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
她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家住廣州市荔灣區(qū)。她與丈夫都是普通的職工,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兩個人恩恩愛愛,苦日子過得比蜜甜。25歲那年,女兒小小出生了。小小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新的歡樂,她常常高興地合不攏嘴。
小小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愛小小勝過愛自己。只要是為了小小,自己就是遭再大的罪心里也樂意。小小吃奶的時候,她的奶水不足,需要吃奶粉。她便把家中的積蓄拿出來,一下子花了幾千元,買回了十幾筒進口奶粉。丈夫心疼,勸她說:“國產(chǎn)的就行,不要把女兒慣壞了”。她不。她對老公說:“你沒有聽人說,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嗎?咱們就這一個女兒,可不能讓她跟著咱們遭罪!”丈夫說服不了她,也只好同意。
在她的溺愛下,小小慢慢長大,同時也慢慢養(yǎng)成了任性的性格和愛攀比的習慣,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這是很危險的??墒?,她不僅不加以制止,而且想盡千方百計滿足小小。她的理由是: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女兒金貴,嬌氣,越嬌慣就越能成才。
有一天,已讀初中的小小突然背著書包從學校跑了回來。她看到女兒,驚訝地問:“你不上學,回家來干嗎?”小小說:“別的同學都有銀行卡,我沒有!”她疑惑地問:“要銀行卡干什么?用現(xiàn)金買東西不是一樣嗎?”小小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說:“媽,你老土吧?現(xiàn)在同學們都是刷卡族,誰還拿現(xiàn)金買東西呀!”聽了女兒的話,她感到自己確實有點跟不上形勢了。她急忙給小小辦理了一張銀行卡,給小小送到了學校。
小小成了刷卡族。小小很高興。自此,小小不再需要媽媽給自己買東西了。小小看到什么,只要自己喜歡,不管有沒有用,掏出銀行卡就刷。她慢慢有些吃不消了,勸女兒花錢省著點。可是,小小已經(jīng)收不住自己的“腳步”了??ㄉ蠜]有了錢,小小就逼她打錢。不給錢,小小就吵她、罵她,甚至動手打她。為了女兒能夠快樂,她默默地忍受著。
好在小小的學習成績不錯。這是她最感欣慰的。小小初中畢業(yè),考上了高中。她覺得自己這些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于是,她對小小更加溺愛,每個月定期給女兒1700元的“補品錢”。有一天,小小放學回來,一進門就對她大聲地吼道:“我要買一個筆記本電腦!”她說:“你不是有一個筆記本電腦嗎?”小小說:“我要的是蘋果牌的,同學們都用這個牌子!”可是,一個蘋果筆記本電腦需要5900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她不答應。小小便開始罵她。母女倆開始吵鬧。一直吵了三個多小時,直到丈夫回來。丈夫為了息事寧人,答應了小小的請求。
小小的蘋果牌電腦終于到手了??墒?,小小并沒有善罷甘休。2011年8月17日,學校要辦羊城通卡,需要照片。她得知這一消息,要領小小去照相館照相。可是,小小不去,要讓她把照相師傅請到家里來照像,還要求她補償昨晚因為吵架而造成的時間補償費1900元。哪個照相師傅會為幾張小相片登門服務呀!于是,母女倆再次吵開了。
小小罵她打她。她忍無可忍。慌亂中,她撕破了小小的裙子。小小一氣之下,拿起了桌子上切西瓜的菜刀,向她砍來。她一把奪過菜刀,把女兒按倒在沙發(fā)上。
小小被按倒在地,還是不肯罷休,大聲地辱罵。她害怕鄰居聽見笑話,便用沙發(fā)上的枕頭緊緊捂住了女兒的嘴。女兒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一動也不動了。這時候,她才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急忙撥打了120和110。
她的名字叫謝君(化名)。小小死了。謝君被捕入獄。2011年12月9日上午,廣州市荔灣區(qū)法院公開對此案進行了審理。法庭上,謝君含著淚說:“我沒有想殺女兒,我是那么地愛她!”可是,法律是無情的。雖然,法院沒有當庭宣判,但是,據(jù)律師預測,謝君可能會被判處3-5年的有期徒刑。
專家點評
“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這句話來自于“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绔少偉男”。這里的“窮”與“富”不是物質(zhì)和金錢,而是指教育思維和文化素養(yǎng)。由于男孩兒與女孩兒的性別和內(nèi)心需求不同,在教育的時候,男孩子更需要多元化“窮”生活的體驗,而女孩子則需要更多的文化素養(yǎng)投資。可是,現(xiàn)在有不少家長卻把“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誤解成了物質(zhì)和金錢,一味地遷就、溺愛女兒,給女兒的成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無疑,謝君的悲劇就在于誤解了“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兒”這句話的含義,對小小過于溺愛,動輒就是上千元的“補品費”。孔子曰:子不孝,父之過。謝君的溺愛讓小小養(yǎng)成了任性妄為的性格,成為了“不孝女”、“虎狼女”。其實,在“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孩子”的今天,這種“溺愛式”教育在家庭中十分普遍,只是溺愛的程度不同,造成的傷害不同而已。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愛孩子?專家認為,愛孩子不是一味地遷就孩子,一味地給孩子豐富的物質(zhì)享受,而是要教育孩子如何自強自立,如何做人。李鵬在當電力部部長的時候,女兒李小琳大學畢業(yè)。那時候,國家電力專業(yè)人才非常缺乏,李小琳滿以為自己能夠分配到國家電力部工作,可是,李小琳卻被分配到一家發(fā)電廠當電力調(diào)度員。李小琳找父親哭鼻子,要求調(diào)換工作??墒牵铢i卻說,不吃苦中苦,哪能人上人。你自己的路,還需要自己來走。李小琳從最基層做起,學會了自強自立,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
溺愛是毒品。不要陷入“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的誤區(qū)不能自拔。其實,養(yǎng)兒養(yǎng)女都一樣。只有讓孩子吃一點苦,才會知道甜蜜的滋味兒。否則,不僅會毀了孩子,而且,還要"f$-~4t-君那樣,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