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jié)終于近在眼前了?;鸺t的對聯(lián)、噼啪的炮仗、喜慶的祝福、熱鬧的廟會,一切都讓人振奮而歡愉。在這喜慶歡愉的氣氛里,恰恰是對孩子集中進行多方面家庭教育的好時機,如讓他們了解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在共享天倫中品味可貴的親情,承擔起家庭勞動的義務,學會打理自己的財物……可是,這些教育究竟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為此,我們請來了包括專家、作家等在內(nèi)的智囊團,讓他們說理論、講故事、談方法,希望我們的拋磚引玉能給親愛的家長朋友帶來一些啟發(fā),在快樂和諧中度過一個有收獲的春節(jié)。
感恩教育正當時
劉貞華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華僑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于是就先給每人寄去一本書,并寫上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聯(lián)系地址。老人一直在等待,直到有一天,一位收到書的學生給老人寄來賀卡,老人高興極了,于當日就給這名學生匯出了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反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老人解釋說: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
現(xiàn)在幾乎每家都是“4—2—1”結構,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從小到大扮演的都是“被愛者”,久而久之,不少孩子把父母長輩的愛看成天經(jīng)地義,不懂得體諒,更不知道感恩。究其原因,感恩教育嚴重缺失是關鍵。具體來說,一是很多父母只知對孩子一味付出,從未向孩子表達或引導孩子把他的愛也回報給父母;二是有的父母可能也認識到適當向孩子“索”愛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心,卻缺乏對孩子的正確有效的引導方法;三是家庭和學??赡芨匾暫⒆拥目荚嚪謹?shù),認為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是一件不那么緊迫的事情。
春節(jié)臨近,我們的傳統(tǒng)佳節(jié)蘊涵了許多深遠的教育內(nèi)容,有選擇地把感恩教育融入節(jié)日活動中,激發(fā)孩子對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是對孩子實施感恩教育的有效形式。
帶孩子回家過年“孝”字當先
春節(jié),是全家老小團圓的節(jié)日,所以,也是每個人對父母盡孝心的好時機,更是對孩子進行“孝心”教育的好時機。
父母對老人的孝敬、關愛與感恩的實際行動帶給孩子的愛心、感恩之心的影響最為直接、最為深刻。就拿我來說,我和老公家都在外地,除了孩子很小的時候,十多年來我們幾乎每年春節(jié)都帶著孩子回老家。并且,我們給老人做的事情基本都讓孩子參與進來,比如問問孩子,想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送點什么禮物,或者給孩子講講為什么要給老人送這些東西,或讓孩子和我們一起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嘮嘮家常、捶捶背揉揉肩等。
孩子耳濡目染,也很懂事、有孝心。就拿捶背揉肩這件事來說吧,家里老人年紀大了,難免腰酸背痛的。由于心里惦著老人的這些痛苦,所以,平時我們看報紙或看電視時,把關于治療老人肩周炎、腰腿疼的各種方子都記下來,并一遍遍給老人們打電話過去,解釋如何去試用這些方法。我們的點點滴滴對老人病痛的惦記,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前年春節(jié),孩子費了很多周折,用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托她在國外的同學買了兩個專用按摩儀,說一個給爺爺奶奶用,一個給姥姥姥爺用。春節(jié),帶回老家后,孩子還親自給四位老人操作,效果還挺好。這讓老人感到十分快樂和欣慰!
另外,我們還帶孩子拜訪其它長輩親朋,當孩子收到長輩的壓歲錢或親友的禮物時,教孩子及時表達其感恩之情。也正是在這些生活小事的影響、熏陶下,孩子那顆感恩的心就悄然萌發(fā)了。
一定要收到孩子的愛
我們現(xiàn)在的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只知付出,從不問回報。尤其是春節(jié)了,爸爸媽媽們都忙著給孩子買新衣、辦禮物、備壓歲錢,很少有爸爸媽媽會想到讓孩子也給予自己新年的回饋。我有一個朋友在這一點上就做得非常好。每年過節(jié),她和老公都會給女兒寫一封新年感謝信,信里只有一件事,就是特別詳細地回憶一年中女兒帶給她的點點滴滴的歡樂與難忘的記憶,并真誠地表示對女兒的愛和感謝。有時信后還會附上來年對女兒的希望。
在她們兩口子的帶領下,女兒也會回給他們一封“愛信”,同樣信中如數(shù)家珍地對爸爸媽媽一年中的辛勞、禮物、幫助一一描述出來。有時,“愛信”后也會給爸媽提一些意見。我曾看過她們家近幾年的家書,讀起來讓人非常感慨,尤其是孩子的話語雖稚嫩,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父母的愛和感激之情。
另外,我的孩子在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父母的生日都會送我們禮物,小的時候是一幅畫、一首歌,大了,就是自己制作的賀卡、演奏的長笛曲,及至在國外上學后就送我化妝品。當然,讓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和感激之情的方式有很多,只要能起到提醒孩子不忘父母恩、長輩情,任何有益的方式都值得嘗試。
讓孩子把愛送出去
春節(jié)不僅是合家親友歡聚的時刻,也是讓孩子對親友、老師、同學表示祝福和感謝的大好時機。
曾聽到、見到很多父母春節(jié)期間,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忙著向師友、同學送祝福表感謝。卻忽略了讓自己的孩子也通過這些方式把愛送給親友、老師、同學。從我孩子上小學之后,每逢過節(jié),雖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我都會教孩子在除夕那天,撥通姨媽家、老師家和同學家的電話,讓孩子對著電話,親口說“大姨,過年好!”、“老師過年好,謝謝您老師!”、“xx過年好,我很想你!”。等孩子稍大一點后,每年春節(jié)時,不用我們提醒,孩子早惦記著給親友、老師、同學打電話拜年問好。很多次,孩子還會千里迢迢地帶回老家的小吃、小玩具分贈給老師、朋友和同學。直到今天,在國外的女兒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習慣。
(劉貞華教育學博士,國家認證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