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霞 閆站國 祝影
目前,危害楊樹的病蟲害種類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最大的有楊樹潰瘍病、楊樹爛皮病、楊樹黑斑病、桑天牛、楊小舟蛾、黃刺蛾、黃翅綴葉野螟等。
一、楊樹葉干病害
1、楊樹潰瘍病
楊樹潰瘍病是指枝干皮層局部壞死的一種病害。四月初,樹干、枝條上產(chǎn)生圓形水漬狀病斑或水泡,水泡內(nèi)流出的液體有臭味,失水后稍凹陷,內(nèi)皮層和木質(zhì)部變褐色。當病斑環(huán)繞枝干后,病斑上部即枯死。
防治方法:①選用良種壯苗造林并加強撫育管理,增強其抗病能力。②用3-5度石硫合劑噴霧或10%堿水涂抹病斑。
2、楊樹黑斑病
楊樹黑斑病是楊樹的主要病害之一。輕則引起早期落葉,影響幼苗生長;重則造成毀滅性的災害。
防治措施:
發(fā)病初期可噴灑1∶1∶(125~170)的波爾多液、80%可濕性代森鋅液或65%可濕性福美鐵300~500倍液,以后每隔兩周再噴1次,連續(xù)3~4次。
二、楊樹蛀干害蟲
1.楊樹蛀干害蟲以蟲種數(shù)而言,僅次于食葉害蟲,但其對樹木所造成的危害卻遠遠超過食葉害蟲。我市主要以桑天牛、云斑天牛的危害為甚,楊樹遭受蛀干害蟲危害后,主桿千瘡百孔,不僅容易引起風折,而且降低了木材的利用價值,經(jīng)濟價值。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通常被害木每立方米價格要比健康木降低100元左右,因此楊樹天牛的猖獗危害,給我市楊樹發(fā)展帶來了嚴重威脅。
2.防治方法:
2.1化學防治:(1)毒簽法。在有蟲糞排出的孔道,用毒簽1-3根插入并用泥封口;(2)打孔注藥。在樹干距地每30cm處的不同方位上向下傾斜45°打孔,深達木質(zhì)部,然后注入20%吡蟲啉或40%氧化樂果原液,用藥量一般為0.3—1ml/cm(胸徑);(3)4月中旬至7月下旬,使用“綠色威雷”微膠囊殺蟲劑200倍液,每隔30天—40天噴一次樹干,可防治云斑天牛和桑天牛。
2.2人工捕殺:4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林間或林外的誘源植物野薔薇、梨樹、桑樹、構(gòu)樹上可捕捉到正在補充營養(yǎng)的天牛進行捕殺。
3.蛀干害蟲生物防治。在防治過程中,使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李夢樓教授提供的黃斑星天牛的天敵花絨堅甲進行生物防治。在楊陵區(qū)孟楊路中段的223株5年生垂柳上進行試驗,將花絨堅甲卵塊放置在被害樹木的蟲孔下方1cm處,6天后幼蟲孵出,第8天觀察,發(fā)現(xiàn)了少量已經(jīng)死亡的黃斑星天牛2~3齡幼蟲體,到第10天后,發(fā)現(xiàn)樹桿上有85%蛀孔已經(jīng)變干,沒有發(fā)現(xiàn)新危害情況,防治效果較好。因此,在黃斑星天牛防治過程中,化學防治見效快,效果明顯,但不利于環(huán)保。用黃斑星天牛的天敵昆蟲花絨堅甲進行生物防治,雖然費工,但效果良好,可在林業(yè)生產(chǎn)中推廣應用。
三、楊樹食葉害蟲
1、柳毒蛾
幼蟲為害楊樹和柳樹,猖獗時,短期內(nèi)能將整個林木葉片吃光,嚴重影響林木生長。幼蟲形似洋辣子,全身被剛毛。白天多棲伏在枝干上,與樹皮緊貼在一起,顏色與樹皮相同,夜間取食為害,蠶食葉片。幼蟲一般4月即開始活動,6月老熟幼蟲在被害樹皮縫、樹下土內(nèi)、枯枝落葉或其它縫隙中化蛹。7~8月上中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盛期,9月第2代幼蟲孵化稍食后即開始越冬。
防治建議:①幼蟲期噴青蟲菌劑400~8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劑600倍液、10億/ml的松毛蟲桿菌。②1000倍50%殺蟲螟松乳油,1200倍80%敵敵畏乳油。③燈光誘殺成蟲。
2、袋蛾,屬鱗翅目袋蛾科,一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袋囊里懸掛于枝上越冬,4月上旬-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成蟲羽化,7月-9月危害最重,至11月幼蟲封囊在樹枝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②用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久效磷1000-1500倍噴霧防治。
3、楊小舟蛾
一年發(fā)生多代,幼蟲蠶(蛀)食葉片,尤以7-9月危害最重,可將葉片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①幼蟲2齡前采用氧化樂果、久效磷、甲胺磷1000-1500倍液噴霧或10倍液在樹干基部打孔注藥(注藥量按胸徑1厘米注入1毫升)。②冬季掃除枯枝落葉燒毀并深翻林地凍蛹。
4、楊尺蛾:二月初雌成蟲上樹產(chǎn)卵于芽苞,楊樹發(fā)芽后幼蟲啃食葉片,嚴重時能將葉片全部吃光,致使楊樹生長緩慢或停止,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二月中旬在樹干1.3米處刮掉老樹皮一圈,用塑料薄膜或透明膠帶綁扎(注意與樹干密接,不留空隙),阻止成蟲上樹產(chǎn)卵。②四月中旬用久效磷、氧化樂果等農(nóng)藥1000-1500倍液噴霧或10倍液打孔注干。
5、楊黃卷葉螟防治方法
一年發(fā)生4代,以幼蟲在樹皮縫隙、枯物下及土縫中結(jié)白繭越冬。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在6月中旬;二代、三代、四代成蟲羽化高峰分別在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
防治方法 (1)利用頻振式黑光燈誘殺成蟲。(2)藥劑防治。7月中旬,掌握在幼蟲3齡期前,用Bt懸浮液200倍液、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25%滅幼脲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幼蟲大量發(fā)生時,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迅速控制蟲口密度。
6、楊樹黃刺蛾蟲害(又名:洋辣子)的防治法
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蟲食性較雜,七月中旬幼蟲出現(xiàn),小幼蟲只吃葉肉,4齡幼蟲取食全葉,嚴重時僅剩葉柄和主脈。
1、預防措施:造林要選擇無病蟲害苗木和良種壯苗,購苗造林時發(fā)現(xiàn)有帶蟲繭的苗木,及時將蟲繭摘掉擊碎,加強營林措施,提高林木抗病蟲害的能力。
2、防治方法:黃刺蛾以蟲繭越冬,越冬期長達7個月,根據(jù)越冬時間長的生活習性,可采取利用秋冬季采蟲繭深埋或現(xiàn)場擊碎的方法,可有效地減少蟲口密度,在幼蟲期(七月下旬)可使用1.2%苦·煙乳油稀釋800-1000倍噴霧防治。
(作者單位:157400黑龍江省寧安市林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