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但是孩子的教育并沒有停止,相反,假期是對孩子進行全面教育的好時機。怎樣讓孩子度過一個內容豐富、心情舒暢、形式多樣的假期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國外的孩子是怎樣度假的,也許能讓您得到一點啟示。
美國:玩好
一位初到美國的中國媽媽在寒假快到的時候,問老師應該讓孩子在寒假學點什么,老師的回答是“玩好!”這兩個字確實道出了美國學生寒假的“任務”。
美國的小學生寒假沒有課業(yè)任務,孩子們有大量的時間參加文體活動,發(fā)展個人的興趣愛好。父母還會帶孩子到處走親訪友,參加各種Party,以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在美國家長看來,1到12歲的孩子可以少學些知識,但必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會就是一個好機會。在圣誕夜,有條件的家庭還會邀請無家可歸的孩子到家里一同過圣誕節(jié),孩子也可以借此深刻理解分享的精神。
英國:互換家庭居住
課程類假期補習班在英國不是特別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學生去上補習班。并且,因為請家教價格昂貴,一般的家庭也不會給孩子請家教。而富有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多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只有一些課業(yè)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英國的孩子在寒假也可能會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城市家庭互換居住,到對方的家里去住,去當?shù)芈糜?,也讓孩子們融入當?shù)厣睿屗麄冊谏钪袑W習當?shù)卣Z言習俗,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立和交往能力,對孩子日后的成長意義重大!
馬來西亞:參加“制服團體”
參加“制服團體”是馬來西亞孩子度過假期的常見方式,包括童子軍、少年警察、少年軍等等,男生和女生可以自愿參加,主要學習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爸品F體”在馬來西亞是非常重要的組織,因為它能影響馬來西亞學生升學和就業(yè),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好,可以通過完成“制服團體”規(guī)定的技能考試來給自己加分,如果在“制服團體”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很多大學都會搶著要。所以,在馬來西亞,參加“制服團體”的孩子數(shù)量眾多,但它不是讓你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考核,而是從升入初中開始,一直持續(xù)好幾年,每個假期考核一到兩項。所以,馬來西亞學生的急救知識儲備、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較強。另外馬來西亞的家長為了保持住孩子的童真,很少讓孩子在假期參加補習班或者特長班。
日本:陶冶情操鍛煉意志最為重要
日本的家長認為,人的素質分為三個層次,最上面的層次是知識,中間的是情操,最下面的是意志。沒有好的情操和意志,僅有知識,孩子很可能走上邪路,成為社會的廢物;有了好的情操和意志,孩子才能不斷掌握知識,最終成為有用之才。所以,日本孩子假期活動的目標偏重于陶冶和鍛煉情操和意志。孩子們在假期一般會參加很多俱樂部,包括網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類俱樂部;舞蹈、音樂等文藝類俱樂部。還有一些孩子到海邊和山間“合宿”,在一周的時間里,他們將吃住在一起,共同參加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參加俱樂部活動和“合宿”,孩子們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集體合作精神和意志力得到很好地鍛煉。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