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群英
摘要: 近年來,初中生違法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因此,新時期的班主任必須加強初中生的法制教育,本文從做好問題學生的預防工作;豐富班級文化生活,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把法制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三個方面探討了班主任加強初中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班主任初中生法制教育對策
近年來,初中學生的違法犯罪率不斷上升,新聞媒體上報道的一些未成年人包括初中生參與的搶劫、盜竊、敲詐勒索和群毆、尋釁滋事等暴力型及性犯罪等案件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絕大多數(shù)案犯不良道德行為嚴重,法律知識缺乏,法制觀念淡薄。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面對當前教育所面臨的新形勢,怎樣讓我們的教育走進學生的內心,避免我們的學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新時期班主任所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一、做好問題學生的預防工作
青春期的初中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可塑性強。因此,這一階段,也是對初中生違法犯罪行為進行預防教育的有利時期。每一個學校、每一個班級,肯定都會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后進生”,他們雖然為數(shù)不多,但也不容忽視。后進生的轉化一直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我認為,轉化后進生的最好方法是學會用愛心感化他們,使他們從后進的陰影中走出來。我們要真正公平地愛學生,用動態(tài)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真正當成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覺的學習主體。問題學生缺少自信,缺少關愛,現(xiàn)實的學校教育中常被冷落,因此,班主任應該多關愛他們,肯定其每一個優(yōu)點和進步,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關心和溫暖,然后引導他們反思自己存在的缺點和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教育,讓問題學生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擅長的事情,多肯定表揚、激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比如很多問題學生比較好動,那么讓他們在運動會上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在為班級爭光的同時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而也促進他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班主任要把愛心滲透到教育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育應該是溫馨的、洋溢著濃濃的愛意的,班主任要把自己融進學生之中,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讓學生感受愛、接受愛、學會愛、樂于愛,使后進生在愛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并得到感化。要把初中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教育初中生要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時刻注意日常生活細節(jié),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做好問題學生的預防工作,才能有效減少和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二、豐富班級文化生活,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我們的素質教育不僅要教給初中生文化、知識和技能,而且也應該教育我們的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合格公民,防止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班主任要設法豐富班級文化生活,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圍繞法制教育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各類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問題專題講座、法制辯論會、法制演講比賽、參觀訪問法制教育基地等,讓學生了解社會,感受現(xiàn)實生活,增長見識,增強抵抗違法犯罪行為的能力;讓學生觀看法制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結合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實際,通過寫周記、寫小論文、寫心得體會等,加深自身的思想認識,促進初中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開展相關主題的道德教育活動:如胡總書記所倡導的社會主義“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教育,讓初中生知榮辱、樹新風;感恩教育,使初中學生學會感恩,做一個有良心的人;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學生做社會的合格公民。通過家長會、家訪、成立家長委員會等活動教育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要教育家長學會與孩子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內心,了解他們內心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從而消除初中生成長過程中的不良因素,防止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把法制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聯(lián)系起來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又是班級學生身心健康的維護者,因此,班級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內容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不良的思想觀念對初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劇烈的沖擊。由于初中生心理發(fā)展的不成熟性,使得許多學生的內心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和矛盾,帶來了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使我們的學生走上違法犯罪之路。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班主任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掌握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相關技能后,可以利用班主任自身工作的優(yōu)勢,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入到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中去,使班主任工作更具實效性和科學性。班主任可以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通過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健康問題而走上違法犯罪的具體案例,來教育學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學會自我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及時與老師及家長溝通,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當然,班主任也要加強與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合作,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青春期輔導、業(yè)余生活的指導、人際關系輔導等。特別是要針對青春期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加強相應的輔導,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正確認識早戀問題等,來幫助初中學生順利適應青春期的成長,預防相關不良行為和問題的產生。由于班主任相對于其他教師來說,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更多,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可以把法制宣傳資料變成心理輔導的素材,并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法制教育資源如把生活中的一些真實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案例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引導學生用心體會,引以為戒。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只有從學生內在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去尋找預防的對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預防初中生違法犯罪,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而是一個系統(tǒng)的社會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參與。對于學校教育而言,作為學校班級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者,班主任必須肩負起這一重任。在教育方式上,法制教育也不能單純依靠法律知識的灌輸,班主任應該結合班級文化建設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密切關注問題學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初中生違法犯罪行為的預防工作,以此來促進法制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傅云龍.初中生法制教育淺探[J].考試周刊,2011,(6).
[2]郭鳳凱.加強初中生法制教育[J].科技咨詢導報,2007,10.