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
近兩年來,信托規(guī)模發(fā)展迅速壯大。在理財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日出財富管理中心建議投資者,可以適當購買一些固定收益類信托來增加收益。本期《投資與理財》記者專訪日出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趙玉嬌,請她就投資者所關心的一些問題,來談談關于購買信托的那些事。
記者:近兩年大多數理財產品收益較低,而信托相對穩(wěn)定的較高收益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您認為信托規(guī)模這幾年迅速壯大的原因是什么?
趙玉嬌:主要是兩方面的需求決定的。
一方面是融資方的需求。央行自2006年7月以來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至2011年6月調高至20.5%,創(chuàng)下歷史高點。而央行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目的就是減少流動性。尤其是民營企業(yè),貸款受到的限制更多,獲得銀行貸款支持更難。其中自己需求量大的房地產企業(yè),更是缺乏銀行貸款的支持。另外這兩年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保障房項目也大量需要資金。在這種情況下,信托融資就成了重頭戲。
另一方面是日益龐大的投資者的真實需求。自2008年以來,中國股市不斷走低;房地產限購政策的出臺,讓投資者投資風險加大;黃金目前的波動幅度讓很多資金進退為難……在面臨如此多不確定的情況下,固定收益類的信托產品無疑成為大部分投資者的首選理財產品。
記者:有收益也會有風險,您認為目前信托的風險來自哪方面?投資者應該怎么更好的規(guī)避這些風險?
趙玉嬌:金融產品的風險主要有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兩種。所謂系統性風險,就是不能通過投資組合規(guī)避的,而非系統性風險是能夠通過投資組合規(guī)避的。具體到每類產品中的每個產品,則主要來自于信托公司對風控的把握程度。這也分兩個層面:一是要看每個信托公司的風控制度,二是信托公司的項目經理的職業(yè)道德和操守。
投資者在選擇信托產品的時候,一是要對自己的投資做一個配置,盡量不要只放在一家信托公司、一類產品、一個信托項目上;二是要對信托產品的風控措施進行詳細分析,最好還是咨詢專業(yè)理財顧問。當然,咨詢理財顧問的前提是這個理財顧問的職業(yè)操守和專業(yè)水平一定是值得信賴的。
記者:作為理財機構的日出財富,是怎樣幫投資者選擇信托產品的?
趙玉嬌:日出財富為投資者選擇信托產品也好,選擇其他產品也好,主要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本著是否適合投資者的原則。每個投資者風險偏好不同,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也都不一樣,一定要結合投資者的實際情況,給客戶配置不同的產品。
具體說到對信托對產品的選擇和把握上,我們一方面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即不能因為什么產品“火”,就給客戶推什么。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備的信托產品評價體系。對不同的產品采用不同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對很多重點推薦的房地產類的項目,我們會派產品經理到實地去進行草根調研,讓投資者更加放心。
記者:雖然信托收益不錯,但門檻較高。在此情況下也催生了合買信托的情況,您怎么看待合買信托?
趙玉嬌:如我前面談到的,從理財的原則上講,要對資產進行配置,而合買信托顯然是把自己的全部資金放在了一個產品里。
但由于固定收益預期的信托類產品安全性較高,且的確有些抵押和變現性好的信托產品,若是跟家人合買也是值得考慮的。至于與朋友合買,則還要考慮法律上的所有者關系的確定問題。
記者:日出財富是怎樣幫助投資者實現財富增值的?
趙玉嬌:日出財富是一家真正從客戶的角度來選擇產品的。我們相信,只要把客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甚至看成比日出財富的生命更重要,這是根本。也就是說,客戶永遠是日出財富的根本。
做到這一點其實不容易,因為任何公司都希望獲利,任何公司都希望做大,但是我們更懂得如果不堅守正確的東西,那些看似很大很誘人的利益,其實并不久遠。日出財富就是要做到很久,我們不一定大,不一定快,但我們要做得久!
趙玉嬌
中央財經大學MBA,18年金融行業(yè)從業(yè)經驗。曾先后在國內知名銀行、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機構任職,現任日出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