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驢
【√】如果圍觀只不過是讓自己在這圍觀的隊伍中增加一個看客,那圍觀又能改變我們什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近期國學呈現(xiàn)的復興之勢似乎席卷了每個角落。有見機行事者甚至連夜突擊,以皮毛之見開壇論道,聽講者多半來自那些生活中的成功人士,自然大把大把的花錢,他們享受國學快餐的同時,也讓那些江湖布道者有了一份既有面子又有豐厚收入的職業(yè)。
仔細想想也不算是壞事情,總比整日里紙醉金迷花天酒地要強得多。但你要是再仔細聽一聽,在孔子、老莊等圣賢仁德的背后,依然是怎樣增加個人經濟收入,要你在國學的基礎上怎樣做一個垂釣高手,到這個商業(yè)社會里釣到一條財富的大魚。
這種場面我也曾親身體驗過,某日應一熟人盛情邀請,說某某老師來到了我們的城市,在某處開講某圣賢的孝悌與養(yǎng)生之道。演講者抑揚頓挫,聲淚俱下,令所有聽者無不動容。但仔細想想,他除了日常用語,無非是說了生活中的幾件小事情而已,哪里配得上自己所大肆宣傳的國學大師的身份吶。但我想真正的大師在此刻宣講,也許會被這些無知的聽眾轟下臺去。因為真正有學識的人會帶你到心靈深處,給一顆世俗的心靈以神圣的洗禮,絕對不會讓你陷于巫術一般的氛圍之中,跟著他們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地感悟通靈的世界。
這類通俗易懂,化腐朽為神奇的解讀技巧竟也不失時機地搶占了暢銷書的排行榜,有的竟然連月奪得榜首的好成績。讓更多沒有時間與金錢的勞苦大眾也有機會喝下這碗純正的“心靈雞湯”與“成功寶典”。一時期來自儒釋道的白話簡裝精裝本大行其道,無論男女與老幼,一定會為那些淺顯易懂的文字所感動,沒想到這些古老的教義竟是如此容易就能學會,并深入骨髓。
說實話,那階段我也曾為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動過,她怎么就把那些之乎者也的論語斷句整的那么清澈透明呢,讓你在口渴的時候咕咚一口喝下了一杯溫良的開水,真是過癮吶。但這類給國學穿上泳裝走秀的過程也只能是一時悅人耳目。既不保暖,也不蔽體,當然能做到無益無害,也算是不錯的了。
同樣的舞臺,你還會在電視與網絡視頻上隨時就能看見,人們因為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快速飛旋,失衡的心靈總是需要休整。但你“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庸醫(yī)行為,并不能從根本上挽救一個失重的民族,這當然是違背了一個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大道精神與濟世原則。而過分披著國學的內衣走秀,是否也有辱斯文呢?
置身于這場國學的熱帶海洋,無論你游與不游,看與不看,總有各色人等無數(shù)的秀場出現(xiàn)在身邊,有時你真是不知道是在講國學,還是在賣泳裝。包括有些“仁人志士”也不過是把國學貼在臉面上,用國粹精神給大眾帶來一場滑稽的表演。當然,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但凡說些道德的話語也算是造化了,國學的回歸是一個國家傳統(tǒng)與精神的回歸,是整個民族迷茫精神一劑良藥,我們既要有吸收的功能又要兼?zhèn)渑懦饩窭墓δ堋?/p>
國學究竟是什么?我們從國學中應該學習些什么?如何學習才不會迷失方向?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否則總給人一種浮躁與炒作的嫌疑。
我想之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法則,我們每個人早已置身于國學傳統(tǒng)之中,國學提供給我們的更多的是一種警示與修為,所有浩如煙海的國學讀本也不過是塑造世人的善行與良心。國學沒那么神秘莫測,但是更沒那么膚淺,它既不是一張嚴肅冷酷的怪人的面孔,更不是穿著泳衣在大街上走秀的小丑。它是一種信仰與良知,是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的不惑與解惑的結果,而這個思想成果,是讓你僅僅成為了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