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嘯 艾濱
有人說,耶路撒冷,是一座用巨石堆砌、用信仰奠基、用愛恨情仇粘合的城池。我記下了。
有人說,耶路撒冷是個諷刺。上帝,耶和華和穆罕默德在共同的天空上方看著各自的信徒紛爭千年,不知是何感想。我也記下了。
還有人說,耶路撒冷三日,可以寫一本書;耶路撒冷三月,可以草就一文;耶路撒冷三年,不敢言耶路撒冷。我又記下了。
于是我發(fā)現(xiàn),耶路撒冷出哲人;到了耶路撒冷,也容易變哲人。不是哲人的我,終于在今年盼來了以色列自由行。于是,以耶路撒冷為重心,七天六夜,經歷特拉維夫、內塔尼亞、海法,死?!コ乔斑M。那里沒有我想象中的紛擾和不安,他們的子民過得比任何地方都平靜。
阿克老城跳海的孩子們,讓我明白猶太人為何能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頑強生存下來。他們也許從《出埃及記》開始,就從未害怕過苦難。
基布茲的福利
從特拉維夫出發(fā)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海法。對我來說,特城的唯一意義就是鉆石,可我從來不喜歡閃閃發(fā)光的東西,反而更青睞于海法小城。
海法港是以色列最繁忙的客運港口;同時海法也是以色列最大、最早的工業(yè)園區(qū)。英特爾、微軟、Google、IBM都在這兒設立研發(fā)生產基地;同時海法也很接地氣,有走在蘭陵路最美那一段的感覺。海法像一座小樓房,分為上中下三層。最為人知,最美麗的地方便是可媲美空中花園的巴哈伊圣殿花園。
修了一百多年的花園屬于巴哈伊教,這個只有600萬教民的教派由巴哈歐拉于1863年創(chuàng)立,倡導人類團結,主張消除偏見、性別平等、萬教同源。教民個個都是高富帥,據說潘石屹也是它的忠實教徒。這個教派按個人收入的比例交教費,因此盡管奢華的巴哈伊空中花園每年的維護管理費要幾百萬美元,但對巴哈伊教完全是小意思,不需要政府資助,空中花園還免費開放。
海法生活著阿拉伯人、俄羅斯人和少部分南美人。讓我跌破眼鏡的發(fā)現(xiàn)是這里的俄羅斯人有膽開豬肉店賣豬蹄兒、豬肉,后來我在以色列其他地方再也沒見過,也不知道他賣給誰。
午餐在當地基布茲農莊吃的,主菜點了一個以色列最有名的圣彼得魚。上盤后才發(fā)現(xiàn)它就是小號版的羅非魚,國內的很多烤魚店都有賣。從這一站開始,我就深切的體會到以色列吃的要義,因為猶太人本著遵守教義,對食材很是挑剔,太多不吃,能吃的也以咸著稱。所以在耶路撒冷的中餐館和Metula(以色列最北部的小鎮(zhèn),靠近黎巴嫩)的超級大牛排成了我對以色列食物最美好的記憶。
再回頭說說“基布茲”,其實就是共產主義社區(qū)。以色列有很多“基布茲”,在“基布茲”里,人人不需用錢包,“基布茲”的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成員之間完全平等,大家一起勞動,共同生活。“基布茲”的住房、汽車、學校、圖書等等屬于“基布茲”的每一個人,如何分配年度利潤,也由大家一起商定。
社員平常的開支,包括吃飯、穿衣、保健、教育、旅游乃至聽音樂會、看電影等全部免費,并由集體統(tǒng)一分配。在“基布茲”的食品店、服裝店,每個成員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表格,需要什么只管拿,簽個字就行,所以說“基布茲”內部沒有金錢往來,成員不領取任何報酬或工資。
但一般“基布茲”都為每個社員設有一個外購用的賬戶,如果所需東西在“基布茲”內部實在買不到,則可以從賬戶上取些錢到外地購買。
同樣的,在風光秀麗的太巴列湖邊還有個阿菲金基布茲。阿菲金的馬術俱樂部歷史悠久,可到了現(xiàn)在,早就不算以色列有規(guī)模的馬術俱樂部了,卻還保留著當年基布茲的共產主義性質,馬匹仍歸基布茲居民共有,實屬難能可貴。馬術俱樂部經理兼總教練雅可夫是個性格堅毅的猶太漢子,正是因為他一個人的堅持,才使得這個只有15匹馬的小俱樂部存留了下來。
可是,基布茲里的馬術俱樂部歷史上一直是這里居民的文體福利項目,沒有錢,也不做經營,在這個一切私有化的現(xiàn)代世界,如何自尋活路是個困惑。好在這里管理馬匹不用外面請人,全部成了基布茲里孩子的義務勞動項目。除了每天兩次添加飼料外,孩子們還承擔著給馬匹洗澡,整理馬廄清潔等相關工作。作為回報,他們可以每天使用馬匹,練習騎術。只要在這里固定付出勞動的基布茲里的孩子,學習馬術和使用馬匹便成為一種免費的權利。
當然,騎馬不是對所有的人免費。如果是外來者騎馬就要交納費用;如果是歲數特別小的沒有基礎的孩子學習騎馬,也要交納學費。但不管怎么說,這里的馬術俱樂部不以贏利為目的,不作宣傳吸引外來者,騎馬養(yǎng)馬只是基布茲里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基布茲居民吉拉從小也騎馬,她不無遺憾地表示,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重視學校成績和今后所謂的事業(yè)了,已經有些基布茲里的孩子不愿從事這樣的工作。但如果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勞動,不與自然和動物接觸,對他們是一種損失,甚至是恥辱。
以色列人崇尚自然和戶外運動,馬術這些年在以色列各地日益紅火。除了騎馬,以色列的孩子從4-8歲就開始接觸帳篷、睡袋、越野車……他們與家中的老者,身懷六甲的孕婦和襁褓中的嬰兒一起接觸自然。
同行的以色列人告訴我們,絕大多數以色列人在青年時代要在國防軍中服役2-3年,都經歷過至少1年的沙漠中的艱苦軍事訓練。由于這種傳統(tǒng),以色列人崇尚戶外運動聞名于世。讓人更加感慨的是,徒步、野營、越野,對以色列人來說并不僅僅是成年人的樂趣,更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親近自然,磨煉意志的生動課堂。以色列人,從襁褓中的孩提時代,就爬在父母的背上,跟著大人到處去旅行,很小的孩子就有自己的睡袋、背包、頭燈、水壺。他們十七八歲參軍。服役期滿后,他們有大約1年的時間,不工作,也不上大學,而是去全世界游歷。所以,以色列人往往上大學就22歲左右了,但由于從小玩得“野”的經歷,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早就非常成熟,非常清楚自己未來在事業(yè)、生活方面的選擇和定位了。
只要是在海邊,沒人會不愛以色列
來到以色列,沒有人能抗拒死海的誘惑。我選擇從提比利亞驅車前往耶路撒冷,途中去死海泡個澡。沒想到剛接觸到死海,就被它好好“教訓”了一番。我的腳在之前磨破了皮,而死海鹽分太高,傷口泡在水里生痛。要提醒大家的是,就算身體完好,也別泡太久,15分鐘最好。同時泡的時候一定得仰著頭,否則對眼睛就是場災難。
因為植被少,水成了以色列的圣靈之物。走了一圈,我最不喜歡的卻還是死海。不為那“一腳之仇”,大概是因為這個海里沒有任何生物,了無生氣。在死海里不能游泳,只能泡著,漂著,感受想淹死也不可能的奇妙境界。記得那天下水時我對某位不會游泳的同學的勸告:放心,如果你在這里淹死了,那將是以色列今天最大的新聞。
除了我這個腳受傷的,其余人從開始緊張到逐漸適應,從適應到上癮,像HIGH了藥一樣,然后就泡在死海里不愿意上來。死海倒是有個好處,由于其海拔低于水平面400多米,一直是以色列最熱的地方,即使在12月-2月間,水溫適中,下海也是正常的。
同行的以色列人告訴我們,死海老了,由于每年的降雨量大大小于蒸發(fā)量,死海的水位在迅速逐年下降,鹽度也因此越來越高。照此下去,50年后地球上將不再有一個奇跡叫死海,20年后,死海就會成了死湖,死池塘。
以色列人為了拯救死海,曾經想出一條天才的設想:引入紅海的水進行海水淡化,從紅海的埃拉特引向死海。淡化后的淡水用于農業(yè)灌溉,咸水作為廢水注入死海。
這本是個一舉兩得的計劃。但猶太人對自然和祖先的饋贈總是有一種天然的敬畏。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高科技,在這個生態(tài)問題面前卻遲遲不能決斷,因為他們現(xiàn)在尚不能確定,用新鮮海水淡化后的鹽水,與死海水的成分是否一致,或者可以相容,這樣的鹽水注入死海后是拯救了死海,還是帶來一個無法彌補的新的生態(tài)災難。我為他們的慎重致敬!
再說說死海泥吧,個人覺得沒必要,因為直接在死海里找個有坑的地方,就會有泥巴,抓一塊起來,像香皂似的,涂在身上就好。非要買死海泥的話可以去耶路撒冷再買,便宜唄,東西都一樣。
除了死海,我還到了紅海邊上,但海岸線最長的還是地中海。我喜歡地中海,她是個有特殊風情的女子。她不似紅海那么斯文安靜,她是有脾氣的。我和同伴們都喜歡在地中海的下午,等著漲潮的潮水一次次把我們涌進浪底, 再一次次把我們推到岸邊,然后生生拍倒,會拍的我后背生疼,甚至把同伴拍的腿抽筋了,這就是地中海的脾氣。
能生活在地中海邊是幸福的事,哪怕距離這個海岸線還有70公里,也沾上了這種福氣(耶路撒冷距離地中海大約70公里)。以色列,是個多么奇怪的彈丸小國,有太多的不可思議。我相信,所有敢于親自來以色列走走看看的人都會徹底驚訝的,人們不敢相信這個國家是這樣的。戰(zhàn)爭和沖突固然天天都有,但大多數普通人看到的,經歷的,永遠是愜意的生活,徹底的寧靜。
我保證,如果只在海邊,沒有人會不喜歡以色列。
圣城的顏色
耶路撒冷就在眼前了,驅車1個小時就到。
我總在想,如果沒有政治,耶路撒冷會像她的名字那樣,成為和平之城。
其實,耶路撒冷該歸哪個國家,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意義有多大呢?縱觀歷史, 有至少上千年,這里被無數王朝統(tǒng)治和占領過,但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穆斯林,他們和平相處著,耶路撒冷老城都沒有因為宗教而沖突過。
即使到今天,同行人對我們說耶路撒冷老城分為四大社區(qū),可之間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在阿拉伯區(qū)里照樣有猶太人的教會學校,在基督區(qū)里,照樣有標準的阿拉伯人生活。目睹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我常常會莫名感慨,甚至有些許感動。宗教的分歧,我想,只是政治家的借口而已。
逛老城的方式只有一種,掛一個相機, 漫無目的。
如果你恰好遇到周末,那是猶太人的安息日,耶路撒冷老城的猶太人區(qū)禁止拍照,那也沒關系,到阿拉伯區(qū)和亞美尼亞區(qū)打轉也不錯。
很多個藝術沙龍在在這兒聚集。攝影藝術STUDIO, 店主是個叫VAROUJ的亞美尼亞人,他自稱EXPERT PHOTOGRAPHER,因為,他曾是約旦國王老侯賽因和現(xiàn)任阿卜杜拉2世的攝影師。老頭子說起自己的歷史滿臉自豪,不過,更能引起我興趣的,倒是老人的爺爺在1890-1900年代拍攝的那個時期的耶路撒冷,那些掛在門口櫥窗上的老照片。
我眼睛里的耶路撒冷,只有一個顏色,黃色,厚重感十足的黃色,覆蓋了所有色彩的黃色。
在伯利恒的一塊宣傳板上,我看到這樣幾張地圖:1946年的巴勒斯坦,1947年的巴勒斯坦,1949-1967年的巴勒斯坦,2000年的巴勒斯坦。
四張地圖,綠色的巴勒斯坦領土在不斷地縮小,白色的以色列領土在不斷地擴展,非常直觀形象。從這里你就可以隱約感受到阿拉伯人的處境。果不出所料,通過了隔離墻,進入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感覺這里就像另一個年代,街道變窄,城市變擁擠,人們說話的聲音變得低沉,街上到處都是小孩在兜售紀念品給你。阿拉伯區(qū)域的小商販叫價完全不靠譜,譬如說一個木頭做的劣質笛子,他能用蹩腳的英文回答你only 100 US dollars。有了阿拉伯人的襯托,猶太區(qū)的小販就聰明很多,但砍價是在這兒買東西必須會的本領。
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僅僅看過圣經,所以對耶路撒冷無法感同身受,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去享受這座城市給我?guī)淼哪欠輰庫o和神圣。清晨的耶路撒冷鮮有游客,你能看到的是零星走過的宗教徒,賣早點的攤販,偶有晨練的人。
中午的時候,耶路撒冷變得炙熱而喧鬧,游客來襲。但這座神圣的城仿佛能讓不同信仰的人心生安寧。老城里有很多拿槍士兵,卻絲毫沒有嚴肅的表情,你感受不到任何威脅。他們中很多都是服兵役的年輕人,他們樂于游客和他們合影。
士兵背后就是猶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哭墻。這是猶太人能觸及到最早祖先的唯一一塊地方。當公元70年猶太人被屠殺,被趕出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的命運注定是人類歷史的悲劇。2000多年來,猶太人顛沛流離,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每當他們回到這里,面對這坍塌的大殿和這承載著民族悲痛記憶的歷史之墻,苦難的猶太人怎能不悲從心起,心酸落淚呢?
在祈禱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位虔誠的猶太男子,身穿黑衣,他緊閉雙眼,表情凝重,側臉輕輕的貼于墻上,像是對待自己最愛女人的面頰,一手輕撫哭墻,一手攤開掌心,像是把自己的心交給上帝;他嘴里對著墻訴說著什么。仿佛在說著圣經中的詩篇: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對于我所最喜愛的,情愿我的舌頭貼于胸膛。
作為旁觀者,誰能真正理解猶太人心目中的上帝?誰又能真正像猶太人一樣理解和平的深刻涵義?誰又能真正理解他們的希冀和痛哭?
黃昏的耶路撒冷,是另外一幅情景。涼風起來,禱告的人變少,大家小聲的坐在城外街道邊聊天。據說,小小的橄欖山上有15萬猶太人的墓穴。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虔誠的猶太教徒在生前就開始排隊,希望身后可以埋進橄欖山的積德龍谷地,因為在他們的圣經中,救世主將在世界末日那天降臨橄欖山。接受救世主的審判,所有在這里的靈魂將最先得到解脫,上天堂。于是,山上的墓穴中,包括了撒迦利亞(在此說預言的先知)、押沙龍、和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許多猶太教拉比(相當于主教)。
站在橄欖山上,風愈見凜冽刺骨??春谝潞诿眰兦皝砑雷嫫矶\,谷地的對面就是老城和金燦燦的清真寺,老城上空云流詭異,多少人等待救世主的降臨。
「 行走關懷 」
【簽證】
以色列允許自由行,個人旅游簽證通過率比較高,北京、上海和廣州接受簽證辦理。對武漢來說,相對方便的是廣州(珠江新城臨江大道3號發(fā)展中心19樓的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和上海(婁山關路55號新虹橋大廈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簽證處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12時辦公。簽證辦理時間為5個工作日,個人旅游簽證費用為140元。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1. 中信銀行簽證費用收據;
2. 兩張大一寸藍底或白底彩照;
3. 申請表,其中頁面下方空白處填寫有效中文聯(lián)絡地址及手機;
4.6個月以上有效護照原件;護照頁復印件;
5. 申請人機票預訂單及英文的行程;
6. 申請人近三個月工資銀行賬戶明細;
7. 所在中方公司的擔保函原件及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章。
【交通】
大交通:只有以色列航空可以選擇。
小交通:以色列的國土面積2.077萬平方公里,只比北京大4000平方公里。南北狹長,開車7個多小時就可以從南開到北。整個國家就兩條高速公路,一條政府所有,一條私人所有。私人的當然是要繳過路費的,所以車比較少,想飆車的可以在這條公路上跑。租車旅行是最方便的,特拉維夫所在的本·古里安機場就有很多大的租車公司Herzd等,需要持護照、有效國際駕照和國際信用卡辦理,外國人不需要收取增值稅。以色列的道路標志非常清晰,還有專門的越野車道,建議選擇3天左右的套餐,可以異地還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以色列的車無法進入巴勒斯坦,但伯利恒和耶路撒冷老城很近,坐的士就能到達。
【安檢】
之所以把安檢單獨拎出來,是有原因的。除了機場的例行安檢外,以色列航空公司還要在機場安檢前增加一道安檢程序。他們的安保人員會問你一些問題,并隨機選取一些行李進行開包檢查。有人會關心具體問些什么問題,我簡單羅列一些,括號里是建議答案。返回中國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些問題,但會請求你出示除護照外的另外一個可以證明你身份的證件,隨身攜帶身份證就好??偟膩碚f,安保人員態(tài)度非常好的,所以別緊張,誠實回答他們的問題就好。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兩年之內,除了去以色列之外還想去敘利亞、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請在飛機到達以色列入境蓋章的時候對工作人員說明你不想蓋以色列的章,不然這些國家會拒簽你。
1、“你會英文嗎?”(如果會說英文,他們就會用英文問你問題,如果不會他們會選擇中文比較好的人來問你問題。)
2、“你們一行幾個人去以色列,都什么關系?”(個人覺得如果是網上結伴驢友出行還是回答都是同學或好朋友吧。)
1. “去以色列干什么?”(旅游)
2. “以色列有認識的親人,朋友嗎?”( 回答沒有,回答有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了。)
3. “行李是自己打包的嗎?”( 回答是)
4. “行李從打包到現(xiàn)在,從來都沒有離開你的視線嗎?有人托你帶東西到以色列嗎?”(回答沒有。)
【住宿】
伽利略湖邊上有很多漂亮的旅館,可以把1-2晚的住宿安排在湖邊,湖景很養(yǎng)眼。如果住在城市中心,青年旅館是最佳選擇,以色列的價格大概是15-30美元/人/晚。(http://www.hihostels.com/dba/country-Israel-IL.cn.htm)。如果住在耶路撒冷,預算夠足,推薦大衛(wèi)王酒店(King David Hotel Jerusalem)。它寬敞的花園俯瞰著老城,步行15分鐘可到達老城,而且許多房間能直接看到舊城區(qū)和錫安山。
【美食】
在以色列就餐要注意區(qū)分Kosher標志。一些標有Kosher標志的餐廳就是猶太教派專用餐廳。Kosher(潔食)是猶太教的一套食物法則,如不能食動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動物;不食牛羊后部的某些筋腱;不食豬、兔、馬、駝、龜、蛇、蝦、貝、帶翼昆蟲與爬蟲和兇禽猛獸;一餐中不同時食用肉類和奶品。
【購物】
在機場購買著名的Ahave死海系列護膚品要比死海邊的Ahave工廠店便宜至少30%?;爻淘跈C場時多留些時間。特拉維夫是購買以色列紀念品的最佳地點,也是鉆石世界工廠,但需要提前預約才能進去。
【其他】
以色列比中國北京時間早6個小時。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周五和周六休息,而周日為工作日的國家。周五日落到周六日出之間為猶太教的安息日,一切勞作停止,意味著飛機停飛、汽車停駕、商店打烊等。因此安息日那天建議提前做些準備,看看哪些景點可以步行前往。另外熱愛攝影的人最好不要在安息日去哭墻,因為那一天哭墻禁止拍攝,連打手機都不可以。以色列的通用貨幣是謝克,一共有以下6種面額(10分,5毛,1元,2元,5元,10元)。其實以色列的大多數區(qū)域用美元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