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可以不去看富麗堂皇的故宮,可以不去逛熱鬧非凡的王府井,但是一定要到幽靜曲折的小小胡同里游覽一番。
胡同,是首都北京的一大特色。作家汪曾祺在散文《胡同文化》中贊嘆道:“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正是這縱橫交錯(cuò)的胡同編織出北京城燦爛溫暖的市井文化。
千奇百怪的名稱
俗語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焙臄?shù)量如此之多,它們的名稱也包羅萬象。既有以人們“開門七件事”命名的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茶兒胡同;也有以雞鴨魚肉這些食物命名的雞爪胡同、鴨子店、鮮魚口、肉市街。既有以吉祥話“平安吉祥”命名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更有不少帶有“兒”音的京味兒十足的鴉兒胡同、羅兒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盆兒胡同、井兒胡同等。
這些饒有趣味的名字為胡同增添了不少的魅力與樂趣。然而,上面所說的那些還僅僅是北京胡同名稱的九牛一毛,更別說有些胡同的名稱會(huì)因?yàn)闀r(shí)代的變遷而換了其他的名字。同學(xué)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查一查,或者去北京旅游的時(shí)候留心一下,還有哪些有趣的胡同名?
胡同里的名人
有些胡同并不是以人名來命名的,但卻有不少的名人故居隱藏在其中。
屈指一數(shù),可不少呢!像米市胡同里有“公車上書”的康有為的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故居,小楊家胡同是“京味兒”作家老舍先生的出生地,后圓恩寺胡同有著名作家茅盾的故居,護(hù)國寺街有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故居……其中,老舍先生在北京的胡同中住了大半輩子,從他的作品中都能細(xì)細(xì)地品味出胡同生活的酸甜苦辣。
同學(xué)們,當(dāng)你們坐著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暢游在這寬寬窄窄的胡同中,耳邊有從天空中傳來的鴿哨,眼前有老北京人親切的笑臉,聽著車夫熱情地為你講解每個(gè)建筑的來歷,最最正宗的京味兒便被你品嘗到了。
你的家鄉(xiāng)是不是也有許多別具特色的胡同?它們與北京的胡同相比,有哪些獨(dú)特之處?
春節(jié)出門走親訪友的時(shí)候留意一下你身邊的胡同,問問長輩,這些胡同的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