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日照強度減弱,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不少家長問,冬天到底是不是應該特別補鈣?光補鈣行不行?鈣要怎么補才算科學呢?
鈣主要存在于人體的骨骼、牙齒、血液和軟組織中。兒童處在生長發(fā)育快速時期,及時補充足量的鈣對于維持兒童正常發(fā)育、生理功能和預防某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鈣在人身體內(nèi)的代謝非常復雜,許多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鈣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一些父母認為冬天要多給孩子補鈣,只要多吃鈣片就不會缺鈣,這些觀點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補鈣:缺了維D沒意義
科學補鈣最重要的因素是搭配維生素D。維生素D直接控制鈣的吸收和利用。沒有維生素D的參與,鈣就不能從腸道中吸收,不能變成骨骼,也不能維持正常的血鈣濃度(血鈣濃度低會使肌肉抽筋)。換句話說,沒有維生素D,吃多少鈣片也是毫無用處的。維生素D分為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內(nèi)源性維生素D是由于皮膚內(nèi)含有7-脫氫膽固醇,經(jīng)紫外線直接照射后轉化而成。因為其基礎是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所以冬天隔著玻璃在室內(nèi)曬太陽是沒有效果的,在戶外穿衣服戴帽子曬太陽也沒用。外源性維生素D主要來源于食物和藥物。如魚肝油、動物的肝臟、蛋黃、黃油等。家長們要注意,兒童一天需要的維生素D僅為10微克,長期大量服用容易導致中毒,所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除了維生素D以外,還有幾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與鈣的吸收和利用息息相關。維生素K有利于鈣在骨中的代謝及生成骨骼,維生素K多存在于一般綠葉蔬菜中,要鼓勵兒童多吃綠葉蔬菜。適量地攝入磷也有利于鈣的吸收與利用。鈣與磷之間比例要適當,一方多了會抑制另一方的吸收與利用。此外,保證蛋白質(zhì)特別是膠原蛋白的攝入有利于鈣在骨中的代謝,骨骼中鈣和無機鹽與骨骼中的有機物的比例要適當,才能保持骨骼既有適當?shù)挠捕?,又有適當?shù)膹椥?。骨骼中無機鹽含量太高,骨骼很脆、易碎。骨骼中有機物含量太高,骨骼易變形,易發(fā)生骨折。老年人易發(fā)生粉碎骨折,小兒易發(fā)生青枝骨折(骨折的一種,因像春天青青的柳枝一樣,折而不斷,故得名),原因就是老年人骨骼中無機鹽的含量過高,小兒含量低所致。
補鈣:牛奶優(yōu)于骨頭湯
談到補鈣,就要知道攝入量問題。兒童一般一天需要800-1000毫克。小學階段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合理的日常膳食中獲取足夠的鈣。牛奶、蝦皮、芝麻、豆制品、海帶、蔬菜等含鈣都比較豐富。喝牛奶補鈣既方便,效果又好。1毫升鮮牛奶中含1毫克的鈣,應該讓孩子一天最少喝一袋牛奶(250毫升)。有人認為骨頭湯能補鈣,其實骨頭湯中含鈣量很低,加醋熬骨頭湯效果仍然不好。瘦肉含鈣量也很低。蔬菜中含鈣雖然不少,但是吸收利用率較低。菠菜、莧菜、竹筍、茭白中含有大量草酸、植酸,應在烹調(diào)前焯水,去除草酸,就不會影響鈣的吸收了。
家長還要了解,補鈣過量也會產(chǎn)生副作用,如發(fā)生腎結石,導致鐵、鎂、鋅的吸收下降,甚至影響記憶力。所以服用藥劑補鈣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我們給兒童補鈣時一定要講科學,考慮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飲食要講究科學配餐,所含的營養(yǎng)素品種要齊全,含量要適當,相互間的比例要適合兒童的需要,才能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起到增進兒童健康的作用。
(王樹峰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yī)師)
責編: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