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祠
在巴黎的眾多觀光名勝中,除了世人皆知的埃菲爾鐵塔、恢宏華麗的凡爾賽宮之外,還有一幢低調(diào)而不凡的建筑,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懷著最崇高的敬意去拜訪,這個地方叫先賢祠。
先賢祠,顧名思義,就是安葬歷史偉人的紀念堂。然而“先賢祠”僅僅是漢語譯名,它的法語原名來源于拉丁語中一個神圣的詞匯——萬神廟。也就是說,對于長眠于這幢建筑里的偉人,法國人民是以對待神靈般的敬意去供奉他們的。那么,他們到底是誰?
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說:“他們用筆譜寫了法蘭西的歷史,并為它打上了印記。他們以激情和天才,捍衛(wèi)了自由、平等、博愛,捍衛(wèi)了共和國。他們是文化的火槍手?!?/p>
你猜到了嗎?對了,他們就是法國的文學家們。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大仲馬……
你讀過他們的作品嗎?連連看。
法國人民視這些杰出的文學家為最偉大的人,并懷著最高的敬意把他們供奉在先賢祠。然而,法國人民不僅愛戴祖國的偉人,對異國他鄉(xiāng)的才子也非常尊敬。
拉雪茲公墓
在巴黎市中心,有一片占地面積很大的公墓,叫拉雪茲公墓。它由拿破侖設立,在這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先后下葬了眾多對法國作出貢獻的名人,包括巴爾扎克、圣西門等。除了這些法國名人,長眠者的名單中還有肖邦、羅西尼等來自異國的名字。
但來訪者最多的,還數(shù)英國作家王爾德的墓。王爾德是個高傲的天才,他在自已國家的土地上遭受種種排斥,最終投身巴黎。巴黎人民是如此喜愛他唯美的筆調(diào)、動人的故事,于是他們很樂意地接納了他。王爾德死后,狂熱的讀者禁不住以親吻墓碑的方式來表達對他的熱愛。
于是今天,在以黑色調(diào)為主的肅穆的拉雪茲公墓里,被無數(shù)唇印所點綴的、設計奇特的王爾德的墓,成為了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到訪的游客無不會心一笑。
王爾德被譽為“唯美主義大師”。據(jù)說,有一次他給兒子講故事,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兒子問他為什么要哭,他說:“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會使人流下眼淚?!蓖鯛柕轮v的就是《快樂王子》的故事,你讀過這篇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