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的帝王一般都采用英國那樣的名號加世代的排位,例如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等。近時筆者獲得一枚德意志帝國時代的邦國——羅伊斯邦國——長、幼兩房侯國(Reuβ lterer and Reuβ jüngerer Linie,F(xiàn)ürstentümer)中長房發(fā)行的2馬克銀幣(見圖1)。查閱有關(guān)資料,筆者發(fā)現(xiàn)羅伊斯長幼兩房候國的各代侯爵的名號排位甚為奇異,與上述英國國王的名號排位雖類同而又大有區(qū)別。
羅伊斯家族約建立于公元1035年,其領(lǐng)地位于現(xiàn)今聯(lián)邦德國的圖林根(Thüringen)州。1564年,羅伊斯候國分裂成長房和幼房兩支。兩支中最年長的侯爵作為家族的元老而主持家族和家庭的全部公共事務(wù)。根據(jù)1681年的一項決議,1690年起侯國采用了長子繼承權(quán)。奇異的是,按照源自12世紀末的傳統(tǒng),羅伊斯家族的全體男性成員一律用海因里希(Heinrich)之名。根據(jù)1668年11月13日的附加協(xié)議,確定長房的男性成員(包括不掌權(quán)的),按出生順序從1(Ⅰ)排位到100(C),其后又重新從1(Ⅰ)開始,而幼房的排位則只在每一個世紀之初從1(Ⅰ)開始。這種排位法于1693年開始生效。
按照上述這種名號排位,羅伊斯長房那一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末只傳到了海因里希二十四世(Heinrich XXIV,1878.3.20-1927.10.13.,1902年至1918年在位,見圖2)。他的父親就是圖1中的海因里希二十二世。雖然兩人之間多隔了一個排位號,但仍較易判斷先后。
而羅伊斯幼房那一支的排位就有點難于一眼分辨輩分了。例如海因里希十四世(HeinrichXIV,見圖3)的父親卻是海因里希六十七世(HeinrichLXVII,見圖4),父親的排位竟比兒子落后了53位。究其原因,就是奇異排位規(guī)則惹的事。父親海因里希六十七世約出生于18世紀末,早于他出生的家族男性成員多,排位就落后了。而兒子海因里希十四世出生于19世紀上半葉,在他之前出生的家族男性成員少,排位就靠前了。若只按排位號來判斷,真是難于辨別誰是父,誰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