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業(yè)界普遍譽為去年秋季藝術品拍賣市場最大“黑馬”的北京盈時拍賣有限公司,其首次亮相市場就戰(zhàn)績不俗,首拍以10.57億元收槌。在去年秋拍市場普遍下調的狀況下,盈時可謂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
其中,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大扁壺和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分別以1.22億元和1.19億元的高價成交,彰顯了盈時首拍的市場號召力。
永樂青花扁壺引燃高潮
以首個專場形式出現(xiàn)的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工藝精湛、造型優(yōu)美,堪稱明永樂時期所特有的、極為罕見的代表作。在當天的拍場上,經過多方競爭,現(xiàn)場買家最終以1.22億元將其收入囊中,這也成為盈時首拍第一件成交價過億元的拍品。
此件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身呈扁圓狀,口微侈,粗頸,溜肩,碩腹,橢圓形圈足,底足內有釉。胎質細膩純凈,白釉微泛青色,釉面有冰裂紋開片??谘仫椌聿菁y,頸部飾纏枝花卉,壺身飾纏枝四季花卉。青花用料為蘇泥勃青,因有“滲青”、“散渾”之特性,青色鮮艷,偶因滲青而有濃暗斑點,有水墨畫之風韻,加以運筆瀟灑,氣勢凜然,在黑色結晶斑映襯下,彰顯出色澤清晰明快的特點。
此類作品存世極少,目前已知在江蘇揚州市博物館收藏一件(《揚州古陶瓷》揚州市博物館,揚州市文物商店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景德鎮(zhèn)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窯廠遺址中發(fā)現(xiàn)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殘片(《景德鎮(zhèn)珠山永樂官窯瓷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5月版)。無論是出土實物,還是博物館藏品,其器物造型、裝飾風格、制作技法、燒制工藝都與本件拍品基本相符。
此件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不僅在造型方面有濃郁的西亞風格,裝飾風格上也是如此。四季花卉中團形多葉蓮花紋就是從痕都斯坦(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東部)一帶的玉質盤子上的蕃蓮圖案移植過來的,而明代文獻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這種紋樣。
正因如此,無論從造型工藝,還是圖飾紋樣來講,這件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超塵脫俗,不同凡響,代表了明代永樂時期陶瓷燒造的最高水平,堪稱一代青花瓷器之冠。
乾隆粉彩瓶彰顯實力
作為盈時首拍的扛鼎之作,此件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造型優(yōu)美,艷麗奪目,尤為珍罕。其完美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反映了乾隆盛世的精湛瓷器制作水準。
在當天的拍場上,此重器以6500萬元開槌,現(xiàn)場買家競爭激烈,掌聲不斷。一位電話委托買家剛剛報價至9500萬元之后,現(xiàn)場買家隨即加價至9600萬元。最終,這件珍罕的雙耳瓶以1.19億元的天價成為本次首拍第二件成交價過億元的拍品。
這件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洗口、束頸、兩側有雙螭作耳各銜一個金黃色活環(huán),瓶形碩大,穩(wěn)重端莊。特別是套燒活環(huán)極為不易。僅此燒制技法,其精確程度非一般民窯所能為之。
從口沿到頸部及圈足分別用青花繪如意云頭紋、纏枝花卉和蕉葉紋為飾。腹部粉彩繪《游春圖》為主題紋飾。底足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礬紅款。
畫工們在自然景色中,描繪出四組人物游春時的情景。依次為一組立于庭院的月臺之上,在聳峙的青山前觀賞杏樹花開;一組立于岸邊欣賞著桃花爭芳的芳香;一組在垂柳下飲茶品茗,論古談今;更有一組泛舟于春江之上,真是清水輕舟飄,景美人更醉。畫工們采用俯視法取景,將遠山、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攏,使各處景物完整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幅畫面中,層次分明,場面卻開闊。山石、樹木、建筑、江水的畫風,輕重頓挫,充滿變化,所繪人物,眉目生動傳神,神采各異。
畫工窮其巧,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咫尺千里”的藝術佳作。層巒疊嶂,猶如奔騰飛動,近者數十里,遠者數百里,爭奇競秀。白云繚繞,江流無際,湖光山色,水波粼粼,樓臺亭閣隱現(xiàn)其間。參天古松生新芽,河邊柳樹穿綠裝,桃花、杏花笑口爭艷,一派春意盎然、群芳爭艷的美麗景色。
整體布局層次豐富,疏密得宜。色彩濃淡深淺變化雅致,青花粉彩是乾隆時期由斗彩演化而來的創(chuàng)新品種,繪畫工藝復雜,燒制難度極高,但燒造出來的瓷器色彩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多彩,因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此瓶不僅形制優(yōu)雅,富麗堂皇,畫工和色彩更是出類拔萃,代表了乾隆時期御用觀賞瓷器瓶的最高工藝水平。
的確,乾隆時期的瓷器,無論是青花、斗彩、粉彩、洋彩以及仿生瓷都極為別致。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往往集壓印、剔劃、繪畫、開光、色釉、鏤空、堆塑、描金等多種裝飾技法于一件器物上,應該說乾隆時期的粉彩既有繼承了雍正時期的瓷器裝飾雅靜的風格,也有重色濃彩、錦上添花之作。從這件瓷器的裝飾風格中,我們不難看出雍正粉彩瓷器的裝飾遺風。
另外,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zhèn)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乾隆帝偏愛茂美芬華之飾,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體形、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后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么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準。
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
這件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無疑是唐英在景德鎮(zhèn)督窯時期的作品。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它的燒制年代屬于乾隆前期,是最能反映乾隆盛世陶瓷藝術巔峰的、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據了解,此件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早在1980年時,就曾于香港蘇富比拍出;而在1993年時,由耿寶昌著,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作了著述。
“黑馬”啟動春拍
北京盈時2011年秋季藝術品首拍落幕后,贏得了廣泛的關注。目前,盈時2012年春拍征集活動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正式啟動,征集范圍涵蓋中國書畫、宮廷瓷器、佛教造像、玉器雜項、油畫等諸多門類。
日前,盈時在北京舉行了“2012年春拍公開征集周”,得到了不少藏家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