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專注力,是指一個人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尤其在寫作業(yè)這方面,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導致兒童專注力不足的原因很多,而家長的后天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許多家長不知道,生活中一些無意識的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
情景一:太多選擇,孩子無法專一
3歲的皮皮正在專心地玩著一輛小汽車。媽媽看兒子玩得高興,索性把皮皮所有的玩具都倒出來放在他面前,讓他盡興地玩。剛開始,皮皮玩玩這個,又玩玩那個,看起來挺開心??蓻]過多久就開始不耐煩了,玩了一下這個就丟掉,去玩另一個。不一會兒,皮皮就把所有的玩具都玩膩了,拿著玩具到處摔。皮皮的媽媽感到很苦惱,照這樣的玩法,多少玩具夠孩子玩?。?/p>
建議:給孩子較少的選擇
孩子的自控力遠不如成人,在面對太多選擇和誘惑時,很多孩子都會無法抵制誘惑,無法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因此皮皮媽的做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不論是玩玩具,還是吃飯、看書,家長都要從生活中的小事上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比如,有些家庭喜歡在吃飯時看電視,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不自覺地分散到電視上,或者吃飯時擺弄這擺弄那,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吃飯。因此,給孩子比較少的選擇,更有利于孩子把專注力維持在一件事上。
情景二:孩子做事時,家長請勿打擾
4歲的媛媛正在紙上“涂鴉”,爸爸一回家,便大叫一聲:“寶貝,爸爸回來了,快來抱抱?!庇谑遣挥煞终f地抱起女兒。本來畫得正專心的媛媛,似乎受到了驚嚇,有些不知所措,但看到爸爸回來了,臉上又露出了欣喜的神情。爸爸看了媛媛亂糟糟的“涂鴉”,問她在畫什么,媛媛頓了頓,想了想才告訴爸爸,她畫的是一只在海里游泳的海龜?!昂}斣谀模俊卑职謫?。媛媛指著紙上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說:“還沒畫完呢!”爸爸讓媛媛繼續(xù)畫海龜,可女兒卻把畫紙扔到一邊,不肯繼續(xù)畫了。
建議:輕聲呼喚代替生硬打斷
媛媛的父親回家后抱抱女兒,本是想表達問候和父愛。卻沒考慮到孩子正在專注于畫畫,并且孩子還沒學會很好地控制自己轉(zhuǎn)移專注的能力。無論孩子在畫畫、玩玩具,還是靜靜地坐在那里發(fā)呆,家長都不應(yīng)該輕易地以太大的聲音、夸張的動作打斷孩子。因為孩子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在靜靜地發(fā)呆,可能心里正在思考著某個問題,而家長的打擾會中斷孩子的思考。
那么,媛媛的爸爸回家后應(yīng)該怎樣向孩子表達問候呢?輕輕地呼喚和愛撫,比激烈的喊叫和擁抱,更有利于幫助孩子鍛煉專注力的轉(zhuǎn)移。因為這種溫和的方式不會輕易打斷孩子的思路,同時也能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回來了”,這樣,她才可以自己選擇,是暫停手上正在做的事,還是繼續(xù)把專注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情景三:培養(yǎng)專注力,環(huán)境很重要?
5歲的暉暉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喜羊羊與灰太狼》,但是旁邊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飯廳聊得正歡。說話聲、笑聲、電視聲混雜,暉暉感到自己看電視受影響了,于是不滿地抱怨:“媽媽你們能不能不說話了,我在看喜羊羊呢!”大家聽了,說話的音量降低了。但過了一會兒,鄰居家的音響又傳來了歌聲,暉暉又不干了,她讓媽媽去跟鄰居的叔叔商量商量,能不能關(guān)掉音響……
建議:不必刻意營造過于安靜的氛圍
很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yè)時,為了不干擾孩子學習,常常很小聲地說話,就連走路也輕手輕腳,其實大可不必這樣。不論孩子在做什么事,家長都可以在一旁進行日常的工作生活,不建議刻意地制造過于安靜的氛圍。因為孩子專注力的抗干擾性是需要培養(yǎng)的,如果孩子習慣于只有在非常安靜的環(huán)境下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在比較吵鬧的環(huán)境中就會無法集中注意力,同時還會感到煩躁。
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做某件事時,家長雖然可以進行日常的活動,但最好不要談?wù)撆c孩子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否則不僅鍛煉不了孩子抗干擾能力,還會危害孩子專注力的培養(yǎng)。
情景四:強行讓孩子縮短專注的時間
6歲的小勇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玩,小勇迷上了猴山的猴子,在猴子山處看猴子看了很久。爸爸有些不耐煩了,說:“都看了半天猴子了,我們?nèi)タ葱﹦e的動物吧!快到吃飯時間了,再不看就看不到別的動物了?!笨尚∮氯匀徊粸樗鶆?,依然興致勃勃地盯著猴子看,還不住地歡呼:“看!猴子會功夫呢!呵呵,猴子好棒!”等久了,爸爸失去了耐性和妻子一起強行拉著小勇離開了猴子。小勇被強行拉走后,感到自己很委屈,哭了起來。媽媽不停地安慰小勇,但也無濟于事。爸爸一來累了,二來心煩了,也顧不上安慰,就開始嚴厲地責罵起來。
建議:如需打斷孩子最好先與孩子商量
小勇看猴子看了很久,在家長看來可能早就覺得沒勁了,但孩子也許正在充分地施展想象:也許設(shè)想自己在叢林里遇到了怪獸,也許把自己當做了美猴王孫悟空……
遇到這種情況,小勇的爸爸媽媽可以提出轉(zhuǎn)移地方的意見,或和孩子商量再在猴山看多長時間,然后再去別處,但不能強行將孩子拉走,否則會影響孩子專注力的持久性,也不利于鍛煉孩子的想象力。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