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譽為“中國智庫第一女學者”,是首位進入美國頂尖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進行思想庫研究的中國學者,是布魯金斯學會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訪問學者,也是全球智庫峰會“智庫論壇”的幕后推手。她參與創(chuàng)建環(huán)保NGO——中國環(huán)境資源網(wǎng)并擔任總編輯,她期待通過網(wǎng)絡媒體的力量推動中國環(huán)境保護事業(yè),她的著作《綠媒體——中國環(huán)保傳播研究》被列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環(huán)保課程必讀書目……
她就是王莉麗。
成敗只由自己掌握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認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王莉麗(以下簡稱王):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從小就苛求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這樣做非常累。我想這也是很多職業(yè)女性面臨的問題。因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遠大的目標,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至于最后能否實現(xiàn)目標,卻不是由個人掌控的,而是由方方面面的事情促成的。所以,要有夢想,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實現(xiàn)夢想,但是不要苛求自己。這是我在這三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得出的經(jīng)驗。
記:您覺得自己是否屬于精明、熱情、干練、聰明的女性?
王:我對自己的評價跟你有些不一樣。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很精明的女性。一些朋友也認為在平常生活中我不是一個精明的人,有時候甚至是一個很混沌的人。因為在社會上生存,要面臨復雜的人際關系,但我非常簡單,說話做事直來直去,不喜歡拖泥帶水和繞彎子。我身邊的朋友跟我的性格都很像,說話很直接很簡單,所以大家在一起感覺很輕松。
但是我是一個熱情、執(zhí)著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懂得感恩的人。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教師,我并不像很多成功女性一樣有顯赫的家世背景。我是一個普通人,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我遇到過挫折和失敗,但是我一直對未來抱有夢想和希望,希望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價值。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也曾遭遇風雨,但是很多導師和朋友在風雨中給我撐了一把傘,扶了我一把,對此我非常感激。
我希望在將來的人生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去幫助別人。
記:有句俗話說,人不能在一條河里跌倒兩次。但是,據(jù)我所知,您兩次參加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大賽都失利了。您兩次參加主持人大賽的原因是什么?
王:我確實在一條河里跌倒了兩次。
說起來很有意思,2000年我剛大學畢業(yè),作為播音系的畢業(yè)生參加央視的全國主持人大賽,專業(yè)過硬,但缺乏更深的底蘊和溝通技巧,沒能走到最后。但是這次大賽給了我一些啟發(fā),我認為如果要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就需要進一步拓展自己,無論在哪個方面。過了七年,我又參加了央視的主持人大賽。其實,在參加這次比賽之前,我已經(jīng)辦好了赴美國的簽證,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給了我訪問學者的榮譽。這個時候包括我清華大學的導師都很不解,問我為什么要參加這個比賽。我告訴老師和朋友,這是我沒有實現(xiàn)的一個夢想,我希望在經(jīng)歷了這么多年,在對知識和各方面進行了補充之后,對自己有一個交代。也就是說,我在即將踏上人生另一條航線的時候,希望在原先沒有走好的航線上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這次比賽,我抱著必勝的信念,從自我的角度來說,我已經(jīng)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依舊沒有進入三甲。
這次比賽又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獲得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時候并不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努力。比如說,比賽中某個評委的個人認知和偏好會影響你能否成功。不可否認,當時我還是很難過的。站在舞臺上,面對觀眾,我說了一句話:“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沒有誰能夠決定你的成功和失敗,能夠決定你成功和失敗的只有你自己?!比绻粋€人失去了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和信念,那他一定是失敗者,但是如果他始終保持正確的認知和努力向上的精神,他就是成功者。我覺得只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成長,人生就很精彩。
記:這兩次參賽給您的人生帶來了哪些附加值?
王:人生的夢想也罷,成功、目標也罷,都不是直線的,而是一個圓。我曾經(jīng)希望做一個成功的記者、主持人,后來我做了環(huán)境NGO,做學者,直到現(xiàn)在,這三個事業(yè),三個夢想,我依然還在做,依然不斷地在這個圓里畫圈。我的夢想在不斷地調整、轉換,但又不斷地在相互交織。那是一個圓,而不是直線。
現(xiàn)在社會上有各種比賽、選秀活動、大獎賽,我想送給廣大朋友們一條從我個人經(jīng)歷中得出的經(jīng)驗:你要參加一個比賽,先要有好的心態(tài),而不是只看重結果。如果這個過程對你很重要,那你就去享受它,這就足夠了,然后再從中獲得你所需要的經(jīng)驗。因為僅僅幾個評委給你的評價,不足以決定你的成敗。你個人在某方面是否具有潛質,很多時候取決于你自己的認知和努力的方向。這是我的體會,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樣人生才會不斷地前進,并有機會獲得成功。
其實,人生就是一次比賽,每個人都在人生的賽場上,你經(jīng)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打擊,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失敗。這一次失敗了沒有關系,爬起來繼續(xù)走,高高興興地走,充滿自信地走??傆幸惶?,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所以人生不要害怕失敗。
用夢想和奮斗寫出輝煌
記:您為什么從新聞主播轉行做了思想庫的推動者?
王:從媒體工作者轉到做思想庫的研究者和推動者,應該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對我人生影響非常大的導師。我在從事媒體工作幾年之后,到清華大學參加了一個項目,叫“全球引導力”。這個項目的領導者是美國高盛銀行的前總裁和首席運營官——布魯金斯學會董事會主席約翰·桑頓教授,他是我們的導師。在參加這個項目的過程中,導師給我們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政界、商界、學界的領導人。
我們上課的方式很特別,圓桌形式,會有很多領導人給我們上課。他們并不是告訴我們怎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怎么獲得成功,而是從自身經(jīng)歷中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社會上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然后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的導師還告訴我們,中國正在崛起,現(xiàn)在的中國面臨最好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而最大的挑戰(zhàn)主要來自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不了解。他認為我們這批年輕人應該承擔起這個重任,這就需要我們走出國門到西方去了解西方人。
從那個時候起,我有了一個想法:我要到西方國家,到頂尖的學術機構、研究機構,去了解西方的社會是什么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讀了清華大學的博士。我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一方面跟我的導師有關,另一方面我也意識到思想庫將成為中國未來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一個國家最終的競爭力是思想的力量。
記:您比較欣賞的女性是誰?
王:從事業(yè)上來說,我喜歡希拉里。她曾在競選美國總統(tǒng)時說過一句話:“我并非一生下來就是第一夫人?!彼囊馑际钦f,她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上是付出了不懈努力的,而且這個努力是大家看不到的,奮斗歷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這句話非常打動我,也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顯赫的家世,所以我覺得希拉里給全世界的女性樹立了一個榜樣,每個女性心中都可以有遠大的夢想,不管你出身貧寒,還是相貌普通,只要懷有夢想,不斷付出努力,不害怕失敗,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寫出閃亮的一筆。
生活中,我比較喜歡的演員是林青霞。從小我就喜歡看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而林青霞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經(jīng)典的俠女形象,讓我印象深刻。她塑造的形象無論是男是女,都讓人感覺眼前一亮。
孩子是生命中的天使
記:您的家庭生活怎么樣?
王:我的先生和兒子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男人。我的先生是那個讓我變得更好,時刻給我鼓勵的男人,我非常感謝他一直以來的呵護和支持。
兒子是我生命中的天使,他現(xiàn)在8歲了,帶給我很多快樂。其實,最初我并不是很喜歡小孩,但是兒子的降生,讓我體會到了那種生命的驚喜和全心全意的愛與責任。這種愛會讓你很感動,你快樂的時候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天使在跟你分享;你不快樂的時候,也有這樣一個小精靈在身邊呵護你。這是只有做了母親才能夠體會到的。
記:孩子帶來的愛,跟父母給我們的愛有什么不一樣?
王:我的一個女友堅決不要孩子,因為覺得有拖累,對事業(yè)有不良影響。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孩子會讓一個女人更加堅強和富有責任心。我想對女性朋友說,孩子對女性而言,是生命當中非常值得珍惜的。如果有機會能夠擁有這個天使,你一定要擁有,因為孩子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多的驚喜。
有條件的話,我也建議父母多跟孩子在一起。我在美國期間一直帶著我的兒子,沒人幫我照看。很多時候召開學術會議或者拜訪官員,我也會把他帶在身邊。一方面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除了我沒有人可以照看他;另一方面我希望讓他經(jīng)歷這些,給他營造一種良好的成長氛圍,讓他從小就有開闊的國際視野。
記: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您的影響有多大?
王:我的父母給了我最好的教育,告訴我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這是他們給我的最寶貴財富。這一點非常重要,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面對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有了包容心和愛心,那做任何事都會很放松。因為無論你做什么工作,交流是第一位的,沒有了交流和溝通,一切都寸步難行。
一個人要與別人進行很好的交流,首先要坦誠,有一顆愛心。有時候我感覺這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很冷漠,缺少關愛。但我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不缺乏關愛,我們內心所堅守的愛也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也罷,只是不肯釋放出來。其實你不妨釋放出來,這樣就會覺得生活好很多。
記:您認為應該怎樣看待傷害過自己的人?
王:在我人生的經(jīng)歷中,也被別人傷害過。但是我覺得只要你始終有一顆愛心和交流的態(tài)度,總有一天最不喜歡你和傷害過你的人也會被你打動。這一點感悟得益于和李開復先生的一次交流。李開復先生說,他在微軟公司每個星期必做一件事情,就是不管員工還是領導,他要挑一個自己最不喜歡的人共進晚餐或午餐,跟他交流,進而促進彼此的理解。我覺得這是需要每個人去做的。面對阻力時,不要試圖回避,不要試圖以同樣的力量阻擋它,而應該嘗試化解。
記:您認為,要想獲得成功,女人的性別會是一種障礙嗎?
王:人類是由女性創(chuàng)造的,沒有女人就沒有人類??梢哉f,女性在各行各業(yè)中都起著推動歷史進程的作用。之前,有媒體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從事學術行業(yè)時,女性和男性有什么不同,我當時就講,在我的認識中,從來沒有把男性跟女性割裂開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要成為歷史的推動力量,都要付出不懈努力。我不喜歡單獨把女性挑出來。在潛質上,女性和男性是同樣的,我們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雖然男女生理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但具有的潛力和能力是一樣的。
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如果你想成功,有幾點是必備的:第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閱讀,豐富你的知識,開闊你的視野;第二,要有遠大的愿景,但不是白日夢,樹立了遠大的愿景之后,你要知道怎樣去實現(xiàn),你已經(jīng)走了多久,還要走多久才能到達目的地;第三,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不要怕失敗,要有堅韌執(zhí)著的精神。這應該是所有獲得成功的人的共性。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