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娜
摘要: 閱讀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本文探討了如何做到有的放矢,以及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 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正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軌的重要時期,教育思想、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式方法都在不斷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為了更加有利于對青少年進行素質(zhì)教育,更加有利于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科書從內(nèi)容安排到編排結構及采用的教學方法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完善,而閱讀則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閱讀是理解和吸收語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有助于他們開闊視野、豐富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風格及文化等。而近幾年來,高考越來越注重對于閱讀能力的測試,表現(xiàn)在閱讀量的加大,難度的增加,以及綜合性試題的逐漸增多等方面。因此,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而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而,找到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癥結所在,找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入口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閱讀選材難易適當,范圍廣泛。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于閱讀材料的選取受到限制,學生從高一到高三所讀材料的梯度較為模糊,在同一層次上重復過多,雖經(jīng)師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往往卻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忽略了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望特別強的年齡階段,他們常常對熟悉或感興趣的內(nèi)容比較關注,因此,為了滿足他們的這種需求,教師在選取材料時要考慮滿足教學的需要,同時,在內(nèi)容上,所選材料要盡量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文化教育、風土人情、傳說、時事、人物及科普等。注意材料的趣味性,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可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學生對所讀內(nèi)容感到厭煩,則很難想象他們能積極地閱讀。特別是在教學的起始階段,更應重視這一點。文章的難易往往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文章,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并且還會對閱讀產(chǎn)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
同時,還要注意各種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盡量避免體裁和內(nèi)容的單一。另外,性別差異會使學生對同一內(nèi)容的興趣也不一樣,這是教師必須引起重視的。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還可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笑話和幽默故事,貼在教室的貼報欄里,讓學生課前課后隨時閱讀,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可讓學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總之,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了解他們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整體素質(zhì)。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會給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從接手新班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語的習慣。最初可在課堂上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指定的材料,并對難句、難文進行適當講解。隨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長期的課外閱讀任務,教師定時抽查,并不時地安排課堂時間與學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恒。
三、精讀﹑泛讀要緊密結合。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臺階。目前,單靠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足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對學生的閱讀任務提出定時定量的要求,以每日兩篇文章為底線。在要求學生定時定量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注意閱讀的質(zhì)量。教師每周可挑選出1—2篇較好的文章,對文章的句子結構、用詞、習語、詞語搭配等進行簡單的講解,達到擴充學生語言知識的目的。對于特別精彩的文章,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
四、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應遵循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原則,對每個年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例如,高一年級的重點應放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上,選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后,就可以要求他們在每天讀完一篇文章后,對所讀內(nèi)容作簡短的介紹。同時,還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高二年級的重點,則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基礎的閱讀思維能力,如對文章細節(jié)的理解能力、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及計算能力等。閱讀范圍可側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diào)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tài);高三年級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上。如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猜詞能力和良好心態(tài)。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基礎。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密切聯(lián)系?!比绻麑W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那么即使能認識每一個單詞,也不一定能正確理解文章的含義。同時,由于語言和文化總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不斷地變化,而教科書上的材料顯得相對老化。因此,教師除了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外,還要經(jīng)常補充介紹一些英語國家的當代社會背景知識及科學技術發(fā)展情況。平時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英語報刊,甚至一些介紹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中文報刊,鼓勵學生廣泛接觸英語國家的人文、地理、歷史、傳記等方面的書籍。只有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才能使他們緊緊跟上語言的發(fā)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六、教給學生閱讀技能,幫助掃除閱讀障礙。這里先介紹一些常用的有效的閱讀技巧。
1.略讀法是快速閱讀的一種方法,通常又稱為瀏覽。略讀的關鍵是在能抓住文章要點的前提下以個人最快的速度閱讀,其主要目的是獲得足夠的信息以便準確地回答有關文章主旨和大意的問題。利用略讀法做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首尾兩段,因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點明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圖,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則常常總結歸納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查閱法??忌鷱奈亩沃蝎@得所需的具體信息,可以不需要閱讀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閱讀就行,這種方法就是查閱法。查閱法主要是獲得具體的信息,回答具體的問題,即測試中的細節(jié)問題,它常常與Who,What,When,Where,Why,How有關,有時跟具體的數(shù)字如長度、寬度、高度、距離、大小、尺寸等有聯(lián)系??忌谑褂貌殚喎〞r,應該注意文章的結構和順序排列,文章的結構有的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間順序排列,有的是按邏輯順序排列的。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順序能幫助考生在閱讀和回答問題時做到高效省時,準確無誤。
3.根據(jù)上下文判斷詞義法??忌鷳撚幸庾R地積累英語單詞,沒有一定量的英語單詞作基礎和保障,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都無從談起??忌梢愿鶕?jù)“詞不離句”的原則,把一個生詞放在具體的句子語境中記憶。
4.判斷推理法。運用以上方法學生已經(jīng)能做出很多題,但是在答題的時候,考生有時會發(fā)現(xiàn)所給的四個題項中,有不止一個選項可以作為答案項,這時就應該意識到該題是一個判斷推理題了。在答題時,考生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一個看似正確的選項,就立即把它作為正確答案的備選項,這是不明智的,正確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選項中還有沒有更完備的答案。如果無法確定,就要根據(j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選擇比較,去偽存真,做出深層理解和全面分析,進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斷,選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的最佳答案。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訂出計劃和要求,堅持大量的閱讀訓練,就能提高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技能,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29.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32-133.
[3]朱惠芳.研讀《英語課程標準》調(diào)整閱讀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