她每天打電話催羅瑞華發(fā)貨,可羅瑞華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滿足她的要求,不得不一再推遲發(fā)貨時間。耿美英由著急到憤怒,逼問道:“你到底什么時候給我?”羅瑞華為難地說:“我正在努力,需要時間,請你再等等!”除了等待,耿美英不知道還有誰能幫她。9000萬元的巨額賠償,就像一塊巨石壓在她的胸口。
焦慮之中,耿美英試圖另尋良策,但因為沒有錢,其他供應商大都拒絕給她供貨。等到第16天晚上,羅瑞華突然給她打來電話,遺憾地說:“我這邊看來是沒指望了?!惫⒚烙⒁宦?,眼前一黑便暈了過去,被緊急送進了醫(yī)院。迷迷糊糊地不知過了多久,羅瑞華的電話又打來了,說:“我已經幫你找了一家工廠,你趕快去?!?/p>
原來,羅瑞華打聽到張家港一家毛紡廠有大量棉紗儲備,并設法找到了經理徐家欽的電話。耿美英知道希望渺茫,但這已經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她讓護士拔掉了吊針,不顧丈夫阻攔連夜上路了。她只有一個念頭,即使失敗也要拼到最后!
耿美英見到徐家欽時,緊張得幾乎話都說不出來了。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后,她真誠地把自己遇到的困難說了出來:“我沒錢,但是又想做這個訂單,所以希望徐總可以幫我這個忙?!毙旒覛J聽罷沒有當場表態(tài),而是提出第二天到她的工廠去看一下。原來人家要評估風險,這么大一批貨放出去,萬一錢收不回來怎么辦?
第二天,徐家欽在耿美英的廠里考察了一番,在查看了廠房和訂單后,說了一句讓耿美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話:“你為救丈夫不顧一切的那份癡情,和你的憨厚真誠感動了羅老板,同樣也感動了我。毛紡廠同意給你供貨?!?/p>
很快,一車車棉紗送了過來。事后有業(yè)內同行說,耿美英奇跡般地做成了一件幾乎鐵定不可能做成的事。
有了原料,耿美英和工人三班倒日夜加工,她每天只休息兩三個小時。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了訂單。
這次成功,耿美英不僅獲利頗豐,而且打響了知名度,托尼追加了訂單,香港、日本的一些廠商也主動找上門來訂貨。
親情更金貴,億萬富姐只想做個賢內助
事業(yè)如日中天,正當耿美英雄心勃勃地要大干一番時,致命的打擊又從天而降。2008年2月24日,對耿美英來說是個痛徹心扉的日子。這天中午12點多,廠里一輛面包車在沿江大道和一輛出租車迎面相撞,7名職工和耿美英的女兒王文君身受重傷。
趕到現場后,耿美英作出一個令大家震驚的決定,先送員工去搶救,最后再送女兒去醫(yī)院。手術過程中,專家斷定王文君已經沒有希望了,即便是救回來也是植物人。作為母親,耿美英跪地懇求醫(yī)生竭盡全力搶救,那時的她就已經打定主意,如果心愛的女兒走了,她也跟著去;如果女兒成了植物人,女兒的后半輩子她要親自照顧。
也許她對女兒的至愛感動了上蒼,死神沒把王文君帶走,可留給耿美英的是一個完全沒有神志的孩子。王文君成了植物人,母女近在咫尺,卻已經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為了全力照顧好女兒,耿美英無法顧及自己的事業(yè),在醫(yī)院附近租了一間房,開始了漫長的護理生活。
那段日子,女兒沒有任何知覺,最初只能從食道用注射器注點牛奶、菜汁什么的,喂一次飯要花一個多小時。喂飯后,耿美英還要給女兒洗臉,用熱水泡腳,為防止長褥瘡還要每天給女兒擦身、按摩。做完這些,再把女兒綁在自己身上,帶她出去透透空氣。每天耿美英都是凌晨三四點鐘起床,一直要忙到深夜才能入睡。
令病友們感動的是,在醫(yī)院照顧女兒期間,耿美英認識了同樣因為車禍而陷入昏迷的18歲安徽男孩姜傳超。因為家庭困難,父母不能為姜傳超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善良的耿美英看在眼里,決定幫他:一日六餐,她都準備雙份營養(yǎng)餐,女兒一份,姜傳超一份。她堅持做了近8個月,直到王文君轉院到南京治療。臨走時,耿美英還留給姜傳超1萬元錢。
2009年4月,王文君出院回家療養(yǎng)。在家里,和女兒說話、給女兒按摩,是耿美英每天必做的事,早上、中午各一次,每次要花兩個小時。盡管很累,但對耿美英來說,這是她作為母親最為幸福的時刻。同時,她也通過這種方式向女兒傳達信心與鼓勵。
2010年10月,上蒼再次將奇跡展現在耿美英面前。一天,正在護理女兒的她發(fā)現,女兒的眼睛突然動了一下。幾天后,女兒終于睜開了眼睛。那一刻,耿美英激動得失聲痛哭。
到2012年夏,王文君已能開口講話,接下來情況越來越好。
如今,耿美英的丹陽銀球針紡服飾有限公司已得到迅猛發(fā)展,在美、日、韓和俄羅斯等國,有大批固定客戶,每年的稅后利潤高達數千萬元。雖然已經成為億萬富姐,但耿美英還是希望丈夫來當老板,她更想在家專職做飯,陪女兒。接受采訪時她說:“親情比金子貴重!無論女兒恢復到什么程度,她都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如果女兒完全康復了,我就把公司交給他們父女,我更愿做個賢內助、小女人,我覺得那是一種幸福!”說著,這個傳奇女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