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商旅周刊》上為黃國建做過一期欄目,但我并未見過他,直到今天我們才約好到城建大廈見面。他的辦公室在八樓,我剛一上樓,他早已等候在電梯口。黃國建的坦誠熱情和對藝術的熱愛,使我們的談話輕松愉悅,大有一見如故之感。
黃國健,1962年出生于湖北襄陽。他少年時期就喜愛讀書繪畫,上中學時更是顯露出繪畫的天賦。有一次哥哥特意從襄陽城里給他帶回一些《西游記》的插圖,黃國建的興趣得到了釋放,對這本插圖愛如珍寶,如癡如醉地臨摹,真正的愛好和勤奮也為他后來走向繪畫之路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礎。1980黃國建應征入伍到北京某部隊,3年的軍旅生涯里,無論寒暑,他的繪畫之路從未間斷。那時每到星期天,他上午騎著自行奔波于北京各美術館,下午回到宿舍開始練習。有時戰(zhàn)友們都跑過來圍成一圈看他畫畫,有意思的是,當時由于沒有畫畫的氈子,黃國建就把白床單鋪在一塊木板上,時間一長,雪白的床單變成了真正的黑畫板了。也是這個時期,部隊領導安排他在部隊藝術培訓班和齊白石藝術函授大學學習,通過聆聽專業(yè)藝術課也使他在繪畫理論上有了較大提高。黃國建復員后留在了北京,轉(zhuǎn)業(yè)到北京城建集團開始了他新的生活。
如果說一個人的對藝術的追求是癡迷的,那么黃國建對繪畫藝術的執(zhí)著是有目共睹的。剛轉(zhuǎn)業(yè)那年,黃國建住房條件很差,屋里只有個吃飯的圓桌兼畫案。有時畫稍微大一點的作品時,他不得不把紙鋪在地板上跪在地面上畫。時間一長,兩個膝蓋都跪破了。于是他找來枕頭,忍著疼痛跪在上面繼續(xù)創(chuàng)作。回想當年,現(xiàn)在擁有多個畫室的黃國建感慨萬千,他說,艱苦是一筆財富,也使我更珍惜今天的好條件,唯一回報社會的就是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來。勤奮好學是黃國建的一大特點。他在首都師范大學研修中國畫專業(yè)畢業(yè)后又在國畫大師秦嶺云身邊受教多年。2006年他又專門學習了文物鑒定,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史。在他看來,無論是學習考古還是建筑、園林、飲食等文化都是為創(chuàng)作服務的。
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無論怎樣變遷,用筆用墨仍是繪畫藝術中的重要成分。成功的畫家就在于他擁有高超筆墨功夫,作為知名畫家,黃國建非常重視筆墨技巧。透過他的山水畫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使點線面完美結(jié)合,線條精到豐富,面到達厚重,點精神氣足,圓潤飽滿。尤其是豐富生動的留白,意境深遠,每一片留白里都給人留下遐想。黃國建的山水作品可觀,可居,可耕,是因懂得生活,學會生活,用藝術家的審美,創(chuàng)作出讓人愉悅的美,在生活中抓住了靈妙之美并將之傳遞出來。
眾所周知,繪畫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中國繪畫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其內(nèi)涵十分寬博,他包容著哲學、美學、文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精粹?!霸姇嬘〔⒚笔菤v代畫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古往今來的大藝術家都是具有高度詩文修養(yǎng)的文人學者。值得一提的是,除山水畫外,黃國建在書法、篆刻、文學方面亦頗有造詣。在他的作品里,每一句詩,每一枚印章,都是他苦心經(jīng)營的。
如今,黃國建的作品也得到了國際上的關注。2011年10月,他帶著40多幅作品應邀到歐洲的米蘭、羅馬、佛羅倫薩等城市巡展。為期半個月的展覽在華人區(qū)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使華人又一次感受到祖國藝術的魅力。當?shù)孛襟w三次報道了此次畫展,也使一些歐洲人對中國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黃國建的畫室名曰“溪水齋”,他說,我愿像涓涓流水一樣不停地提高自己的繪畫藝術。他又說,我現(xiàn)在對人生感悟頗多,也更感覺到時間的彌足珍貴。這點他又屬于比較傳統(tǒng)的藝術家。他堅守“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原則,直到如今,黃國建在出差的火車上,在小區(qū)的樹林旁,只要有時間,都會留下他寫生的身影。他正在自己執(zhí)著的藝術之路上堅定的前行著……
(編輯 劉小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